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其
【命題綜述】
教育部頒布的2017年高考考試大綱(歷史部分)進一步優(yōu)化了歷史學科考試內容,刪去選考模塊“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其余考試內容、考核目標和要求與2016年考試大綱基本一致,只是在細化能力目標要求中突出“辨別歷史事實與歷史敘述、理解歷史敘述與歷史結論和發(fā)現(xiàn)歷史問題”。
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考試大綱給予了明確的提示,即不拘泥于教材,不回避熱點,著重考查考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忌谡莆諝v史主干知識的基礎上,注重運用知識分析社會現(xiàn)象,關注生活、思考生活、熱愛生活,培養(yǎng)和提高歷史學科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注重高考試題選材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特點,將不同形式的試題材料轉化為有效信息,對其進行分析、比較和評價,并且多角度綜合運用歷史學科原理和方法探究問題,辨析不同觀點,符合邏輯、規(guī)范地進行表達和闡釋,或者能夠找到新發(fā)現(xiàn),得出新規(guī)律,提出新結論。
本文以入選2016年中國十大學術熱點提名的“歷史視域中的絲綢之路”為切入點,進行歷史知識梳理和應考方法指導,希望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
【熱點追蹤】
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2016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以“歷史上的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推行互利共贏的重要平臺。習近平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喚起了沿線國家的歷史記憶。古代絲綢之路是一條貿易之路,更是一條友誼之路。在中華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特征的絲綢之路精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繼承和發(fā)揚絲綢之路精神,把我國發(fā)展同沿線國家發(fā)展結合起來,把中國夢同沿線各國人民的夢想結合起來,賦予古代絲綢之路以全新的時代內涵。
【押題理由】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歷史上,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就是我國同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歐洲經(jīng)貿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帶一路”是對古絲綢之路的傳承和提升。由此,絲綢之路成為近年來高考關注的焦點和熱點。
【知識梳理】
絲綢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商業(yè)貿易路線。狹義的絲綢之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從廣義上講,絲綢之路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陸上絲綢之路是連接中國腹地與歐洲諸地的陸上商業(yè)貿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紀與公元1世紀間,直至16世紀仍保留使用,是一條東方與西方經(jīng)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因此,當?shù)聡乩韺W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最早在19世紀70年代將之命名為“絲綢之路”后,即被廣泛接受。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
1.絲綢之路的開通及作用
