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偉
總有一種偶遇,會衍生成輪回,一如一碗羊肉湯的生成與繁榮,經久不息,綿延不絕。
這么說吧,水和羊肉兩種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像幾千年前的民族大融合一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后成了一鍋分外美味的羊肉湯,讓人食后久久不忘。一碗羊肉湯,就這樣在函谷關的子民那里得以繁衍生息,被奉若至寶,念念不忘。
以前函谷關這個地方是沒有羊肉湯的。明洪武2年至永樂15年,山西省洪洞大槐樹下發(fā)生了18次大規(guī)模官方移民,這是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范圍最廣、有組織、有計劃的一次遷徙。那時,人們從大槐樹下大規(guī)模前行,到處都能看到扶老攜幼、疲于奔命的人群。他們遠涉黃河,風餐露宿,離家越來越遠,在對家鄉(xiāng)的切切思念中,不得已來到這個叫作函谷關的地方。他們慶幸,總算沒有餓死、累死,總算找到了可以棲息的地方。盡管衣衫破舊,面黃肌瘦,一路漂泊,心神不寧,但當他們走到這里喝了一碗羊肉湯,這碗為他們洗盡風塵的羊肉湯讓他們決定在這里安身立命。
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帶來的不僅是食物,還有智慧、果敢、風俗、信仰、文化和飲食,他們在這里住了下來,與這里的經濟文化進行了深度融合。羊肉湯曾經是他們留下來的理由之一,他們不斷摒棄著各種制作方法,使這一民間食品逐漸成為當地一大主流食品。
他們精心地選骨、砸骨、泡骨、汆骨、熬骨、配骨,以制出精美的羊肉湯來。在制作羊肉湯方面不斷推陳出新,各種創(chuàng)新做法叫人拍案叫絕。為了去掉羊肉的膻味,他們曾試用綠豆去膻、蘿卜去膻、甘蔗去膻、核桃去膻等做法,也嘗試用白酒和醋消除羊肉膻氣并增加香味。更多的,他們會采用辛辣味濃的調味品,如八角、桂皮、花椒、丁香、生姜等在烹制過程中產生的濃厚香氣去掉羊肉的膻氣。
他們在制作羊肉湯時非常用心,從正在沸騰的羊肉湯大鍋里,舀上幾勺羊肉湯,倒進一個放在爐上的小湯鍋里,之后往小湯鍋里放上一小把用溫水泡透的粉條,再扔進去幾片煮好、涼透的又大又薄的羊肉片,加上精鹽、味精、雞精、姜米等調味品。煮沸后,將羊肉湯盛入湯碗中,再撒上一小把蔥花和香菜段,一碗香噴噴的羊肉湯就擺在了食客面前。
許多年后,他們的子孫已成了函谷關下這片土地的土著居民,而這碗羊肉湯,也已經不再是一碗簡單的美食——它成為了當地飲食中地標式的領軍者,是當地飲食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的符號。它是連接著那次遷徙的紐帶,是遷徙的見證者,是一段經歷著經濟文化融合的紐帶式飲食。函谷關的子民們一直很用心地做著羊肉湯,他們知道,一切都像因果輪回一樣,在用心與不用心之間,輕輕轉變。人們的舌尖,會感知到做湯的人是否用心,用心做好了,善因則得善果,一家羊肉湯館紅火時,經年不息,會一直紅火下去,這就是做湯的人用心了。
函谷關的子民將一鍋羊肉湯細火慢熬,一任那香氣慢吞吞地在那里氤氳而散,一任滿屋生香,一任香氣繞過桌凳、繞過梁、繞過柱,香氣在滿街滿巷飄蕩。香得滿街的人都醉了,醉在了香氣中,醉在了幸福里。而做湯的人,把用心當作一種修行,不斷地悟,不斷地參,終于把自己的幸福做進了湯里,揉進了別人的幸福里。這段參禪與領悟走得并不遠,卻使他們如此深刻。
那些函谷關的子民做好了羊肉湯的招牌,也做好了他們人生的招牌,羊肉湯成了他們修行的載體,使他們越走越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