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雷波
摘 要:閱讀能力對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閱讀能力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因此要盡可能早的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關鍵時期是初中,有利于為學生日后的閱讀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閱讀能力強、閱讀速度快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速度和效率,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探究性閱讀是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也具有重要地位。探究性閱讀就是老師在講授閱讀時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自主的對文章進行探究性閱讀,讓學生主動學習,而不是在老師的要求下被動的學習。本文將針對初中語文探究性閱讀的含義、意義及方法進行闡述和分析。
關鍵詞:探究性閱讀;初中語文;分析
一、初中語文探究性閱讀的含義
在新課改的背景和影響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得到廣大教師和家長的認可和響應,并就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展開的討論和探討,探究性閱讀也就成為了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
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性閱讀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初中學生學習語文閱讀有著重要作用。探究性閱讀旨在解決以下三個問題:寫的內容、寫的過程、寫的原因,這三個問題也是初中語文學習的關鍵問題。探究性閱讀的“探究”分別指的是文章的內容、過程和原因,探究性閱讀產生于新課改的環(huán)境下,值得深入研究和學習。
二、初中語文探究性閱讀的意義
1.探究性閱讀突出以學生為主體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去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在語文學習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在探究性閱讀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這種主體地位。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一般是以教師為主體地位,學生只是被動的學習并完成教師安排的任務,很少會主動的去學習,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思考和學習的主動性,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探究性閱讀就是要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和效率。
2.探究性閱讀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學生學習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進而實現(xiàn)并創(chuàng)造自身的存在價值,這也正是探究性閱讀的目的所在。語文學習主要學習的是語言,中華民族的語言博大精深,內容十分豐富,語言不僅是表達自我的載體,也是文化傳承的載體。在進行初中語文探究性閱讀時,學生更好的領悟漢語言的魅力,更深刻的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我們所學習和接觸到的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無一不是語言的產物,都是以語言為載體來進行表述的。探究性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學習語言,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
3.探究性閱讀利于課內外閱讀鏈接
在信息化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學生只依賴課堂上所學的文章是遠遠不能滿足閱讀需要的,因此,學生必須要發(fā)展課外閱讀。就目前來看,多數中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普遍不足,我們必須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鼓勵學生積極發(fā)展課外閱讀,增加自身閱讀量,學習更多的知識,把課堂所學與課外閱讀的內容相互連接,融會貫通,擴展學生知識面。俗話說,知識改變命運,但是我們國家的中學生閱讀量與發(fā)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閱讀內容不夠豐富,國家教育起步也比較晚,早期對學生的閱讀也不并十分重視,因此,從現(xiàn)在起要大力鼓勵學生發(fā)展課外閱讀,奮起直追。在進行探究性閱讀時,學生能夠主動的去思考、了解文章所寫的內容、過程及原因,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課外讀物也會利用的更加充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4.探究性閱讀有利提高學生閱讀質量
在實行新課改以前,初中語文學習中,學生做的最多的是背誦古詩詞和文言文,對其他類型的文章可能都沒有整個讀完過,只是知道文章大概意思,有很多學生對古詩詞和文言文背的很熟,但是對其他文章就不是很了解,在一定層面上來說,學生的這種做法是為了應付考試,在考試中不至丟分,這在很大程度上給提高學生閱讀質量造成了阻礙。在應試教育的環(huán)境下,再采取這樣的教學方式,初中生的閱讀質量怎么會提高呢,相反,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越來越差。探究性閱讀就是要一字一句的通篇閱讀,掌握文章的所有知識,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提高閱讀質量。
三、實現(xiàn)初中語文探究性閱讀的方法
1.實施探究式的教學方法
通常情況下,學生都是教師的引導下去學習的,因此,教師要及時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綜合素養(yǎng)。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的對學生進行灌輸,使學生接受自己的看法,限制了學生的自由思考,不利于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形成。在新課改的大環(huán)境下,教師必須要改變自己,采取探究式的教育方法,與探究性閱讀相結合,提高學生閱讀量和閱讀質量。
2.通過閱讀提出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究
探究性閱讀就是要在閱讀的過程中帶著問題去閱讀,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思考,教師要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或進行閱讀之前提出相關問題,使學生對文章理解的更加透徹,主動探究文章的內容及寫作的過程和原因。
四、結語
對初中語文教學實施探究性閱讀,其目的在于改變學生傳統(tǒng)的走馬觀花式的閱讀習慣,提高初中生的閱讀量和閱讀質量,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主動閱讀和學習的良好習慣。激發(fā)初中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望,更好的表現(xiàn)自我價值。開展探究性閱讀對初中生來說是十分必要的,對我國的教育事業(yè)也有著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韓雪屏.從創(chuàng)作空白處與文本對話——閱讀教學中的多重對話之一[J].語文教學通訊.2003(33).
[2]吳永軍.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歸文本——語文新課程閱讀教學策略[J].語文建設. 2003.
[3]陳建平,袁茜.淺談高中語文探究性學習的教學[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