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朗峰
摘 要:解決問題教學是小學數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因此,教師應在解決問題教學中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解決問題的興趣,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學習興趣
解決問題教學是小學數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在小學數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常又被看作是衡量教學質量的標志。所以,解決問題教學日益被廣大數學教師所重視。而由于解決問題教學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和復雜性,盡管師生付出了不少的努力,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應用題不感興趣,更有許多學生害怕學習應用題,影響了應用題的學習。因此,教師應在解決問題教學中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解決問題的興趣,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F(xiàn)就如何在解決問題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一、巧設復習,利用知識遷移,解難激趣
心理學告訴我們,過難和過易的知識都會使學生興趣索然,思維停滯。學習解決問題時,由于解決問題的機構和數量關系比較復雜,學起來比較困難。教學時教師可以巧設復習引入的練習,為新課作鋪墊,化難為易,掃除學生的思維散點集中,并在錯綜復雜的數量關系中尋找出一條清晰的必由之路,確定正確的解題方法。同時,又培養(yǎng)了知識遷移的能力。
如教學這樣一道應用題:“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這樣計算,6天預計接待多少人?這是一道兩個變量的解決問題,對于學生已有基礎上,學習這道解決問題會感到亂,不知頭緒。這時,我們可以在教學例題前這樣設計復習題:口頭列式解答,并說一說算式表示什么數量關系:①“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每天接待多少人?②“冰雪天地”每天接待329人,6天接待多少人?通過以上復習題激活學生思維狀態(tài),喚醒已有的乘法問題基礎,進一步接吻掌握應用題的機構和簡單乘法解決問題的數量關系,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難題迎刃而解,學生心情愉快,興趣盎然。
二、巧設提問,創(chuàng)造情境
提問是課堂教學中,經常用到的一種教學手段,它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而且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學中應該巧設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造積極愉快的學習心境。特別是復合解決問題教學中,學生的思維障礙是提不出中間問題。于是教學中,要有意識地進行思維導向,精心設計問題創(chuàng)造思維的環(huán)境,促使學生的思維入正路。如教學這樣的一道例題:同學們做黃花25朵,做紫花18朵,做紅花比黃花和紫花總數少3朵,做了多少朵紅花?在引導學生畫線段圖理解題意的基礎上,設計如下問題:①做的紅花比誰的朵數少3朵?②要求紅花多少朵,必須先求什么?通過這樣兩個問題,學生思考出中間問題,理清了解答這道解決問題。
此時,學生思維活躍,興趣濃厚,我又將此題的第二個條件中的“少”改為“多”后又提出了如下問題:①注意觀察此題發(fā)生了什么變化?②現(xiàn)在此題和剛才有什么不同?③要求紅花多少朵,必須先求什么?在一系列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躍躍欲試,爭先發(fā)言,帶著濃厚的興趣,笑臉順利地解答了此題。
三、設計形式多樣的練習,培養(yǎng)興趣
有人認為解決問題的練習就是解決問題,這是不對的。如果這樣單一的解決問題練習,使學生對枯燥的抽象數學、復雜的解決問題產生厭倦和害怕的心理。其實,解決問題練習是同樣可以像其他練習一樣多種多樣的。
如這樣一道解決問題練習:商店運來蘋果和梨共重750千克,其中梨的重量是蘋果的2/3,蘋果和梨各重多少千克?(用方程去解答)它可以變?yōu)樘羁疹}、選擇題和看圖列方程等的類型:
1.蘋果有x千克,梨是蘋果的2/3,梨有( )千克,蘋果和梨共重( )千克。(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2.商店運來蘋果和梨共重750千克,其中梨的重量是蘋果的1/3,蘋果重多少千克?如設蘋果為x千克,正確的方程是( )。
另外,設計練習時,應從學生身邊的實際事情中出發(fā),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進一步提高學習興趣。如本班的男女人數,學校校運會的運動員人數,學生及家人的歲數等,把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與所學習的解決問題聯(lián)系在一起,這樣做親切多了。
四、鼓勵一題多解,培養(yǎng)求異思維
一般來說,學生解答完解決問題后,思維處于被動狀態(tài)。這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去尋找多種解法。及時提出:請同學們想一想,這道題還有沒有別解答方法呢?現(xiàn)在請大家換個角度思考一下,也許你還會發(fā)現(xiàn)有其他解題思路。這樣,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就會樂于深思,打開思路,從而得到不同的解題策略。在獨自深思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散,思路得以擴展,進而提高其創(chuàng)新能力,活躍課堂氣氛。這一問,可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渴求新的解法的心理驅使學生積極探索,又滿足了個別尖子生的求知需要,發(fā)展其思維。例如:某某小學六年級學生總數是180人,其中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1/2,求這個班中男女生人數各是多少?這是一道很簡單的應用題,老師在設置理由時可以這樣提問:請同學們想一想,這道題可以用幾種方法解決呢?學生讀過題后會認真思考,活躍思維,得出不同的解題策略。有的學生會把它看成是按比例分配應用題,即男女生人數比是1∶2;有的學生可能會把它當做平均分配應用題,即把學生總人數180人平均分成3份,男生占其中1份,女生占其中的2份;有的學生還會利用方程解答,即設女生人數為x人,則男生人數為(1/2x)人,有(x+1/2x)=180,進而解出x,即可得到結果。一題多解,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小學生具有挑戰(zhàn)自我的特性,用于表現(xiàn)自我,在課堂上進行一題多解式探討教學,使學生對學習數學更有興趣,學生便會真正投入到數學的世界里。
總而言之,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學習解決問題的興趣,方法是多樣的。在優(yōu)化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及時捉住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盡可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這是有效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跨世紀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
參考文獻:
[1]馬云鵬主編.小學數學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路海東.小學生數學應用題解決的認知與元認知策略及其訓練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4.
[3]黃春霞.聚焦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的“四大爭論”[J].南寧:小學教學參考,2008(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