絲綢之路的開通:①張騫通西域之后,中國絲綢和絲織品從長安出發(fā)往西,經(jīng)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內,運到安息,再從安息轉運到西亞和歐洲的大秦。這條商旅要道,就是絲綢之路。②漢武帝以后,還開辟了與南海諸國及印度、斯里蘭卡的海上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與中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①絲綢之路的開通是劃時代的重大事件,溝通了東西方的交通。通過絲綢之路,中國與中亞、西亞、南亞諸國進行了頻繁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②中國的鐵器、絲綢和養(yǎng)蠶繅絲技術,以及鑄鐵術、井渠法、造紙術先后西傳。③兩漢之際,佛教也通過絲綢之路由印度經(jīng)中亞、西域,沿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2.從對外貿易的角度理解絲綢之路
明朝以前,漢、唐、宋、元各朝基本上采取了對外開放政策,中華文明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中國成為周邊國家、亞非地區(qū)的經(jīng)濟文化中心,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明清時期,由于中國封建制度漸趨衰落和腐朽,加上西方殖民者的到來,對外政策由開放轉為閉關自守。漢朝對外交往的主要特點及其原因如下:
特點:(1)以商貿為主,絲織品在通商中占很大比重,具有相當程度的單向性;(2)中外交往以陸路為主,水陸并舉;(3)與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等地區(qū)的國家交流頻繁,對東方文化影響大,形成以中國為核心的文化圈;(4)中國文明通過絲綢之路開始輸出;(5)中國開始吸收佛教等外來文化;(6)漢代文明先進,對世界影響深遠。
原因:(1)國家統(tǒng)一,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得到發(fā)展;(2)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國力強盛;(3)絲織、冶鐵等技術領先世界;(4)張騫溝通了絲綢之路,開創(chuàng)了中外交通新紀元;(5)交通發(fā)達,兩漢政府保護交通的暢通;(6)科技文化成就輝煌;(7)統(tǒng)治階級比較重視對外交往。
3.唐朝對外交往的主要特點及其原因
特點:(1)唐朝對外交往的范圍更加廣泛,且有連續(xù)性;(2)領域全面,同亞洲國家的交往最為密切,唐朝是亞洲文化的中心;(3)唐朝對外交往的形式多種多樣,有使節(jié)往來、技術交流、貿易交流、宗教往來、藝術交流等多種形式;(4)唐朝頻繁的對外交往影響巨大,促進了亞洲乃至世界文明的進步,形成了中華文化圈,是當時世界上的文明中心,影響具有雙向性。
原因:(1)唐朝政治統(tǒng)一、政權強大,有穩(wěn)定的政治環(huán)境;(2)經(jīng)濟繁榮、國力強大、文化昌盛,處于世界領先地位;(3)唐朝的對外交通比過去發(fā)達;(4)唐朝的對外政策比較開放,唐朝政府鼓勵外商來華貿易,允許外國人在中國長期居住、任官以及和中國人通婚;(5)中外使臣、商人、留學生以及僧侶的推動等。endprint
4.明清時期對外關系的發(fā)展趨向和特點
趨向:(1) 中國與外來侵略勢力的矛盾日益尖銳,甚至發(fā)展成為大規(guī)模的侵略與反侵略的斗爭;(2)明清時期的對外政策,由開放到閉關自守。
特點:(1)傳統(tǒng)的對外關系達到鼎盛,如鄭和下西洋;(2)出現(xiàn)華僑潮,促進開發(fā);(3)自16世紀起,日本和歐洲殖民者開始了對中國的侵略活動;(4)中國人民開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爭;(5)中國開始介紹和引進西方的科學知識;(6)在正當?shù)闹型赓Q易中,中國處于出超地位,同時,罪惡的鴉片貿易出現(xiàn);(7)明清政府實行閉關政策,嚴格限制中外交往。
5.對外交往的路線與范圍
中國古代對外交往頻繁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海陸交通發(fā)達,航海技術進步。漢代開通了絲綢之路,但對外交往以陸路為主,往來也僅限于近鄰國家(朝鮮、日本、越南等)。直到東漢晚期才正式和西亞、歐洲有了直接的往來。唐代水陸并重,交流范圍更加廣泛,交往的國家增多。宋、元、明時期,海陸交通能達亞非許多國家。
(1)兩漢時期的絲綢之路
陸路:長安→玉門關或陽關→分南北至疏勒→大秦;西:大月氏→安息→大秦;北:大宛、康居。通過絲綢之路,漢朝與中亞、西亞、南亞諸國進行了頻繁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中國鐵器、絲綢和養(yǎng)蠶繅絲技術、鑄鐵術、井渠法、造紙術先后西傳;兩漢之際,佛教傳入中國。
