孫占群
摘要:“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的提出,促進了中國與世界各國尤其是東南亞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中外交流也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學習漢語,華文教育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加強中外民俗文化交流,加深學習漢語者對中國文化的認同,在國際教育合作中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一帶一路”;華文教育;民俗文化交流
一、“一帶一路”政策的影響
2013年,習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2014年,正式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在“一帶一路”的視野下,中國與世界各國尤其是東南亞國家的經(jīng)濟合作深入發(fā)展,中外交流也日益頻繁。經(jīng)濟合作提升了漢語的地位和吸引力,漢語也成為越來越多外國人學習外語的重要選項。
據(jù)統(tǒng)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至今已有51國建立134所孔子學院和127個中小學孔子課堂。更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學習漢語,留學生的層次更加豐富。
二、華文教育面臨的困境
1.海外華文教育的現(xiàn)狀。在海外進行華文教育,面臨著文化差異引起的碰撞與落差,更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約,如所在國政府的重視不夠,華文教師匱乏,缺乏適用性強的教材,教學方法陳舊,生源不穩(wěn)定,經(jīng)費短缺等問題。中國政府為此作出了種種努力,積極外派教師以及志愿者,扶持孔子學院,而“中國尋根之旅”更為海外的華裔青少年開啟了了解中國的門戶。
2.來華留學生學習適應狀況。來華學習的外國人,生活背景不同,接受教育的程度和方式也各異,不適應留學生活是在所難免的。首先是生存適應,主要是適應中國的生活環(huán)境;其次是跨文化溝通或適應;最后是學習適應,要適應中國的教育方式、教育管理方式等。
如何拉近留學生與中國人的距離,使他們更快地融入中國人的生活,激起學習漢語的熱情,是個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
三、加強民俗文化交流的意義
民俗既是社會意識形態(tài),又是歷史文化遺產(chǎn)。早在《漢書·王吉傳》一書中就有“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的記載。這里的“風”是指古代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春秋時期的國君就通過“觀風俗,知得失”。
民俗文化作為一個民族的傳統(tǒng)與習慣,形成了國民深層的心理積淀。民俗文化承接古今,溝通內(nèi)外。積極深入地了解當?shù)氐拿袼孜幕鹬禺數(shù)厝说纳盍晳T,把海外華文教育與當?shù)氐拿袼孜幕Y合,編寫與時代內(nèi)容接軌的本土化教材,培養(yǎng)適應當?shù)匚幕慕逃J?,這對華文教育的發(fā)展將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如何加強民俗文化交流
廣西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節(jié)點,具有優(yōu)越的地理優(yōu)勢。2016年10月在廣西師范學院召開了南寧·東南亞華人華文國際學術研討會,會上暨南大學華文學院的郭熙教授對華語傳承現(xiàn)狀與前景做了精辟的發(fā)言,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老撾等國家高校的院長、教授都對本國的華文教育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廣西華僑學校是全國五所僑校之一,也參加了此次會議。該校留學生大多來自東南亞國家,現(xiàn)有高中留學生班和語言班,約200多人,以泰國、老撾學生居多。該校針對留學生的特點,在對外漢語教學和基礎教育之外,積極加強與留學生之間的民俗文化交流。
民俗文化作為一種生活文化,是整個社會群體的整體行為。所有的民俗都離不開身體實踐,要加強民俗文化交流,必須親身感受民俗。
廣西僑校與留學生的民俗文化交流體現(xiàn)在以下四點:
1.高中留學生部創(chuàng)新了教學方法,完善課程體系,開發(fā)校本教材,增加民俗文化課程。根據(jù)留學生的漢語水平,編寫了高中留學生系列校本教材,有語文、數(shù)學、化學、物理等科目。開設中國文化、地理、書法、音樂、繪畫和武術等與民俗文化有關的課程。為來華東盟留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和生活環(huán)境,使他們盡快適應了中國的教育及文化和風俗習慣,了解中國的國情、地理和歷史,進一步弘揚中國的民俗文化。
2.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學校修建了東盟文化廣場和具有東盟特色的建筑。在宿舍、教室、圖書館和辦公室等走廊上張貼懸掛中華美德及勵志名言警句,在文化長廊制作了精美的東盟各國的國花及民俗風情介紹圖片。還要求學生在教室出版中國與東盟的文化及民俗的學習園地,圖文并茂,極富特色。把中外文化進行對比研究,在比較中學習各國的先進文化。
3.校園文化活動非常豐富。舉辦漢字書寫比賽、中國畫展、中國經(jīng)典詩文朗誦比賽、外國人唱中文歌比賽、講中國故事比賽、廚藝大賽等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的形式,增加漢語教學的趣味性和競爭性。學校根據(jù)不同節(jié)日,舉行各種活動,如中秋晚會,學生們制作有關中秋民俗的PPT,吃月餅,了解中秋的風俗習慣。每年4月中旬,學校舉行潑水節(jié),慶祝泰國、老撾新年,學生給老師獻花環(huán)、在臉上抹粉,穿上美麗的國服,跳起充滿異域風情的舞蹈。在飲食文化交流上中國與東盟風味的飲食讓人垂涎,中方端午節(jié)包的粽子、清明節(jié)做的五色糯米飯、過年時包的餃子,這些飲食文化的交流,加深了中外雙方的了解。
4.組織學生去校外參觀旅游,觀賞中國的名勝古跡,了解中國的風土人情,更好地學習“活”的民俗文化。學校組織留學生參觀具有濃厚民俗文化氣息的廣西民族博物館、孔廟,帶學生深入廣西柳州三江縣去考察。走進侗鄉(xiāng),進入眼簾的就是風格獨特、結構精巧、雄偉壯觀的侗族風雨橋和鼓樓,而侗鄉(xiāng)的姑娘小伙子們穿著民族服裝,唱著迎客歌,跳著原生態(tài)的舞蹈,邀請客人們喝自釀的甜米酒。留學生們住進了木樓,不但親身體會到中國少數(shù)民族的生活方式,還品嘗了當?shù)氐拿朗?,樂而忘返。組織學生參加“中華尋根之旅”、華僑大學體驗營。留學生在北京參觀故宮頤和園、長城、天壇等歷史古跡,在泉州、廈門參觀客家土樓,體驗閩南風情。在參觀訪問的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對中國民俗文化的了解,更堅定了學習漢語的信念和決心,促進了華文教育的快速發(fā)展。
五、結論
民俗文化與華文教育相輔相成,它幫助漢語學習者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風土人情以及社會發(fā)展情況,加強中外文化的溝通與交流。讓我們依托積淀千年的華夏文化,在“一帶一路”戰(zhàn)略領導下,以傳承優(yōu)秀民俗文化和教育國際合作為目標,推動華文教育的發(fā)展,做好優(yōu)秀民俗文化的傳承人。
參考文獻:
[1]中國新聞網(wǎng).中新社昆明2016.12.11電(胡遠航 王祎)
[2]安然《來華留學生跨文化適應模式研究》,2009年第18期《中國高等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