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敏
【摘 要】本文探討了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面對一個患孤獨癥的孩子,教師應堅持的教育教學理念。教育或訓練中堅持對孩子行為寬容和理解,對異常行為矯正,發(fā)現(xiàn)特別能力,幫助孩子找到了自信,盡快融入了校園生活。
【關鍵詞】孩子孤獨癥;悉心呵護;由衷贊賞;適當懲罰
2008年9月,2014級2班的孩子們都入學了。一天下午,一位老人領著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來到辦公室找我報名。小男孩那漂浮游離的眼神,莫名其妙的語言,出其不意的動作讓我瞠目結舌。然而,從小旭站在面前那一刻起,他就成了我的學生,一個我無法放下的學生。
每天清晨踏入學校,那個胖胖的男孩總會或坐或站等在某處,得去牽他進教室;課間十分鐘,這個與眾不同的孩子時常會躺在走廊里,忘乎所以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玩著;打掃教室時,那張課桌上總是會堆滿大小不一、皺皺巴巴的廢紙,抽屜和書包一片狼藉,不堪入目;每次放學,整齊的隊伍旁總有一顆電子似乎圍繞電子核在自由移動;班上的任何批評與表揚都有了更多的標準……因為我知道,小旭是個尤其特殊的孩子。和家長的溝通交流中,獲悉他從小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愛,陪伴他最多的就是那臺小小的電視。小旭的孤僻不合群,曾被醫(yī)生診斷為發(fā)育遲緩。我應該怎么做他的老師?我必須得面對這嚴峻的考驗。
一、悉心呵護,感受溫暖
我再一次求助百度,了解到國內(nèi)外幾十年的研究和實踐證明。孤獨癥兒童具有極強的可塑性,良好的訓練能夠使其逐步具備社會適應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與人交往能力,甚至可以在接受培訓后從事某項工作而達到自立。對孤獨癥兒童的訓練是一個長期的系統(tǒng)的干預工程,需要訓練者有豐富的經(jīng)驗和極大的耐心和恒心。對于孤獨癥兒童來說,幾乎在他們成長的全過程都需要伴隨訓練矯治。只要堅持正確的訓練,孩子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人們認為不可能學會的東西,具備人們認為不可能具備的能力。美國孤獨癥研究所所長瑞姆蘭博士曾經(jīng)說過:“當你面對孤獨癥患兒時,要努力去感覺他這一段時間又學會了什么?!比绻犞沃?,孤獨癥兒童往往會出現(xiàn)愈加嚴重的情緒、心理、行為等方面的障礙,使得社會甚至家人都越來越不能忍受他們。由于被他人排斥,孤獨癥兒童的挫折經(jīng)歷就會越來越多,這就將進一步把他們推向更加自閉的狀態(tài)。
此時,我明白,得用愛來溫暖孩子孤寂的心。于是,我腦海中漸漸萌發(fā)一個信念:不排斥,不歧視,悉心呵護,讓小旭和我班的54個孩子一樣在紅旗完成小學學業(yè)。我要給孩子更多的愛,尤其是當孩子感到別人都不理解他時,要更多地體貼關心他,站在他的立場傾聽他的心聲,在溫暖、親密的環(huán)境里,孩子孤僻、不合群的心理興許會逐漸消除。我要用極大的耐心與恒心,在六個春夏秋冬的兩千多個日子里牽引著他,堅信這遲開的花朵也能綻放生命的光彩。
二、由衷贊賞,找回自信
眾所周知,孩子是夸出來的。通過學習,我明白自閉癥的孩子往往會覺得自己在很多方面不如別人,自卑是自閉癥兒童的強力殺手。因此,一個表揚、鼓勵對于自閉癥孩子的異常行為和心理意義非常大,它是提高孩子自信心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教育孩子的重要的方法。孩子的每一個成長細節(jié)都是值得驚嘆和贊美的,特別是自閉癥孩子,更需要給予鼓勵和夸獎。從教三十多年,我早已習慣對著孩子由衷地說出“寶貝,真棒!”“真好!”這樣的評價。然而,小旭和54個孩子同處一室,要夸獎他并不簡單,必須善于發(fā)現(xiàn)他的每一個小進步,即使是不起眼的難得一次的拿出課本上課、偶爾一次交了作業(yè)、交出的試卷稍微平整一點點,我也會用及其夸張的言辭鼓勵他。此時,愉快自信的笑容立刻就會洋溢在小旭的臉上。
