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元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著名科學家楊振寧也曾指出:優(yōu)秀的學生倒不在于他優(yōu)秀的成績,而在于他優(yōu)秀的思維方式。數學思維在學生數學學習中具有重要作用,沒有數學思維就沒有真正的數學學習。而思維能力是人的智力核心,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只有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智力才會有較大的發(fā)展,人的潛能才會得到充分的開發(f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能巧用“新、實、活、樂”叩開數學思維之門,達到以“新”促“實”,以“活”促“樂”,“新”中有“實”,“活”中有“樂”,使“新、 實、活、樂”四者有機結合起來,就能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
一、新
所謂“新”,就是指教學中呈現(xiàn)好的創(chuàng)意。課堂教學的“新”,能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思維活躍,從而主動思考問題并主動探究?!皩W起于思,思源于疑”,好問和好奇是兒童的天性,是兒童求知欲的表現(xiàn)。因此,教師應該善于利用兒童這份天性,教給學生質疑方法,讓學生學會把學習過程中有價值的疑難問題提出來。在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親自實踐,并在實踐中展開自辯,這是個體與自身生活經驗的拓展;引導學生與同伴交流,那是個體與個體之間的拓展;引導學生與教師進行討論,那是師生拓展……
二、實
所謂“實”,就是指課堂教學中注重扎實有效的訓練。
(一)開展小組合作討論,抓實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討論的主要內容:一是對自學中未弄明白的問題進行討論,促進思維相互得到啟發(fā)和對知識的全面理解;二是通過討論,歸納概括出規(guī)律、法則或結論,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三是組織學生對學習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問題進行討論,深化對數學問題的思考;四是提出開放性問題進行討論,讓學生尋求解決問題的各種辦法,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能力。
(二)開展小組合作操作活動,讓學生動手能力得到鍛煉,思維得到發(fā)展。在小組操作中,應讓學生明確操作的目的,根據實際情況選用操作的方法,并把操作與觀察、思考和語言訓練結合起來,在操作過程中獲取信息,探索規(guī)律促進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思維的發(fā)展。
(三)小組合作展示成果,讓學生分享成功的喜悅。從課堂效果和學生發(fā)展來看,“展示成果”這一環(huán)節(jié)既可以檢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情況,又可以檢查各小組的合作互助情況,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在之前小組合作學習中沒有完全搞明白的問題還可以獲得滿意的解答,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認識也將得以擴展和提升。
三、活
所謂“活”,就是指教學中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式,讓數學教學“活”起來。小學數學課本中的思考題是小學生思考的材料,它要求小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進行綜合思考、分析,突破思維定勢的影響,最終尋求問題的解法。作為教師,可以通過對思考題的原題“改造”來提高自己的數學素質和教學水平,并以此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求異性。求異思維也叫發(fā)散性思維,它是指思考中問題的信息朝各種可能的方向擴散,并引出更多的信息,使思考者能從各種設想出發(fā),不拘泥于一個途徑,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盡可能多方面地尋找解決問題。發(fā)散性思維能產生新思路、新方法。
四、樂
所謂“樂”,指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寓教于樂,使學生真正享受學習之樂。數學教學中教師盡可能使用多種教具,進行直觀教學。圖片、實物、模型、特別是幻燈投影、錄音、錄像、多媒體課件等,能以其生動活潑、直觀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如教學《找規(guī)律》一課,為了讓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所學規(guī)律的特點,以“六一”兒童節(jié)為背景以猜測 “教具——幸運星”的顏色為內容,以猜對送出禮物為動力,感知色彩的規(guī)律。
總之,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要使學生思維活躍,最根本的就是要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善于啟發(fā)、引導、點撥、解疑,使學生變學為思。讓我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立足主導地位,用“新、實、活、樂” 叩開數學思維之門,給孩子一個自由想象空間,最大限度地放飛學生,讓學生在各種數學實踐活動中有所體驗,有所感悟,有所發(fā)展,有所創(chuàng)造……真正讓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更好的培養(yǎng)、發(fā)展。
責任編輯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