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平
【摘 要】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門新生的課程。沒有現(xiàn)成的教案,沒有固定的教學模式,沒有可借鑒的經驗,也沒有專業(yè)的師資。在這樣的背景下,要上好綜合實踐課,需要發(fā)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實踐證明,要讓綜合實踐課上出成效,活動是最好的載體。
【關鍵詞】活動;能力;興趣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門新生的課程。沒有現(xiàn)成的教案,沒有固定的教學模式,沒有可借鑒的經驗,也沒有專業(yè)的師資。相信擔任這門學科的老師都會發(fā)出感嘆:上綜合實踐活動課好像大海撈針——無從下手。以前,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都由教師事先查找好相關的資料,在課堂上要么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要么由學生胡亂討論一翻,然后匯報。課堂氣氛不但沉悶、沒有生氣,而且沒有一點成效。后來,隨著學校對綜合實踐活動課越來越重視,教師們根據自身的特點,結合周圍的資源,在教學上作了一些大膽的嘗試,使課堂充滿了生機和活力。經過不斷的實踐與探索,我們發(fā)現(xiàn):活動是使綜合實踐活動課上活上實的最佳途徑。
一、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人人動手制作,個個動腦創(chuàng)造”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取向之一。學生勞動體驗的獲得、技術素養(yǎng)的形成離不開課堂內外的反復演練,許多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是在科技小制作、小設計、小發(fā)明及文化、藝術等動手與動腦的創(chuàng)意實踐中度過的。在設計與制作過程中,我們要特別關注學生其中的個性張揚和深度的探索體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首先就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利用一切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啟發(fā)他們的思維,引導他們面對操作任務進行觀察,分析,找出規(guī)律,選擇方法。在《美食廣場》一活動中,孩子們要挑戰(zhàn)“家鄉(xiāng)特色菜的制作”,學生對此興致極高,作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后都躍躍欲試,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充分體會到自己是學習和實踐的主人,感受到實踐的艱辛和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成功的樂趣,進而感受到自身價值與勞動的價值?;顒咏Y束后,老師還要求學生將在活動中學到的菜式介紹給家人,并找機會煮給家人吃。通過這樣的活動,孩子們不僅認識很多蔬菜的名稱,還懂得了營養(yǎng)搭配的原則,更體會到父母每天的辛勞。更讓人欣慰的是,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的動手、與人合作、交際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還將學校和家庭形成教育的合力,給學生提供更廣闊展示成功的舞臺。
二、在活動中增長學生的知識
我們常根據教學內容,把一些枯燥、抽象的知識化為有趣、生動的活動,讓孩子們更易于理解與接受。有些內容適合讓學生通過調查研究去獲取知識,我們就放手讓學生去做。例如在“環(huán)保調查”的學習中,我們讓學生當“我是小小調查員”,組成小小調查團,仔細觀察校門口的污染情況,并把觀察到的情況記錄下來。最后,學生經過觀察調查所得,學校門口的污染主要有噪音污染、空氣污染和食品污染。而污染的來源主要來自馬路上的汽車、學校對面的小食店。接著他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污染,通過上網查資料和采訪專業(yè)人士,對其危害性作了深入的調查研究,最后獲得污染的危害性的相關知識。學生通過調查研究,自主去獲取知識,培養(yǎng)了他們主動搜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這種能力會讓他們受益一輩子。
保證學生個人或小組有足夠的自主探究的機會,這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一項重要目標。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接觸、了解自然和社會,對身邊的自然現(xiàn)象、社會現(xiàn)象進行積極的觀察和思考,通過簡單的操作實踐,品嘗了自己動手動腦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愉悅情緒,獲得探究問題的初步經驗,激發(fā)了學生對自然與社會問題的研究興趣。例如:在《讓雞蛋浮起來》的實踐活動中,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動手自我探究以下幾個問題:(1)把雞蛋放入水中會出現(xiàn)怎么樣的結果。(2)往水里加糖、小石子、沙雞蛋會不會浮起來?(3)加上鹽以后雞蛋為什么會浮起來。學生積極探究,尋求問題的答案,然后自行設計實驗表格,將研究結果歸類。除了以上活動方式外,還有觀察、調查、訪問、實驗、制作……事實證明,活動中采用了這些方式,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高了,而且活動的效果非常好,使學生真正做到自主地活動起來。
三、在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每一次活動開展都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以活動為主要教學手段,因此,活動課學習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就是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提出問題,作出假設,驗證假設,這時候教師應開篇明宗,指明本節(jié)課活動的方向、方法,根據所給的材料組織探索,揭示相關事物的性質與規(guī)律。在這里,必須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獲取自主探索的空間,使他們體驗實踐的過程。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動手操作,獨立支配材料,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互相交流,甚至可以爭論,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拓展其思維的廣度。讓學生在模擬的環(huán)境中,扮演一個新的角色,以一種新的身份來從事活動,互換視角使學生獲得新的認識。例如,《我的一家》,請學生扮演一家人是如何生活的。有的小組扮演:爸爸、媽媽下班回家,做飯、洗衣服、打掃衛(wèi)生。晚飯后又輔導孩子功課。一家人其樂融融。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爸爸、媽媽的辛勞,也感受到一家人的幸福生活。也有的小組扮演:爸爸、媽媽一回到家就吵架,給自己的學習生活帶來了許多的麻煩,也給自己的幼小的心靈烙下了傷痕,自己渴望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從而讓學生認識到幸福的家庭對自己的成長是多么的重要。記得在布置開展一周“我們的休閑生活”的實踐活動時,學生們的興趣一下被激發(fā)起來,他們有的放學后回到家里積極地參加家務勞動;有的幾個伙伴在雙休日組織排球比賽;有的跟著父母去郊游;有的幾個同學一起快樂的放風箏、溜旱冰。一周匯報時,每個孩子臉上都洋溢著自豪感快樂感。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獨特性和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階段性,決定了教學方式方法的多樣性。不感興趣的東西,學生是不會主動去關注和了解的。因此,在學生學習新知識時,教師不能用單一的方法、固定的模式,而要綜合應用各種手段,調動學生對活動的探究本能,激發(fā)其學習興趣。例如,在上《垃圾的處理》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走出課堂,分別收集不同區(qū)域垃圾的資料,讓他們身臨其境去觀察、感受,尋根求源,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耳聞目睹,深刻理解人類要正確處理垃圾的重要性。走出“小課堂”,走進“大課堂”的活動,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能夠收到單一的教師講解、學生記憶所無法達到的教學效果。
總之,綜合實踐是一門集創(chuàng)新、聯(lián)想、實踐的新型課程,所賦予學生以生活的意義與生命的價值,同時也賦予了教育以生命的活力。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出發(fā),以貼近孩子們的生活經驗為切入點,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完全自主的探索體驗中,在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中,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效的課堂就應該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通過親身體驗,才能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領悟,甚至有所創(chuàng)造?;顒?,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使課堂變得更加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