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了三頁信紙談祖國山川,我花了一個上午的工夫讀中國全圖。山東仍然像駱駝頭,湖北仍然像青蛙,甘肅仍然像啞鈴,海南島仍然像鳥蛋。外蒙古這沉沉下垂的龐然大胃,把內(nèi)蒙這條橫結(jié)腸壓彎了,把寧夏擠成一個梨核。經(jīng)過鯨吞以后,中國早已不像秋海棠的葉子了。第一個拿秋海棠的葉子作比喻的人是誰?他是不是貧血、胃酸過多而且嚴重失眠?他使用的意象為什么這樣纖弱?我從小就覺得這個比喻不吉利。是我太迷信了嗎?
我花了整整一個上午。正看反看,橫看豎看,看疆界道路山脈河流,看五千年,看十億人。中國,蚌殼一樣堅固的中國,漢瓦一樣歷史悠久的中國,電子線路板一樣山川縱橫的中國。曾幾何時,中國供人玩賞,供人考證,被人通上電流,任他顫抖叫喊。中國啊,你這起皺的老臉,流淚的苦臉,硝鏹水蝕過、文身術(shù)污染過的臉啊,誰夠資格來替你看相,看你的天庭、印堂、溝洫、法令紋,為你斷未來一個世紀的休咎?咳,我實在有些迷信。
地圖是一種縮地術(shù),也是一種障眼法。城市怎會是一個黑點,河流怎會是一根發(fā)絲,湖泊怎會是淡淡的蛀痕,山岳怎會是深色的水漬。太多的遮掩,太多的欺瞞。地圖太驕傲,自以為與地球?qū)Φ?,于是膨脹自己,放大土地,把山墊高,把海挖深,儼然一個按圖施工的盤古。每一個黑點都放大,放大,放大到透明無色,天朗氣清,露出里巷門牌,讓尋人者一瞥看清。出了門才知道自己的渺小,過一條馬路都心驚肉跳。這個上午我沉默,中國也沉默,我忙碌,中國穩(wěn)坐不動,任我神游,等我精疲力竭。
(節(jié)選自王鼎鈞《中國在我墻上》。題目為編者加)
閱讀點滴
選段部分通過表達作者觀看中國地圖后所產(chǎn)生的感受和聯(lián)想,寫出了游子對家園的復(fù)雜情感: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墻上頭!
選文構(gòu)思新穎別致,把古典意象與現(xiàn)代意象相結(jié)合,借鑒了意識流和抽象變形的手法來抒發(fā)感情,大量運用排比修辭,增強選文的氣勢,運用博喻修辭則使選文形象更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