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君艷
摘 要:作為颯爽英姿的女將軍,穆桂英的形象在舞臺上格外引人注目。扮演穆桂英形象,要求刀馬旦演員扮相靚麗,嗓音條件好,還要有一身的硬功夫和得天獨厚的好悟性,唱、念、做、打俱佳,表演要精彩紛呈,游刃有余。
關(guān)鍵詞:河北梆子;穆桂英;形象塑造
一、穆桂英舞臺形象
作為颯爽英姿的女將軍,穆桂英的形象在舞臺上格外引人注目。她的性格在尖銳激烈的戲劇沖突中不斷發(fā)展,使得《楊門女將》更加具備文化品位和藝術(shù)魅力。穆桂英性格特點非常鮮明突出,她年紀輕輕,自作主張,挑選丈夫,不受禮制等框架限制。男人不同意,就像京劇演出那樣,把他縛綁,用刀架在脖子上硬意逼婚,這種以女性為主體的快速結(jié)婚模式,是穆桂英一大創(chuàng)造。后來的武俠小說如《兒女英雄傳》、《七劍十三俠》都有以此為濫觴的。作為剛過門的媳婦,就敢於挑大梁,掛帥破天門陣,丈夫不服令,鐵面無私挨打軍棍,可晚上回帳,仍是柔情脈脈,盡到做妻子的義務(wù),正是一個好女人,柔中有剛,剛中見柔。她永遠保持青春活力,人到中年還跨上桃花馬出征,風(fēng)韻不減當(dāng)年。在提倡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時代,如此作為,是很能激勵人心的。正所謂:婦女尚如此,男兒安可蓬。再有,農(nóng)耕社會大家庭很講究和諧,在天波府裏男人少,寡婦一大群,卻能懂得調(diào)節(jié)、平衡上下左右的人際關(guān)系。因此看來她是很豁然大度的。對于朝廷,凡皇帝和大臣背離軌道者,就不買賬,她沒有當(dāng)年老令公和楊六郎那種逆來順受,負辱忍恥的行為了。最后,楊家歸隱山林,她又是積極的支持者。雖然立志歸隱,不理朝中的政治斗爭,但一旦國家需要,立刻放棄個人恩怨,率兵出征。而且每臨戰(zhàn)陣,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最后戰(zhàn)死沙場,為國捐軀,完成了忠節(jié)大義。
因此,扮演穆桂英形象,要求刀馬旦演員扮相靚麗,嗓音條件好,還要有一身的硬功夫和得天獨厚的好悟性,唱、念、做、打俱佳,表演要精彩紛呈,游刃有余。她的唱腔,凄厲哀怨中帶著肅殺之氣,嫵媚動人中挾裹著金戈鐵馬,蕩氣回腸中流動著奇智大勇,活像一朵貼近人物、呼應(yīng)觀眾的解語花……
二、穆桂英的武藝之美
在各師造化的楊門女將中,穆桂英的武藝之美當(dāng)然是超群絕倫的;然而一旦她的武藝之美與人性之美結(jié)合起來,與為夫復(fù)仇、保衛(wèi)國家的正義事業(yè)結(jié)合起來,這種大義凜然的威嚴之美與舐犢之情的母性之美,就格外令人折服、感動和欽佩。像張慧云扮演的穆桂英一出場就讓人眼前一亮,她似乎是有一種力量將你深深地吸引住。她要解救綁在轅門外的楊宗保,她含羞敘述她和楊宗保的愛情,以說服楊延昭赦免宗保私自招親之罪,那種甜蜜之態(tài),幸福之感,讓人陶醉。穆桂英見講理、求情都不能打動楊延昭,于是她來橫的,又拿出把“三關(guān)元帥挑下馬”的架勢,把楊延昭嚇得不輕。張慧云的表演要剛有剛,要柔有柔,不管是真真假假,還是虛虛實實,所有表演都在人物之中。
母愛是人性之中最為美好而珍貴的感情。校場比武時,穆桂英本能地不愿讓嬌兒取勝,不愿讓他到風(fēng)險莫測、隨時有生命危險的戰(zhàn)場上去打仗;然而文廣幾聲“母親,母親,孩兒我,我哪兒打得過您呀!……母親你讓我一回吧!”的苦苦要求,從內(nèi)心深處打動了穆桂英。早日讓嬌兒在暴風(fēng)雨中鍛煉成長的潛在心愿,還是使得穆桂英關(guān)鍵時刻讓了獨生子一著,這就使得文廣能夠正式參加為父報仇、為國揚威的出征。寫穆桂英作為武將的女性情懷與深摯母愛,不但沒有婆婆媽媽的瑣碎之感,反而在她可愛、可親的形象上增添了圣潔的美神光環(huán)。
兵探葫蘆谷一場戲,充分展示出穆桂英的一腔豪情,滿腹襟懷,動態(tài)地表達出她英武、果斷、聰明智慧的美。那段“風(fēng)蕭蕭霧漫漫星光慘淡”的優(yōu)美動人的唱腔,既帶有幾分凄涼之韻,又更多地帶有豪邁、勇武、自信乃至志在必得的浪溫理想。唱,是有聲之詩,動,則是一尊尊流動的活的雕塑。
這種理想之美與浪漫豪情最終要落實到心細如發(fā)的現(xiàn)實關(guān)照中。于是穆桂英從馬不前行想到老馬途,棧道已近;從耐心地與采藥老人攀談,直到老人慨然引路,穆桂英以她女人的細致、少夫人的溫柔乃至將軍的威嚴,順利地打開了通向敵營后方、高唱勝利凱歌的陽光通道。
此時,穆桂英才真正全面地展示出一個成熟女性的成熟性格,她在大獲全勝的盛大場面中有若女神般拈花微笑,并噙著熱淚將智慧的心花、性靈的奇葩敬獻于陣亡的夫君面前。
當(dāng)然,《楊門女將》中穆桂英形象的全面展示、性格的動態(tài)發(fā)展,是與眾多相對而言單純、乃至靜止的人物互為對照,這才奇峰突起、光彩照人的。在比較臉譜化、類型化的中國戲曲中,像這樣動態(tài)發(fā)展的人物個性,確實是不為多見的顯例。
正因為如此,《楊門女將》在新中國新編的京劇劇目中,在中國戲曲史上的劇目創(chuàng)造中,通過文戲與武戲的有機紐結(jié),通過智謀與勇武的相映成輝,通過喜劇場面與悲劇氛圍的適當(dāng)點染,通過主要人物與英雄群像的彼此呼應(yīng),真正達到了花團錦族、美不勝收的審美效果。
正因為如此,優(yōu)雅英武的穆桂英和各有千秋的“楊門女將”,不僅是屬于中國的,更是屬于世界的,這是20世紀下半葉世界劇壇上至為優(yōu)秀的英雄傳奇和愛國頌歌之一,當(dāng)然也在一定意義上張揚著女權(quán)主義者們秀麗的旗幟。
參考文獻:
[1]賈薇.《穆桂英》還女性本色[N].北京日報,200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