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摘要】奧爾夫音樂教學方法起源于德國,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在我國應用開來。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無論是在幼兒的節(jié)奏感訓練還是聽力訓練方面都有著獨特的作用。因此需要從奧爾夫音樂在我國幼兒園課程中的應用出發(fā),探究奧爾夫音樂在幼兒園課程教授中的重要作用,從而可以更好地利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方法服務于我國的幼教事業(yè)。
【關鍵詞】奧爾夫音樂;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幼兒園課程;學前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一、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教學思想
學前教育中的音樂教學對兒童的聽覺練習以及節(jié)奏感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的基石作用,在綜合性藝術教育成為學前教育的主流趨勢的當下,學前音樂教學在幼兒園課程設置中有著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原本性音樂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基礎教學思想,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結合了音樂、舞蹈動作以及語言等多種表現(xiàn)形式的系統(tǒng)性教學方式,不同于灌輸式的教育方法,它更傾向于讓幼兒在音樂聲中愉悅地學習[1]。奧爾夫音樂的綜合性的藝術教學手法可以讓孩子在游戲中提高自身的聽覺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還能增強幼兒的節(jié)奏感。
音樂是人類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在幼兒園課程中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綜合各種教學方式,能夠釋放孩子的天性,回歸人類本真,這也是奧爾夫音樂作為一種原本性音樂的重要價值所在。
二、奧爾夫音樂在幼兒園課程中的應用現(xiàn)狀
目前奧爾夫音樂在幼兒園課程中主要應用于幼兒的節(jié)奏感訓練、動作訓練、樂器學習以及聽覺訓練四個方面,但是由于學校、教師、家長等各種社會因素的限制,奧爾夫音樂在幼兒園課程中的應用還存在很多問題。
首先是幼兒的節(jié)奏感訓練上。將語言引入學前音樂教學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一個創(chuàng)新點所在。幼兒具備天生的語言能力,但是要經(jīng)過后天的語言訓練才能掌握語言表達中的節(jié)奏感。在奧爾夫音樂教學中多會采用詩歌朗誦和兒歌學習來提高幼兒的節(jié)奏感,不過由于每位幼兒的學習能力不一,部分幼兒還未能掌握四四拍子,可以從比較簡單的姓名或是物品名稱開始教學[2]。不過就現(xiàn)實情況來看,一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早早地讓孩子學習唐詩或宋詞這種節(jié)奏感較為復雜的內容,事實上反而影響了孩子幼兒階段對正常節(jié)奏感的把握,有些幼兒園硬性規(guī)定讓孩子較早地接受復雜節(jié)奏感的訓練,更容易影響我國整個學前教育的質量。
其次是幼兒的動作訓練上。幼兒在六歲之前對世界的認知主要是通過自己的感官體驗來獲得,這個時期的幼兒開始形成自己的邏輯思維,是提高身體協(xié)調能力的最佳時期。音樂本身的節(jié)奏感很適合訓練幼兒的動作,可以讓幼兒在音樂的律動中探索各種身體動作的可能性。幼兒在音樂中動起來不僅是學會舞蹈動作,更重要的是讓其在變幻的音樂中認識到身體各部分的可能性動作,也為以后的成長中的復雜性動作訓練打好基礎。雖然幼兒時期開始訓練孩子的舞蹈能力能夠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但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舞蹈并不主張讓孩子在幼兒時期做出高難度的舞蹈動作,它所主張的更多的是一種身心平衡發(fā)展的觀念。
再次就是樂器的學習上,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離不開樂器的學習。樂器的學習也是檢驗節(jié)奏感掌握能力與動作訓練成效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幼兒的身體各部分的力量和肌肉限制,所以,以簡單打擊樂器、音條學習為主。樂器的節(jié)奏訓練不僅可以讓幼兒掌握樂器的使用方法,還可以讓學生為詩歌朗誦或兒歌進行簡單的伴奏,通過節(jié)奏感的掌握訓練樂器學習能力,在簡單的音樂律動中掌握各種音樂演奏技能。因為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會涉及到各種樂器學習,而樂器不同于書本,價格較高,日常的維護費用也就高,從而就對幼兒園的硬件設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專業(yè)的奧爾夫樂器更是比普通的樂器貴一些,所以很少能有學校引進整套的奧爾夫樂器,因此在樂器學習上更加容易受到經(jīng)濟條件的限制。
最后,奧爾夫音樂在幼兒的音樂教育上,不僅是一種聽力能力的訓練,還是一種音樂欣賞能力的提高。讓幼兒在音樂中學會識別不同的事物是奧爾夫音樂教學的基礎,作為一個有意識的人,通過音樂來判別自己的聲音喜好壞是一種重要手段。實際上,奧爾夫音樂對幼兒的音樂教育的長遠作用還在于為孩子的音樂審美能力打下基礎。
三、奧爾夫音樂在學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因為采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就會結合到各種教學形式,包括詩歌的吟誦、舞蹈表演、兒歌演唱、樂器表演等,這是一種較為綜合的藝術教學方式,因此將奧爾夫音樂可以說在整個學前教育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奧爾夫音樂本身的音樂本質,在幼兒園課程中引入奧爾夫音樂能夠很自然地讓孩子在快樂中提高自己的節(jié)奏感。在音樂中啟發(fā)孩子,讓剛開始的引導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提高孩子的感知能力和反應能力。奧夫音樂的節(jié)奏感訓練能夠讓多動的孩子在自然律動中體會到音樂的美好,同時,音樂的漸進與結束也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控制自己的節(jié)奏感。
與節(jié)奏感相伴隨的就是幼兒的動作,動作與節(jié)奏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幼兒在接受節(jié)奏感訓練的的時候,就必然會伴隨著各種動作,奧爾夫音樂就是利用這一點,以音樂為引子,讓孩子在音樂中釋放自己的天性找到適合自己的節(jié)奏與動作[3]。
事實上,樂器的訓練是檢驗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孩子綜合性藝術能力的重要渠道。奧爾夫音樂通過前期的節(jié)奏感訓練與動作訓練,讓孩子開始找到音樂的內在邏輯,通過音樂伴奏練習,提高綜合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
四、結束語
奧爾夫音樂之所以受到重視,并在中國流行開來就是因為它在幼兒園教育中有著獨特的作用,綜合性的藝術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孩子的音樂鑒賞能力,還能提高孩子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
參考文獻
[1]張麗華.奧爾夫幼兒音樂教育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4.
[2]王薇.奧爾夫音樂思想對幼教的啟示[J].教育,2015(34):27.
[3]張倩.淺析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高校學前專業(y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3(07):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