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燕
成仿吾是我國重要的文學家、教育家和無產階級革命家,也是共產主義戰(zhàn)士。1922年10月成仿吾開始主編《創(chuàng)造》季刊,此后他開始致力于文學批評與文學創(chuàng)作,在創(chuàng)造社主辦的刊物上發(fā)表了很多文學評論,這些文學評論較為鮮明地體現出他的文學思想,如1923年5月發(fā)表于《創(chuàng)造周報》的《詩之防御戰(zhàn)》和《新文學之使命》等。成仿吾于1924年6月奔赴廣東,在廣州大學任教授的同時還在黃埔軍校擔任教官一職,更是親身參與北伐戰(zhàn)爭。在廣州的親身體驗使得他對革命以及社會現狀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他的文化思想開始發(fā)生根本性的轉變。從這一年開始,成仿吾的文學創(chuàng)作活動更加緊貼現實,開始倡導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并且發(fā)表了一系列宣傳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的評論。所以,人們可以將1922年到1924年6月看作成仿吾文學思想的第一階段,這一時期成仿吾的文學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
一、表現說
成仿吾早期接受了西歐浪漫主義的影響,同時又保持了中國傳統(tǒng)知識分子的強烈社會意識,所以其批評理論同時注重社會性和審美性。成仿吾受浪漫主義影響最重要的表現在于他的文學思想注重文學的表情性,將文學看作是內心世界的表達與內心情感的表現,從而提出了“表現說”。他的“表現說”注重以“感情”作為文學生命的內核,即文學必須是發(fā)自內心的聲音。他在《論新文學的使命》中提出“把內心的要求作一切文學上創(chuàng)造的原動力”,甚至把新文學運動的目的歸納為“使我們表現自我的能力充實起來,把一切心靈與心靈的障礙消滅了”,這里的“表現自我”說的也是表現內心情感。這在本質上繼承的是五四文化中所宣揚的“人道主義精神”,注重個體思想情感的抒發(fā)與精神世界的表現。他認為,文學始終是以情感為生命的,情感便是它的終始。成仿吾將情感作為文學的生命線,尤其是對詩歌這種文學體裁而言,他是特別強調情感性而反對理智的,由此觀念出發(fā)他在《詩之防御戰(zhàn)》中批判了胡適、俞平伯等人的白話新詩“淺薄”“無聊”,批判冰心、宗白華等人的哲理詩“把哲理夾入詩中”,它們都“沒有內心的要求勉強去做詩”。由此人們可以總結成仿吾的“表現說”強調文學必須包含的要素:一是表現內心情感,二是情感必須具有真實性、客觀性。
二、良心論
成仿吾部分地接受了浪漫主義“表情性”的影響,堅持文學的“情感性”。同時,作為一個在國家危難時代成長起來的青年,在以“革命”和“救亡”為主題的時代,他從小就受到熱心于革命運動的大哥成邵吾的革命精神影響,耳聞目睹了家鄉(xiāng)的革命志士的英勇事跡,所以社會意識和救亡意識早已深深扎根在成仿吾的心中。成仿吾主張“文學上的創(chuàng)作,本來只要是出自內心的要求,原不必有什么預定的目的”,同時強調了“然而我們于創(chuàng)作時,如果把我們的內心的活動,十分存在意識里面的時候,我們是很容易使我們的內心的活動取一定之方向的”。這“一定之方向”指的是作家的良心與社會責任感,即強調文學依舊是有一定的社會使命的。作者由“以內心的要求為文學上活動之原動力的那個原理,進而考察我們的新文學所應有的使命”,認為新文學至少應當有以下三種使命:對于時代的使命、對于國語的使命、文學本身的使命。作者從內心要求出發(fā),提出新文學的三個使命是:時代、國語、內心,并且將“對于時代的使命”放在第一位,這三個使命應該是由內心要求發(fā)出的,更具體一點說應該是由成仿吾的內心發(fā)出的要求?!皩τ跁r代的使命”是作家內心的社會責任感所賦予作家對于時代的責任感,以文學的良心反映時代、批判時代,“文學是時代的良心,文學家便應當是良心的戰(zhàn)士。在我們這種良心病了的社會,文學家尤其是任重而道遠”,這種良心是溝通內心表現與社會的橋梁。表現社會、療救社會是知識分子的內心要求,同時也是時代和社會的要求。作者的社會意識是貫穿于他的文學思想始終的,而且占據了越來越突出的地位,作者思想中的這種強烈的社會意識以及對現實的密切關注,也預示了他后期向無產階級革命文學轉變的可能。然而作者在這個時期的文學思想中的社會意識,一方面體現為文學對于社會現實的揭露和批判,是由作家內心要求和道德感發(fā)出的自發(fā)革命激情,還沒有意識到文學的意識形態(tài)傾向,另一方面體現為以“文學之美”來為人們提供“精神上的食糧”和“精神上的慰安”,更多的側重于審美性的作用,尚未意識到文學對于現實人生更加具體現實的影響。
三、藝術性
成仿吾的文學思想中,文學的社會性和審美性不是互相矛盾而是統(tǒng)一的,他追求的是“全”而“美”的文學,藝術性與審美性仍是他早期文學思想堅持的底線。他在《新文學之使命》中提出,新文學的第三個使命是“文學本身的使命”,“我們的時代對于我們的智與意的作用賦稅太重了。我們的生活已經到了干燥的盡處。我們渴望著有美的文學來培養(yǎng)我們的優(yōu)美的感情,把我們的生活洗刷了”?!岸乙环N美的文學,縱或它沒有什么教我們,而它所給我們的美的快感與慰安,這些美的快感與慰安對于我們日常生活的更新的效果,我們是不能不承認的”,在成仿吾看來,藝術性與審美性本身就是一種社會功用。而且在《新文學之使命》和《藝術之社會的意義》中,作者對藝術派的觀點表示了部分贊同,“藝術界里面有許多的人的藝術被別人稱為‘藝術的藝術,他們尤為研究社會問題的人所集矢。這也不能說是公允的事。既是真的藝術,必有它的社會的價值;它至少有給我們的美感”,作者認為社會對于藝術派的責難過多,應該予以寬容的態(tài)度。而在《民眾藝術》中,成仿吾提倡的是“為民眾的藝術”,但是對于民眾的審美接受能力有限和藝術性之間出現的矛盾,卻仍堅持藝術不應低就民眾,“藝術非繼續(xù)它的創(chuàng)造的進化不可”。而對于民眾與藝術之間的矛盾,成仿吾提出的解決辦法是加強民眾教育的同時,提高藝術家的民眾意識。
四、結語
其實,成仿吾早期的文學思想的三個方面并不是相互獨立和分離的,而是相互融合的?!氨憩F說”注重的是文學的情感性和真實性,主張文學是“內心的要求”;“良心論”則注重的是文學的社會功用性和時代使命,而作家“良心”便是由“內心要求”發(fā)出的,本身就包含了一定的情感性和道德性;“藝術性”的要求中也內在地包含了社會功用性。
(華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