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峰
【摘 要】青少年要學習法律知識,學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守法,知法才能用法,知法才能護法,只有全體人民的法制意識加強了,才能實行依法治國,我們的國家才能不斷強大。
【關鍵詞】法治;教育;方法
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現(xiàn)代社會是法制社會,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相應的規(guī)定,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做任何事都要按規(guī)定去做。國家制定相關法律,目的是為了公民能更好的實現(xiàn)自己的權利與自由。同時也對破壞和妨礙他人權利與自由的人也起懲治作用。而法制教育要從小做起,作為班主任我一直堅守一個原則,學生的品德要比成績重要很多?!拔鹨詯盒《鵀橹鹨陨菩《粸椤边@句古訓讓我獲益匪淺,因此自12年我開始擔任班主任起就把它作為班訓,時時用它督促學生約束自我行為,做一名合格的中學生。
根據(jù)有關數(shù)據(jù)表明:我國青少年犯罪率呈大幅度增長趨勢,可見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法制觀念對我們教育工作者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青少年違法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識淡薄、受社會不良習氣的影響。比如在社會不講社會公德,惹事生非、打架斗毆、偷竊敲詐。在學校不遵守中學生守則、違反校紀校規(guī)。這些青少年學生雖然也知道自己所作所為是違法違紀的,但他們無法真心地體會到事態(tài)的嚴重性。因此校園中違紀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
有的同學認為違紀與違法是兩碼事,違反校規(guī)校紀大不了被老師批評,沒什么大不了的,殊不知習慣成自然,違紀就會逐步成違法,以后到社會就有可能作為法的事。有的同學認為如今是追求個性化的社會,如果被學校這個規(guī)那個矩束縛,不利于自己發(fā)展,作了違紀的事才能體現(xiàn)自己的瀟灑,但是,設想一下,如果學校沒有了校規(guī)校紀,那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如何保障?一個從小沒有遵紀守法的意識與習慣的人,長大了很難說他能成為一個守法的公民。因此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非常注重對學生的法制教育。
一、定期的法制教育
每周我會在周五召開一次法制教育主題的班會,提前搜集一些青少年犯罪的真實案例播放給學生看,讓學生以旁觀者的身份對事件談談自己的看法,讓每個學生都說出自己的看法,針對學生的一些疑惑我會根據(jù)相關法律做出正確的解答。記得有一個案例讓我觸動很深,五名未成年的學生為了籌集上網(wǎng)的費用在半夜將一名剛下班的礦工打死,搶取89元錢,手段極其殘忍,事后這五名學生繼續(xù)在網(wǎng)吧游戲,第二天相約幾名同齡的社會閑散人員在水庫邊野餐,直到公安機關在水庫邊將他們抓捕。到案后的他們面對警察竟然是一副無所謂的態(tài)度,這讓辦案經(jīng)驗豐富的民警都震驚不已。到底是什么讓這些孩子如此冷漠、殘忍?是我們的法制教育的缺失!
二、模擬還原
在我的班級法制教育中,除了觀看法制教育的案例外,我還會讓學生角色扮演,真實還原,以小組為單位自己查找相關事例,既讓學生設身處地的去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也增加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三、勿以惡小而為之 勿以善小而不為
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凡是涉及到法律知識或者為人品德處事方式的,我都會跟學生詳細的講解。小到在班級向同學借東西需要及時還回,因為我始終認為犯罪都是從“小壞事”積累而來,不要因為覺得是你眼中的小事兒就去不計后果給別人帶來影響的做,也不要因為是不起眼的好事就忽略可以與人方便幫助他人的不做。尤其我會向女生傳授未成年人自我保護的方式,不要穿著暴露,如果遇到陌生男人的跟蹤應該如何應對等等。
雖然在班級中我有相關的法制教育,但是也不排除還是會有個別邊緣學生不能接受約束。王某曾是我所在班級的一名學生,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異,雙方都對該生漠不關心,只會給些零花錢,甚至有時在網(wǎng)吧過夜其父母都一笑置之,過早的接觸社會讓他比同齡的學生懂得多。冷某是一名從小身體殘疾的特殊學生,父母也是對其不聞不問,一直是他奶奶撫養(yǎng)他長大,但是在最需要父母疼愛關心得年齡他沒有得到相應的愛讓其心理也有些扭曲,他不感恩奶奶對他的愛,老師對他的關心,認為這個世界對他不公平,在班級總是擾亂課堂紀律,不完成作業(yè),撒謊以求得到更多人的關注。而冷某在家里偷拿其奶奶的兩千元錢讓王某為其買手機,甚至把家里的黃色碟片拿到了學校和王某穿越,辛虧發(fā)現(xiàn)及時才沒有造成更大的影響。在知曉事件的來龍去脈之后,我沒有驚動其他學生而是通知了兩名學生的家長,讓他們來到學校共同解決事件。過程中我沒有一味的批評他們,而是讓他們自己說說對這件事的看法,在知曉他們并沒有惡意傳播的初衷后,我對他們講解了事情的嚴重性,根據(jù)相關法律,他們的行為甚至可以構成犯罪,他們聽后都表示真的沒想到這么嚴重,而其父母也在我的溝通下認識到自己對學生的疏忽,雙方都對事件表達出悔恨的意味,父母與孩子之間第一次有了深層次的溝通。學生要求寫保證書來約束自己以后的行為,但是我并沒有讓他們寫,我只對他們說,記住班訓,老師相信你們能夠做好,雖然這兩名學生后來沒有考上高中,但是已經(jīng)融入了社會。
以情動人,以法育人是我對此次事件的總結,對于犯過錯誤的學生來說,給予一次改正的機會也是尤為重要的。青少年容易沖動,特別是當自尊心受到傷害或自己的利益與他人利益發(fā)生沖突時,容易失去理智,導致違法犯罪。因此,為了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預防和減少犯罪,就需要對青少年進行正面的法制教育,正確引導、讓他們能懂法、守法、自覺約束自己的言行,養(yǎng)成守法習慣,培養(yǎng)守法意識,提高守法能力。
作為教師,教室里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黑板上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筆畫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淚滴,奉獻的是自己。但是,選擇了教師,我無悔地站在三尺講臺,無悔地耕耘于課堂。因此我更要嚴于律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學生做出榜樣。如果說學生是正在成長的小樹苗,我愿意做修剪亂枝的花匠,為他們能夠成長為參天大樹,提供必要的養(yǎng)料,這是我作為班主任教師的最基本義務。在這里,我要真誠的呼吁每一個人,不要讓自己悔恨終生、自毀前程!從現(xiàn)在起,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給自己的人生填上輝煌的一筆——學法知法懂法,讓自己的人生更亮麗、更成功、更輝煌!所以,從小懂法、識法、用法,是我們都應該做的。時時刻刻保持理智,不要再風浪中迷失方向。
(四川省甘孜州石渠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