海路:廣東沿海港口→向南沿海岸線→印支半島南下→繞馬來半島→出馬六甲海峽→至孟加拉灣沿岸諸國→最遠抵達印度半島南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加強了中國和東南亞、南亞各國的關系,從水陸溝通了東西外交圈之間的聯(lián)系。
(2)隋唐時期的對外交通
陸路:從長安出發(fā),東達朝鮮,西經(jīng)敦煌可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及歐非的許多國家。海路從登州、揚州出發(fā),達朝鮮、日本;從廣州出發(fā)可到達馬來半島、印度、波斯灣。
(3)鄭和下西洋
1405-1433年,鄭和七次下西洋,訪問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地區(qū)。
6.對外交往的概況
中國古代對外關系的主流是友好平等,其主要表現(xiàn)為政治外交往來,經(jīng)濟貿易往來和科技文化交流。由此增進了中外雙方的了解、聯(lián)系和友誼,促進了中外雙方的交流和發(fā)展。明清時期,中國與外來侵略勢力的矛盾日益尖銳,甚至發(fā)展成為大規(guī)模的侵略與反侵略的斗爭。
7.視角探新
(1)從階段特征看我國古代對外交往的特點
①兩漢時期,我國經(jīng)濟發(fā)達,科技文化迅速發(fā)展,確立了在當時世界上的領先地位,同周邊國家和地區(qū)的交往開始發(fā)展起來,對后世和世界文明的發(fā)展產生了重要影響。由此反映了當時我國歷史發(fā)展的特征:封建社會的初步發(fā)展。②隋唐時期,對外交通發(fā)達,對外政策開放,對外交往盛況空前,不但使唐朝成為周邊國家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中心,而且對世界文明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由此反映了當時我國歷史發(fā)展的特征:封建社會的繁榮和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③明代至清初,我國的對外關系從活躍的對外交流逐漸轉向閉關鎖國。閉關政策嚴重阻礙了中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阻礙了中國思想文化的進步。由此反映了當時我國歷史發(fā)展的特征:逐漸由先進走向落后的發(fā)展趨勢,封建制度的漸趨腐朽和衰落。
(2)從對外貿易發(fā)展看我國古代的對外交往
從范圍來看,西漢時期開辟了陸上、海上絲綢之路,與西亞、歐洲往來密切。到唐朝時,陸路、海路商業(yè)通道都很發(fā)達,同印度、伊朗、朝鮮、日本等國都往來密切。明初鄭和遠航印度洋、紅海。從目的來看,官方貿易不以贏利為主,而以加強友好往來為主。從影響來看,外貿伴隨著文化交流。西亞不少商人帶來了西方宗教,中國科技也伴隨外貿西傳。外貿促進了民族融合,不少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來我國定居,長期與中國人相處,互通婚姻,逐漸融合,在元朝時出現(xiàn)了新的民族——回族。
(3)從經(jīng)濟重心的變化看我國古代的交通路線
我國古代經(jīng)濟重心轉移的規(guī)律是由北向南,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和江南一帶;由內地向沿海逐漸轉移。兩漢時期,南方相對落后,經(jīng)濟重心在北方,此時的交通雖水陸并舉,但仍以陸路為主。隋唐時期,南方逐漸超過北方,此時在陸上絲綢之路繼續(xù)的同時,海上絲綢之路規(guī)模擴大。明清時期,我國南方作為經(jīng)濟重心的地位鞏固,所以海上交往在明朝中期以前空前活躍(如鄭和下西洋、華僑對南洋的開發(fā)),直至政府走向閉關。
(4)歷史上開通和維護絲綢之路的動力是來自外界,而不是來自中國內部
這條路主要是由中亞、西亞甚至歐洲的人建立的,動力來自他們?;仡櫄v史,不是說中國要去重新控制中亞,而是必須承認,歷史上的絲綢之路暢通是以中國對中亞的暢通為保障的。
(5)海上絲綢之路主導權的變遷
15世紀,隨著資本主義的孕育成長,一種擴張性的社會體制在西歐出現(xiàn)。正當中國人因為政府的海禁政策而從印度洋上不斷退縮的時候,歐洲人卻咄咄而來。到了16世紀初,葡萄牙人開辟了從大西洋越過非洲,自西而東進入亞洲的新航線;西班牙人開辟了從大西洋繞過南美洲,自東而西進入亞洲的新航線。葡萄牙人與西班牙人所開辟的新航線,最終都與早已存在于亞洲海域的海上絲綢之路相連接,從而將海上絲綢之路從區(qū)域性的海上航線延伸為全球性的交通網(wǎng)絡。由此帶來的后果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歐洲人逐漸掌握了海上絲綢之路的主導權。海上絲綢之路以中國文明為核心而展開,其興盛的動力主要來自中國。但歐洲人到來之后,很快就在海上絲綢之路中占據(jù)了主導地位。
