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鴻喜 李芳平
摘 要:新課程呼喚高效課堂。構建物理高效課堂的關鍵不在于如何優(yōu)化教學方式、方法及手段,而在于如何使課堂教學的實施更接近于學生的“物理實際”,最大限度地拉近物理與學生間的距離,使課堂更加“親生”。“親生”課堂是高效課堂的前提與基礎,構建“親生”課堂就要求教師緊緊圍繞學生所“想”、所“需“、所“好”、所“能”實施教學。
關鍵詞:前概念;原始物理問題;非常規(guī)物理實驗
新課程實施以來,基礎教育階段物理課堂確實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越來越少見了,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空前的體現(xiàn),探究式教學也開展得有聲有色。但是,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仍然不是很高,特別是興趣不能持久。說明當前的物理課堂存在著熱鬧有余,效能不高的現(xiàn)象。為了激發(fā)并保持學生濃厚的物理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建立高效課堂,教師除了優(yōu)化自己的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手段外,更有效的方法應該是從學生的物理“實際”出發(fā),緊緊圍繞學生所“想”、所“需”、所“好”、所“能”實施教學,構建“親生”課堂,讓學生在每堂課上都能切實感受到物理就在自己頭腦中,在自己身邊,對自己有用。
一、從學生所“想”出發(fā)——以物理前概念為抓手
基礎教育階段物理課程所研究的對象,大多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或事實。所以,學生在接受正式物理教育之前,對這些現(xiàn)象或事實早已有了自己特定的認識和理解,是為前概念。即學生有所“想”。
學生頭腦中的前概念具有如下特點:
第一、廣泛性,學生在長期的生活過程中,自覺不自覺地看到、聽到、甚至聞到很多物理現(xiàn)象或事實,幾乎涵蓋了力、熱、光、電、原子等物理學的各個分支,并且通過各種途徑得到了“自以為是”的答案,形成了自己的前概念。
第二、頑固性,前概念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是長期經過反復重現(xiàn)、積累而形成的,在學生頭腦中印象深刻,根深蒂固。
第三、隱蔽性,由于學生頭腦中的前概念是潛移默化形成的,因此它以潛在的形式存在,平時并不表現(xiàn)出來。
正因為前概念具有這些特點,所以,學生在接受每一個新的物理內容時,并不是空著腦袋的,往往都是帶著這些前概念走進課堂的,他們會習慣性地用已有的前概念對新知識進行預設或解釋。因而我們在教學時不應該無視或回避前概念,反而正好可以 “順水推舟”,以前概念為抓手實施教學。
例如,在講自由落體運動一節(jié)時,完全可以從學生大腦中存在的“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下落的快”這一前概念切入新課;在講“力是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的原因”時,可以先從“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這一前概念切入新課;在講“摩擦力方向時”可以順著“摩擦力方向總是跟物體運動方向相反”這一前概念切入;在講“浮力”時可以從“輕的浮重的沉”這一前概念出發(fā),等等。前概念的廣泛性使我們在進行每一個新內容時都有“手”可抓,以前概念為“基點”和“腳手架”,建構新知識。前概念的頑固性和隱蔽性決定了我們在實施教學時必須正視前概念,采取恰當?shù)牟呗赞D變概念。
利用學生的前概念為抓手實施教學,教師首先要通過小組討論、提問、問卷調查、試題測試等方式,深入了解學生大腦中存在的與即將進行的課程內容相關的前概念情況,對前概念的正確性、明確性做出準確判斷,弄清楚這些前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在此基礎上,依前概念的不同采取不同策略。對正確的前概念,通過創(chuàng)設物理情景,加以強化和提高,使新知識在原有知識上達到自洽,完成同化過程;對于錯誤的前概念,通過創(chuàng)設物理情景,引發(fā)強烈的認知沖突,促成原有知識結構的順應,用科學的概念取代原有的錯誤概念。
以前概念為抓手實施課堂教學,能使學生對物理產生強烈的親切感,認同感,成就感,很好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后續(xù)的物理學習得到了情感的保證。
二、從學生所“需”出發(fā)——以原始物理問題為途徑
學生在學習每一門學科時都帶有比較強烈的“功利主義”色彩,即他們的學習動力大部分來源于自身所“需”,獲得好成績只是外力強加給他們的需要之一,希望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才是他們內在自發(fā)的需求。對物理課來說,這種功利性表現(xiàn)的尤為明顯。幾乎所有學生從初一時就憧憬著上物理課,除了認為物理課應該相當有趣外,更重要的是他們覺得學了物理就可以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要解決實際問題,就得從原始物理問題做起。所謂“原始物理問題”,是指自然界及社會生產、生活中客觀存在的,能夠反映物理概念、規(guī)律且未被加工的典型物理現(xiàn)象或物理事實。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是:對物理現(xiàn)象或事實進行描述,形成原始物理問題;抽象、設置物理量,變成物理習題;經演算、推導解決問題。從該過程可以看出,原始物理問題在實際問題解決中起到橋梁和紐帶作用。
但是在傳統(tǒng)物理教學中,往往忽視了前兩個步驟,教材中選取的例題、習題大多是直接從第三步開始,即從物理模型開始,有“斷章取義”之嫌,割裂了生產、生活與物理的關系,使生產、生活實際與物理形成兩張皮的狀況。這樣的教學使學生大腦中只存在諸如質點、理想氣體、真空等等的物理模型,卻往往不知道它們的源頭在哪里,感受不到物理學習中鮮活的一面,最終導致學生雖然能解很多題,但往往面對實際問題卻束手無策,體驗不到本應從物理學習中獲得的快樂。久而久之,學生覺得所學物理知識不太“有用”,學習物理的興趣銳減,動力不足,漸漸疏遠了物理。