夸孩子,別夸起點和聰明,得夸孩子的努力和進步。如果總是籠統(tǒng)的表揚孩子,會讓孩子無所適從,只有針對性的具體表揚孩子的點滴,才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應該如何努力。正因為如此,55個孩子都讀懂了我的心,教室里常常自發(fā)的響起對小旭鼓勵的掌聲,小旭的笑容更多了,進步更大了。真實的情景交往,漸漸讓小旭擺脫自我中心,融入了班集體。
三、懲罰得當,矯正不良行為
所有自閉癥孩子控制系統(tǒng)都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得想辦法訓練他的控制能力,對患兒的不良行為習慣進行及時矯正。在學校,54個孩子都是他的老師,無時無刻不影響著他,讓他的不良行為在寬容和諧的環(huán)境中去得到修正。作為老師,雖不吝贊許,適當?shù)膽土P也是必要的,但是懲罰也得注意原則和方法。懲罰必須及時、具體,為了哪件事,那個行為而懲罰他,要讓孩子明白因果關系,懲罰要明白。懲罰要安全,注意身體安全和心理安全,不要誤傷孩子。如果以家庭為基地,取得了家庭成員的密切合作,將會達到行為治療的最佳效果。
記得曾經(jīng)臨近期末的一段時間。復習課上,小旭顯得暴躁不安,以致影響我們正常的課堂教學秩序。為此,我一方面和他談心,提出嚴格的要求;另一方面,耐心與家長溝通,請求家長配合教育,若無改觀就暫時讓他在家自習,以免影響其他同學的正常復習。在我的安撫下,在家長的鼓勵下,小旭在家自習了兩天。同小區(qū)同學輪流到他家給他補課,與他談心,和他嬉戲。我也借家訪與他談心,成為好朋友。在家長、老師、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在葵花朵朵這個充滿愛的班隊中,他漸漸融入了這個大家庭,慢慢的,小旭養(yǎng)成了安靜學習,認真完成作業(yè)的習慣,再沒有影響過教學秩序,偶爾還會有精彩的作文呈現(xiàn)在我面前。昔日的特殊孩子,已欣喜的成為了一個有集體榮譽感,有強烈上進心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好學生。
四、星星閃耀,走向新生
孤獨癥患者常常有偏好,并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天賦,處理感知覺的特征是局限的,而不是全面的,正常人一般將資源優(yōu)先分配到整體,而孤獨癥患者偏向于先加工局部或細節(jié)。這種與常人的差異,正解釋了孤獨癥患者非常注意局部細節(jié),感知覺處理和鑒別能力較強,感覺輸入反應性過高,對環(huán)境感覺顯示出不尋常的興趣,這就促成了孤獨癥患者在某一方面出奇的好。
在校期間,小旭越來越親近我,一下課就來到講臺邊喋喋不休的說著他感興趣的話題,我總時不時做出回應,及時鼓勵和引導。漸漸的,我發(fā)現(xiàn)他尤其熱愛詩歌和音樂,比54個孩子更愛創(chuàng)作。他給了我們許多驚喜。因此,贏得了同學們贊賞的目光和熱烈的掌聲。六年級學習詩歌后,他先后寫了“我愛無煙無酒的家”、“愛是什么”、“我想”等詩。“愛,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薄皭?,不言而喻;愛,始終傳遞?!薄皭鄣某岚蛟谀愕纳砩?,愛的責任在你的肩上?!本渚浔磉_著他對愛的純真感悟?!案杪曊嫦褚槐谰?,有時讓人陶醉,有時讓人興奮?!薄坝梦业氖帜_,打起精神的節(jié)奏。”處處感受到小旭對音樂的瘋狂熱愛,“六一”時,他還上臺參加了學校的卡拉OK大賽,獲得優(yōu)秀獎。2014年六月,小旭和班上54個孩子一起以優(yōu)異的成績完成了小學學業(yè)。
六年,小旭在包容、鼓勵和關愛中快樂成長。我深深明白,沒有那54個孩子的合力相助,就沒小旭的耀眼光芒。一位已經(jīng)幫助自己患孤獨癥的女兒成功地走上獨立生活道路的德國母親感慨地說:“孤獨癥的孩子能走多遠,只有上帝知道?!蔽蚁胫?,在中學學習的小旭今天又學會了什么?
【參考文獻】
[1]www.cautism.com
[2]http://neuro.dxy.cn/article/70066_2丁香園.醫(yī)者仁心,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