第二,物質與文化在全球范圍內以驚人的速度大規(guī)模傳播。傳統(tǒng)上,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而進行遠距離交換的主要是奇珍異獸及奢侈品,而且基本上集中在亞洲。自16世紀開始,千奇百怪的商品、五彩繽紛的文化、形形色色的物種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在全球范圍內擴散,其規(guī)模之宏大、內容之豐富、速度之迅猛、影響之深遠,遠遠超過此前一千多年的總和。endprint
第三,海上絲綢之路充滿了刀光劍影。海上絲綢之路自產生之后,在一千多年的歷程中,一直是中外各國友好交往的和平之路,很少見到腥風血雨。但歐洲人的海外擴張之路卻是用炮火開辟出來的。16世紀,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各自建立起全球性的殖民帝國。17世紀,被稱為“海上馬車夫”的荷蘭橫行四海。18世紀,英國開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歐洲人的全球性殖民帝國,都是以海上霸權為基礎而建立起來的。鴉片戰(zhàn)爭標志著海上絲綢之路的結束。
【方法點撥】
高考試題以材料創(chuàng)設情境,設置問題。在新課程理念下,教材已經(jīng)不是知識的唯一來源,甚至已經(jīng)不是主要來源。新課程標準強調的是知識來源的多樣性,考查的是考生自主發(fā)現(xiàn)新知識、運用新知識的能力,因此考核的內容也就不一定與教材的內容有直接聯(lián)系,側重對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閱讀和理解材料能力的考查,“題在書外,理在書中”。因此,要注重通過背景材料創(chuàng)設情境、延伸拓展考查歷史知識的訓練。
高考選擇題更多地呈現(xiàn)新材料、新情境;非選擇題中的材料不再單純印證教材的觀點,設問的切入角度可能與教材完全不一樣。
材料題以提供新材料、新情境、新問題為基本特征,材料形式多樣,不僅有文字敘述(文言文、現(xiàn)代文),還有數(shù)字表格、柱狀圖、扇形圖、曲線圖、地圖、實物圖、漫畫等多種形式的綜合。在最大限度提取有效信息的同時,要能準確地解讀、分析、評價圖表所反映的內容。材料題具有材料來源廣(有文字材料、圖表材料等)、信息容量大、設問角度活、能力層次高、考查功能全、答案簡明扼要等特點。在解讀材料的過程中,要注意歷史學科是從史料出發(fā),解讀史料是把它放在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之下去進行分析、評價,進而得出相應的結論。論從史出,不要盲目相信歷史結論,甚至可以質疑某些歷史結論。
具體而言,材料處理的基本方法為:
第一,通讀材料,對材料進行整理,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處理材料的關鍵在于“有效性”,即能夠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找出材料的關鍵詞或短語,把握材料的時間、人物、事件要求的范圍,能夠用它來有效地回答問題。注意開頭和結尾所給材料“引自哪里”,或“出自哪里”,或“誰說的”,據(jù)此可直接或間接推理出所述事物的時間、空間概念。要從材料提供的情境入手,讀出其中包含的顯性和隱性等各方面的信息,如:時期、區(qū)域、人物活動內容、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要抓住關鍵詞提供的信息,如:朝代、地名、人名、物名、歷史名詞等方面的信息。
第二,回歸所學知識,歸納與材料有關的歷史內容。要注意的是,應以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為主,結合所學知識為輔,同時結合教材提供的歷史環(huán)境,形成完整的歷史概念和歷史發(fā)展過程及階段性特征。
第三,將提問中的提示詞當作中心來組織材料,把握方向;將落腳點放在提問的方式或方法上;組織材料時要有結構性、層次性,如按時間順序排列,按內容方面排列等。
第四,材料題包括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對于選擇題,在完成上述過程后,以設問詞為核心,把握判斷的方向,依托材料進行正確判斷。在回答非選擇題時,要從歷史原因、歷史再現(xiàn)、歷史影響、歷史歸納、歷史總結、歷史啟示等方面審清題意,按要求提煉有效信息,按設問要求組織答案進行答題,高度概括、歸納,不需要展開,即使是要列舉史實,點出時代及歷史概念即可。要條理清楚、邏輯嚴密地表達自己對問題的認識。
