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霞
摘 要:作為中國傳統(tǒng)法律思想一個重要特征,“無訟”思想在中國歷史悠久,道家、儒家以及法家的思想都與“無訟”有一定的聯(lián)系,“無訟”思想的產生有其經(jīng)濟、社會、政治以及思想根源,這一思想有諸多的不足,但其積極的方面對于當代和諧社會的構建仍有重大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無訟”思想;和諧;道德教化;和諧社會
一、概述
“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1],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一脈相承,“無訟”的觀念由來已久,不過真正提出“無訟”這一概念的是孔子?!墩撜Z·顏淵》記載著孔子的這一主張:“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币馑际钦f,審理案件,我同別人差不多,目的在于實現(xiàn)無訟。
諸子百家的很多思想觀念盡管都不盡相同,但卻大都是提倡社會“無訟”的,以下就簡要介紹一下道家、儒家和法家中的“無訟”思想。
道家并沒有具體提出“無訟”的概念,但我們卻可以從其思想中看出“無訟”這一主張。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在老子看來,天、地、人,一切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事物都是和諧統(tǒng)一的宇宙的組成部分,和諧決定了世界的安寧和人的幸福。和諧不僅要求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應該是和諧的。為了實現(xiàn)這種和諧,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盵3]“無為”也就是“不爭”,“不爭”則“無訟”。
而儒家吸收了道家的宇宙觀,倡導天人合一,人存在于天地之中,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天與人是一體的,天道就是人道,因而,人必須順應自然界的客觀規(guī)律,求得人與自然的和諧,進一步推衍到人類社會,便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而訴訟則意味著對和諧的破壞,對天道的踐踏。儒家認為要實現(xiàn)“大同世界”,其途徑便在于制禮作樂,正所謂“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盵4]通過禮的等級差異來定紛止爭、實現(xiàn)和諧,并通過道德教化來平息爭訟,使社會出現(xiàn)沒有訴訟的局面。所謂“性相近也,習相遠也。”[5]孔子相信人性是會變化的,后天的教化能夠促使人心向善的方向發(fā)展。所以他強調道德教化,“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盵6]用德教、禮教使人人都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以追求一個沒有訴訟、沒有紛爭的和諧社會。
法家雖也沒有明確地提出“無訟”,但其奉行的重刑主義,即通過制定嚴刑峻法,施行殘暴的統(tǒng)治來禁絕犯罪,最終達到“無訟”的目的。商鞅就主張“禁奸止過,莫若重刑”[7],“以刑去刑,雖重刑可也”[8]。法家所主張的以刑去刑與儒家倡導的以德去刑形成鮮明的對比,但實際上,兩者的對立僅僅是手段上的,其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達到“無訟”的境界。
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過于頹廢消極,不利于社會的發(fā)展,所以并沒有成為社會的主流,而主張嚴刑峻法的法家則過于激進,也同樣被歷史所拋棄。儒家思想取中庸之道,因而更易于被人們接受,到西漢時期,儒家學說經(jīng)董仲舒發(fā)揚光大,成為以后兩千多年中國君主專制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無訟”思想也被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二、“無訟”思想產生的根源
(一)經(jīng)濟方面
無訟思想作為一種社會意識,首先是建基于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之上的,由特定的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農耕文明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特點,中國古代社會是一個男耕女織、自給自足,基本不依賴商業(yè)的小農社會,再加上歷代統(tǒng)治者重農抑商的政策,自然經(jīng)濟長期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
在這種狀態(tài)下,一方面,商品經(jīng)濟不發(fā)達,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比較少,社會關系要比商品經(jīng)濟社會簡單得多。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中國古代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民事糾紛相對較少,訴訟自然也不會太多。另一方面,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經(jīng)濟下,官府對農民生活的干預也較少,若非重大民事糾紛,一般不予理會,除征收賦稅之外,一般都是由各個家庭或家族各自管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百姓的起訴活動。
(二)社會方面
在自然經(jīng)濟的基礎上,古代中國形成了一個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社會。宗法時代所提倡的以血緣為紐帶的聚族而居和世代毗鄰的地域關系,形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會,不會出現(xiàn)人口的大量流動,社會成員如同生活在一個大家庭中,“熟人”社會也由此形成。在“熟人”社會之中,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鄉(xiāng)民們大多不愿撕破臉皮對簿公堂,而是寄希望于綱常禮教的德化作用和族長鄰里的調解功能?!盁o訟”思想相沿成習,成為農業(yè)社會人民淳樸的象征,“好訟”成了道德敗壞、刁民的同義詞。
(三)政治方面
首先,在中國古代社會中,歷代統(tǒng)治者都以追求安定有序的和諧社會為其目標,而發(fā)動訴訟必然會影響生活、耽誤生產,出于鞏固政權、維護安定的考慮,統(tǒng)治者一方面通過對訴訟者進行道德教化,使他們能自覺提高道德修養(yǎng),進行自我反省,把訴訟化解在公堂之外;另一方面施行愚民政策,造成百姓不知法、不懂法的局面。
其次,中國古代社會有著極其森嚴的等級制度。每個人在社會中的身份不同,其權利、義務、榮譽和社會地位也不同,人們必須依據(jù)自己的身份做相應的事,說相應的話。當不同身份的社會成員產生糾紛時,如果侵犯者是貴族或家長則可免罪或輕罰,如果侵犯者身份卑微低下則要從重處罰,雙方當事人在一開始就處于不平等的地位,從而變相剝奪了低等級的人們在訴訟中維護自身權益的權利,公正的裁決十分少見。久而久之,造成了人們對法律和官員的不信任,這也是“無訟”思想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
(四)思想方面
如前文所述,諸子百家的思想中幾乎都包含了“無訟”的主張,這對中國古代人民的思想觀念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尤其是后來居于官方正統(tǒng)地位的儒家,對此更是極力鼓吹。儒家重視道德教化,在義利關系上倡導重義輕利,認為“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9],應存天理,滅人欲。當權利義務關系發(fā)生沖突時,當事人不能太過計較個人利益而爭執(zhí)不休,雙方之間應互諒互讓,平息糾紛。在儒家這種思想的籠罩下,“無訟”思想更是深入人心,甚至成為一種社會風氣,人際關系講究的是友好、和睦、協(xié)調,判決和懲罰等有悖倫理綱常的行為是應當盡量避免的,糾紛也是應當消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