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永海
表哥開了一家電瓶車店,隔壁是一家賣鋼筋的,都是沿街的店鋪,店鋪面前都有五六米寬的水泥空地,剛好可以擺放各自的貨物。每天開張,表哥會把一輛輛嶄新的電瓶車,整齊停放在門口。還別說,挺有廣告效應(yīng),不時有人來問問、試試,然后中意的就買走了。
隔壁賣鋼筋的更省事,每天只需把店門一提,就算開張了,因?yàn)殇摻罹投言陂T口。遇上要買鋼筋的,就按尺寸直接用切割機(jī)割好長度,用車?yán)摺?/p>
一開始,大家也是相安無事,可后來就發(fā)現(xiàn)問題了。好幾次,有客人買走電瓶車之后,很快就回來退貨。一個說,車上有刮擦過的細(xì)微痕跡,好幾處油漆花了,要求調(diào)換,表哥只好答應(yīng)了;還有幾個甚至說電瓶車是二手貨,因?yàn)榇蜷_蓋板里面有很多灰塵,碎屑,好說歹說,總算不退貨了,又給換了車。表哥想來想去不明白,后來發(fā)現(xiàn)這幾輛車都停放在靠鋼筋店那一邊,就明白了。在搬運(yùn)鋼筋時,難免會有左右伸縮刮擦發(fā)生,而切割鋼筋時的碎屑飛舞也是在所難免,自然也飛進(jìn)了車?yán)铩?/p>
其實(shí),兩家店之間的場地,是有五十厘米左右的一條小溝的。大家為了充分利用場地,都將各自的貨物緊挨在溝邊,甚至還會有意往外延伸一點(diǎn),這條小溝也就日漸狹窄了。后來,又習(xí)慣將清掃的垃圾倒進(jìn)小溝里,小溝已快被填滿了。雖然那邊的人也是小心翼翼,但鋼筋與電瓶車的親密接觸還是時有發(fā)生。
表哥覺得為了牢靠一點(diǎn),還是自己主動來隔離一下。于是,請來泥水工,用磚塊在小溝里砌了半人高的籬笆。心想,這總安全了吧。
沒想到,第二天,鋼筋店老板就不高興了。叼著根煙,氣鼓鼓地說,咋啦,這地是你的,說隔就隔啦,也不打個招呼。表哥被噎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本來兩家在一起做生意還和和氣氣的,現(xiàn)在突然就形同陌路。真是雞犬之聲相聞,從此不相往來。
說來也怪,自從砌上籬笆后,生意也明顯下降了。原來這道墻,把兩家的路給隔斷了,許多顧客到這里后都要從外面繞過去,有些不方便。那邊鋼筋店,有時鋼筋太長放不下,索性就擱到籬笆墻上。這道墻就像魚刺卡在兩家的喉嚨里,進(jìn)退不得。
在一個風(fēng)雨交加的夜晚,籬笆莫名就被推倒了。大家誰也不去清理,就讓一堆斷磚填在小溝里。又過去了一段時間,磚堆里竟然鉆出來一些藤蔓,長出片片綠葉。最后,覆蓋磚堆的藤蔓竟然還開出了紫色的花朵。
早晨,當(dāng)表哥將電瓶車推出來時,眼前的景象在他心里狠狠蟄了一下,忍不住停下來好好看看。而對面鋼筋店老板,也正笑瞇瞇朝這邊張望。四目相對,都自然地點(diǎn)頭打招呼。要知道,這是圍墻之后,兩人第一次打招呼。
中午,當(dāng)表哥在清理磚堆時,鋼筋店老板也湊過來幫忙。
“打算把磚塊搬走啦?”鋼筋店老板問道。
“沒有。”表哥邊說邊干:“把這花清理出來,然后再砌墻?!?/p>
“你——”鋼筋店老板有些詫異。
“是砌幾個花壇,中間有間隔,這樣可好?”
“喔——好,好。”
幾天后,兩家店中間的小溝里,出現(xiàn)了三個磚砌的花壇,里面不僅有原來的藤蔓花草,還有新買的一些花草。都擠擠挨挨頂著腦袋,張著笑臉。
表哥將電瓶車安心靠在花壇邊,鋼筋店老板則將長的鋼筋伸到花壇的間隔里,更是將切割機(jī)遠(yuǎn)離了花壇。用他的話說,濺出來的鐵屑會把花草熏死的。
同樣是用來隔離的籬笆,變個樣用花兒裝點(diǎn)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我住的老小區(qū)樓下,住著一對老年夫妻。他家的窗下經(jīng)常有人深更半夜來停車,不僅蹭壞墻壁,刮花車身,還擾得老兩口晚上常常被驚醒。后來,老人在窗下靠墻角擺放了一排花草,有盆的,罐的,筒的;有挺拔的,舒展的,垂曼的;有青翠的,潔白的,艷紅的。
再有來停車的,都小心翼翼,不忍心將花草碰折了,自然也不會碰了墻壁花了車身,也不會擾了人家安睡。這樣智慧的舉動,讓人覺得溫暖,路人也難免駐足停留。
隔離,并不是拒絕;籬笆,也需要溫情。當(dāng)我們用美麗提醒別人時,也終將得到別人溫暖的回應(yīng)。
(劉誼人摘自《山西老年》2017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