★切記要充分運用材料的有效信息。答案中有部分內容就是直接來自對材料的有效信息歸納。
圖文材料型題是以地圖、插圖、壁畫、漫畫、圖表、圖形、實物景觀圖等圖畫情境材料為命題切入點,結合相關文字情境材料敘述而組合的試題。圖文材料型題通過運用“圖”來提高考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對歷史情境的再現(xiàn)能力,對文字材料的理解能力,從而使考生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答問題的思維分析能力。
解答圖文材料型問答題包括了讀圖、讀文字材料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可以結合題目設問,組織有效信息進行答題。
高考試題選用的材料呈現(xiàn)“不拘泥于教材”的特點,所選材料內容有一定的開放性,材料體現(xiàn)的觀點或是對教材觀點的補充,或是與教材觀點相反??忌仨毎凑疹}目要求,從材料出發(fā),準確提煉概括觀點,再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判斷,切忌拋開材料,照搬教材觀點,思維固定化。
【真題示例】
例1 (2015·浙江卷)“絲綢之路”是古代溝通東西方文明的橋梁。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漢唐以來“海上絲綢之路”被稱為“瓷路”
B.以羅馬為中心的地中海地區(qū)稱中國為“絲國”
C.明清政府的嚴格管理限制了絲路商貿繁榮
D.15世紀以前的絲路貿易不具有全球化意義
分析:本題通過“絲綢之路”是古代溝通東西方文明的橋梁的結論,通過歷史敘述進行推論。題干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角度設問,考生應從否定項的角度進行判斷。漢唐以來“海上絲綢之路”被稱為“瓷路”的表述不符合歷史,故正確選項為A。
答案:A
例2 (2015·北京卷) 絲綢之路東起中國西安,西至埃及亞歷山大。
陸上絲綢之路是東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分為東西兩段,東段主要在今中國境內,其正式開通源自張騫通西域。漢與西域的交往主要通過河西走廊;南北朝時期,由于河西走廊被割據(jù)政權占據(jù),南朝與西域的交往主要通過今青海境內的青海道進行;唐朝統(tǒng)一后,又恢復了在絲綢之路中的主導地位;11世紀西夏崛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斷,北宋只能向北渡過黃河,再由河套地區(qū)向西跨入西域。從元朝起,河西走廊成為中西方交往的穩(wěn)定通道。
閱讀圖1和上述材料,從中概括古代陸上絲綢之路的歷史特點。
分析:本題提供圖和教材之外的新材料,旨在考查考生提取材料信息、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閱讀材料可以獲取的信息:主題為古代陸上絲綢之路,時間為從西漢至元朝,區(qū)域核心為河西走廊、青海道,核心內容為在不同歷史時期,中原王朝溝通西方的線路有不同選擇,以及陸上絲綢之路是由多條交通道路構成的交通網(wǎng)絡等。在獲取材料信息的同時,結合所學知識,即陸上絲綢之路的開辟、中外交流等基本史實,可以形成古代陸上絲綢之路的基本知識面和基本特征,在此基礎上,結合設問形成合理的答案。endprint
答案:古代的絲綢之路不是一條單一的交通線,而是由多條交通道路構成的交通網(wǎng)絡。受政治形勢影響,不同歷史時期,中原王朝溝通西方的線路有不同選擇??傮w上看,自漢朝之后,絲綢之路未曾完全中斷,河西走廊在絲綢之路東段居于主導地位。
1.中國首倡的“一帶一路”合作構想作為攜手發(fā)展、合作共贏,共同走出全球經(jīng)濟金融危機的新主張得到了上合及金磚成員國的積極響應,以推動相關各國基礎設施建設為宗旨的亞投行、“絲路基金”、金磚銀行也得到五大洲諸多國家的實質性支持。這體現(xiàn)了( )
A.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走向沒落 B.世界霸權面臨激烈爭奪
C.建立國際經(jīng)濟新秩序的必要性 D.經(jīng)濟區(qū)域化的加速發(fā)展
2.習近平總書記在訪問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和東南亞國家印度尼西亞時,先后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zhàn)略構想。“一帶一路”建設是基于新安全觀的周邊外交大戰(zhàn)略,承載著絲綢之路沿途各國發(fā)展繁榮的夢想。從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新時期我國外交政策的特點是( )
