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晨
近幾年,智慧課堂作為教育信息化環(huán)境下課堂轉型的發(fā)展趨勢,不禁引起了人們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反思與回望——智慧課堂相較于傳統(tǒng)課堂的優(yōu)勢究竟在哪?基于這一疑惑,吳秉健老師認為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向課堂要智慧,讓信息多跑路。通過吳秉健老師的細致分析與闡述,不難看出微課的確是我們“向課堂要智慧”的有效途徑之一,同時也是“讓信息多跑路”的重要載體之一。微課之所以能如此,我認為主要取決于它具有以下三個特征。
微而精:相較于傳統(tǒng)課堂,微課“微”在時間,“精”在內容,微課能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抓住重點,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碎而整:與傳統(tǒng)課堂相比,碎片化也是微課的一大特征,它包括碎片化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時間。微課學習資源的碎片化特性有利于學生有的放矢地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而其時間短的特點,使得學生能夠利用一些零散的、短暫的時間進行學習。
動而靈:如果說微課的碎片化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在教學時間上的限制,那么其移動性則打破了教學空間上的限制。隨著無線網(wǎng)絡覆蓋率的大幅提高,以及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便攜式數(shù)碼設備的廣泛普及,微課的移動性越發(fā)凸顯出來,在移動學習模式下,學生的學習將更加自主、更加個性化。
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各種信息化教學手段層出不窮,微課絕不是我們向課堂要智慧的唯一途徑。但在探索智慧課堂的道路上,像微課這樣與時俱進的信息技術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們更要讓信息多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