因此,教學中一定要加強原始物理問題。教師可以通過不同方式滲透原始物理問題,比如在學習一個新的物理概念之前,可以用一道原始物理問題引入,這樣既顯得物理學貼近生活,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給枯燥的物理課堂增加了生機。還可以在學習了某一物理規(guī)律后,呈現(xiàn)給學生一道與之相關的原始物理問題,讓學生解釋發(fā)生此現(xiàn)象的原因或解答此問題,這樣做,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的好習慣,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對當堂教學內容的消化和吸收。
原始物理問題具有客觀真實性、生態(tài)性、開放性等特點,在課堂中引入原始物理問題,拉近了物理與生活的距離,使物理更加“親生”,很好的符合了新課程“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達到了提高學生物理素養(yǎng)的目的。
三、從學生所“好”出發(fā)——以非常規(guī)物理實驗為推手
好動是少年兒童的天性。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學生時刻“蠢蠢欲‘動”,對能親自動手操作實驗或制作簡易教具、儀器等充滿渴望。即他們有強烈的所“好”。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自不必說。新課改以來,實驗教學確實得到了空前的重視,探究性實驗也進入了課堂。但一般來說,實驗的開展基本上都是使用廠家正規(guī)的實驗器材和儀器,即常規(guī)實驗。常規(guī)實驗遵守嚴格、有序、規(guī)范的操作步驟,突出了實驗的規(guī)范、定量、嚴肅等特點,確實能很好地促進學生解釋物理現(xiàn)象, 理解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但是,由于所用器材復雜,不親切,和實際生活脫離較遠,長期做這樣的實驗,無形中拉大了物理與學生間的距離,學生面對冰冷的儀器,動手的積極性大打折扣。再者,這樣的實驗只能局限在實驗室的空間里,不滿足學生隨時隨地動手的需求。
為彌補常規(guī)實驗的不足,在教學中應該多做“非常規(guī)物理實驗”, 非常規(guī)物理實驗,是指主要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易得物品、材料、器具、人體或人體局部以及兒童玩具等開發(fā)進行的一類體現(xiàn)自創(chuàng)性、體驗性、趣味性、簡易性、生活化的物理實驗教學活動。如通過搓手來感受摩擦生熱,用盛水的玻璃杯和球形燒瓶代替凸透鏡來研究成像規(guī)律,用毛刷來演示靜摩擦力的方向,用橢圓形瓶來顯示微小形變等等都屬于非常規(guī)物理實驗。這種實驗由于實驗器材簡易,成本低,且來源于學生身邊的物品,實驗的空間自由度很大,實驗的趣味性高,實驗效果異常明顯。多做這樣的實驗,非常有利于拉近學生與物理間的距離,讓學生深切感受到科學的真實性,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學方法,大大激發(fā)了學習興趣。
四、從學生所“能”出發(fā)——以讓學生“說”、“想”“做”為助手
中學生在長期的生活過程中,耳聞目睹了很多與物理有關的現(xiàn)象和事實,同時也不同程度地思考過大量的物理現(xiàn)象和事實,甚至還親自動手解決過不少生產、生活中的實際物理問題。所以教學中的每一個“新”物理內容,對他們來說并不是完全新的,他們已經“能”表達自己的觀點并提出問題,“能”自己獨立思考問題,“能”自己動手操作一些簡單的實驗活動,并且在課堂上非常希望給他們以表達、思考、動手的機會。
在教學前,教師就要通過課堂接觸、個別談話、召開座談會、批改作業(yè)等多種渠道就學生對將要講授的內容在知識基礎、思想實際、動手能力等方面的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和預設,以便使課堂教學做到心中有數(shù),游刃有余。學生知道的,學生有模糊認識的,一定要盡可能讓學生自己親口說出來;學生能思考的,學生想思考的,一定要給出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己琢磨、思考;學生能動手的,希望做的,一定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做。這樣做,一方面促進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及動手能力的發(fā)展,同時加深了對課程內容的記憶和理解,更重要的是拉近了學生與物理的距離,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
從學生所“想”、所“需”、所“好”、所“能”出發(fā)構建物理課堂,符合建構主義理論和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體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拉近了學生與物理的距離,全方位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提高了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 張錦文,劉紹鋒.從學生的前概念談物理教學觀的轉變[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8(4):50-51.
[2] 邢紅軍,等.對原始物理問題教學的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06(8):68.
[3] 張偉,等.非常規(guī)物理實驗:有待深入開發(fā)的重要物理課程資源[J].物理教師,2005(9):48-50.
[4] 閻金鐸,郭玉英.中學物理新課程教學概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