①積極開展睦鄰友好交往 ②積極參與地區(qū)合作與交流
③積極開展以聯(lián)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 ④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 “一帶一路”傳承著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代絲綢之路精神。它不是中方一家的“獨奏曲”,而是各國共同演奏的“交響樂”。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中國日報客戶端《有關“一帶一路”,這是見過的最漂亮的圖解》
材料三 “馬歇爾計劃”從1948年開始執(zhí)行,共有15個歐洲國家接受援助。到1951年底,美國共向它們撥款131.5億美元?!榜R歇爾計劃”解救了一些西歐國家的燃眉之急,促進了經(jīng)濟恢復,鞏固了西歐的資本主義秩序。美國借此把從政治經(jīng)濟上控制西歐、“遏制共產主義”與維護本國制造商、出口商的利益聯(lián)系在一起。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選修3
材料四 世界多極化、經(jīng)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發(fā)展到今天,人類社會越來越朝著安危與共、榮損相依的命運共同體邁進?!耙粠б宦贰表槕@一潮流,摒棄制度模式偏見,超越意識形態(tài)藩籬,抓的是發(fā)展這個最大公約數(shù),想的是自己要過好、也要讓別人過好,信的是眾人拾柴火焰高、互幫互助走得遠。沿線國家既有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也有搞資本主義制度的;既有信奉佛教的,也有以伊斯蘭教立國的;既有認同西方價值觀的,也有秉承東方理念的?!耙粠б宦贰敝铝τ跍贤ㄟ@些差異,促進求同存異基礎上的相互協(xié)調,發(fā)掘聚同化異帶來的互補潛力,為建設共同發(fā)展的世界添磚加瓦。
——《人民日報》2015年2月13日
(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的絲綢在古羅馬的市場上能賣到每磅12兩黃金的原因。
(2)根據(jù)材料二,概括20世紀前中國經(jīng)濟總量占全球份額的狀況,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
(3)“一帶一路”構想提出后,有學者稱它為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也有學者認為兩者有本質區(qū)別。根據(jù)材料三、材料四和所學知識說明兩者的不同。
【參考答案】
1. C 2. A
3.(1)原因:中國絲綢制作精良,質量上乘;中國絲綢深受古羅馬人的喜愛和追捧;運輸?shù)那燮D難。
(2)狀況:長期居于領先地位;近代以來雖有下降,但到1870年仍居世界第一位。
領先原因:中國古代農業(yè)、手工業(yè)發(fā)達,長期領先世界,商品遠銷海外;新航路的開辟和殖民擴張使世界市場出現(xiàn)并得到拓展。
下降原因:鴉片戰(zhàn)爭以后,西方列強的經(jīng)濟侵略逐漸瓦解中國的自然經(jīng)濟,客觀上促進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手工業(yè)品和農產品在商品流通中的比重加大,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到1870年雖有下降仍居世界第一。19世紀中后期,英國成為世界工廠,中國的領先地位被取代。
(3)①背景不同?!榜R歇爾計劃”出現(xiàn)在冷戰(zhàn)時代,帶著濃厚的意識形態(tài)色彩,具有時代局限性。而“一帶一路”誕生于全球化時代,摒棄了制度模式偏見,超越了意識形態(tài)。
②理念不同?!榜R歇爾計劃”以美國為主導,對歐洲的援助建立在不對等的關系上,就像是美國的“獨奏曲”。而“一帶一路”堅持平等協(xié)商,充分尊重各國的自主選擇,是一首各國共同演奏的“交響樂”。
③目的不同?!榜R歇爾計劃”的最終目的在于大國爭霸,在根本上服務于美國的“遏制戰(zhàn)略”;而“一帶一路”意在通過互聯(lián)互通,實現(xiàn)合作共贏的目標。endprint
求學·文科2017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