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霞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前播放《昭君出塞》視頻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知道“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形容什么的嗎?[美貌]知道都是在說誰么?(生答)美就能給人帶來好運么?(不)哦,大家想起了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自古紅顏多薄命”,《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不就是這樣嗎?我們學過的《馬嵬》中的楊貴妃不也是這樣嗎?還有<<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不都是這樣嗎?今天,讓我們走進被人們譽為“詠昭君之絕唱”的杜甫的《詠懷古跡(其三)》,看看昭君的悲劇是否也是這樣的……(板書課題)
二.補充,鑒賞詠史詩的三步驟。
1.所描寫的古人、往事是怎樣的。(弄清史實)
2.為什么要描寫古人的這段往事?詩人在詩中表現(xiàn)什么態(tài)度?(體悟感情)
3.這種態(tài)度用什么方法表達?(分析技巧)
三.課本劇表演,還原歷史事實。
四.朗誦談感受
五.賞析詩歌
1.找出其中點明感情的詞語。(詩眼)怨恨
2.這首詩寫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開始就寫她的怨恨?寫什么?(寫景)
3.開篇不寫昭君,卻描繪了這樣一幅圖畫,目的何在?
4.頷聯(lián)對仗很工整,怎樣對仗的?效果如何?你能說說這聯(lián)主要講了昭君的什么嗎?用了什么手法?(生小組討論2匯報后,師ppt講解)
“一去”對“獨留”,“一”與“獨”同義互文,將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寫得入骨三分??梢?,昭君是多么孤獨!“紫臺”對“青?!?,一個富麗繁華,一個荒涼冷落,對比多么懸殊!“連”對“向”,“連”字寫出塞之景,“向”字寫思漢之心,筆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詩解意》)?!八纺睂Α包S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黃昏”一般指時間,而在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間,即和無邊的大漠連在一起的,籠罩四野的黃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曠凄清!它是那樣的大,仿佛能夠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獨有一個墓草長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為什么?青冢有恨??!一年年、一天天,向人們展示著千古的悲哀!就這么兩句工整的對偶,內涵卻相當豐富:上句寫她生前的不幸與孤苦,下句寫她死后的孤寂與冷落,一句話寫盡了昭君一生的悲劇。
5.昭君在漢宮尚未躋身宮妃之列,不過是后宮中一位待詔的宮女,而嫁到“朔漠”卻封為閼氏(相當于漢皇后),還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學生分組討論)
6.昭君的確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樣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讓她遠嫁匈奴?
頸聯(lián)上句“畫圖省識春風面”對此做了交待。這句詩用了一個典故。(因課文有注釋,可讓學生講,以訓練其表達能力。)
7.昭君的悲劇是誰造成的?(分組討論)
8.“環(huán)珮空歸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9.既然昭君的悲劇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對元帝持何態(tài)度?(生答師總結)
“怨恨”兩字點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來琵琶所演奏的總是從匈奴傳來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調,(音樂)原來那正是昭君永遠在訴說著她不得生還故鄉(xiāng)的怨恨!讀到這里,我們的耳邊是否又會響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聲?(放琵琶曲,渲染悲劇氛圍,感染學生。)
六.歸納寓意
《詠懷古跡(其三)》題為詠懷,可里面只寫了昭君的怨恨,并無作者個人的情懷,這是不是與標題“詠懷”二字不符?(昭君怨恨什么?杜甫寫昭君的怨恨其用意是什么?)
Ppt背景作者簡介。
詩人在此時深深懷念昭君不是偶然的,他的遭遇跟昭君太相似了
昭君 詩人
絕代佳人,入宮見妒 才華橫溢,入朝見妒
畫圖省識,遠離漢宮 不分忠佞,無辜遭貶
身死異國,環(huán)珮空歸 漂泊西南,有家難歸
(千載之怨) (深沉怨恨)
借詠王昭君的事跡,對王昭君寄予深厚的同情,抒發(fā)了詩人自己漂泊異地,懷才不遇,抱負不得施展的怨恨。前人評此詩時說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七.能力提升、對比閱讀
同樣是詠嘆王昭君,杜甫寫了《詠懷古跡(其三)》,李白則寫了《王昭君》,試作比較閱讀,說說杜詩在風格上與李白是怎樣的不同。
八.結語:請我們輕輕地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遺忘了的古老言語,想象長城外才盛開的那些清香,想象風沙呼嘯的沙漠下,騎馬壯的英雄,還有那,夕陽下的青冢,望向故鄉(xiāng)。(播放蔡琴的《出塞曲》)
(作者單位:甘肅省甘南州合作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