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敖
愛爾蘭詩人謝默斯·希尼(1939-2013)寫的最后一本詩集《人之鏈》出版于二○一○年。這本詩集的核心是一個不斷擴展的形象:人與人拉起手站在一起,逐漸連成一片,跨越時空蔓延而去。在這個形象里,有關(guān)于親情和友愛的倫理,有勞動者之間的互助協(xié)作,有搶救病人時的奔忙,有對轉(zhuǎn)世重生的冥想,有抄寫圣書時手掌的痙攣,有對家人亡魂的擁抱,有神秘之光幽微的閃爍,也有對新生兒好奇的凝視。這一切匯成了千頭萬緒,把這本詩集系成了一份禮物,送給了世人。
二○○六年中風(fēng)之后,詩人意識到自己所寫的一切,都可能是向人世告別。倒在地上的時候,他想起了過世多年的父親,覺得自己變回了一個要找爸爸的小孩。那是一種無法再掙扎的無助,聽不到聲音的哭喊。在救護車送他去醫(yī)院的路上,妻子坐在他對面,握著他失去知覺的手:
前面的乘客座位給了護士,你
被安排在屬于她的側(cè)座,我仰面平躺—
一路上,我們的姿勢保持不變,
千言萬語,一聲不響,
我們的視線交織快如激光,從沒有過
這樣的狂迷之旅,直到那一刻……
……但我無法感受
你如何抬起這只手,讓它全程
握在你的手里,笨重如鐘繩結(jié)
我們?nèi)俅┰教聘衤鍏^(qū)
格倫多安區(qū),我們的對視迷醉了
被掛起的輸液點滴一分為二。
—《歷險之歌》
在希尼的詩里,被病魔擊倒帶來的不僅是恐懼和痛苦,還有危急時刻對愛的提醒。這樣的詩充滿了“驚奇”。按照愛默生的說法,詩歌中的驚奇并不是表達上的出人意料,而是讓人猛然意識到自身生命力的涌動。這種驚奇以低調(diào)、強韌而堅決的方式貫穿了這本詩集。在一個召喚身體記憶的詩歌維度上,肢體麻木的詩人重新描摹出多年前勞動中的場景,用記憶的觸須撫摩過去時光中骨骼的運動,筋腱的緊張,生命力的起伏搏動。同時,我們也看到風(fēng)燭殘年的詩人上樓梯時的猶疑和艱難。這是另一個身體與詩歌融合的維度,詩人講述自己怎樣在搖晃傾斜的動作中穩(wěn)住自己的腳步,感受并微調(diào)著存在的眩暈,而他對精準(zhǔn)和穩(wěn)健的追求則一如既往,在時而茫然甚至失去記憶的腦海里如勁帆駛過:
恍然間,我又在犁的兩個把手之間
找對了步調(diào),別人的手來幫著
我的手,每次犁刃倏然推走,每塊石頭上的磕碰
都在手柄的木紋中,握如脈搏。
—《歷險之歌》
……那種撒手而去的感覺不會再有了。
或許,還有一次吧。然后,沒有下次了。
—《人之鏈》
這是一種有“把握”的、需要“體會”的詩。它展示詩人的感官、情感與想象怎樣在時空中重新定位。它不但提供耐讀的意象供人回味,而且邀請我們回顧自己的身體感覺。敏感的讀者,要不要也試試看呢?你上一次擁抱自己的父親是什么時候,你伸手從他的口袋里偷過煙卷嗎?你會怎樣放下一首詩,然后展開雙臂做出擁抱父母的動作?希尼在詩中做出了示范,就像伯格曼電影中一個白發(fā)蒼蒼的人物,回想著幾十年前的場景:
如果我有機會在哪里抱他一下,
應(yīng)該是在河岸上吧,那年夏天
去寄宿學(xué)校之前,他正當(dāng)盛年,
那時我沒有想到,他老要跟我一起去
是因為我快走了,可我們并沒有擁抱對方。
直到第二次機會出現(xiàn),
在新弗里,一天晚上他醉得太厲害
需要讓人幫忙系上褲扣,
我才抱了抱他。第三次
在樓梯臺階前,他去世前一周
我扶他去衛(wèi)生間,我的右胳膊
感受到他腋下,稀疏如網(wǎng)的重量。
—《相冊》
這種詩回放想象中的一幀幀照片(《相冊》),搖著鏡頭拍出天空的全景(《幽靈》),從豐收時的揮汗如雨進入傍晚的清涼的空氣(《滾草機》),滴墜動蕩年代里的斑斑血色(《伍德街》),迷醉在天窗和愛爾蘭的大海之間(《在閣樓上》),仰望長尾彗星般的風(fēng)箏(《給愛維恩的風(fēng)箏》),呼吸著人去樓空的沉默(《“門敞開著房子漆黑”》)。這些華茲華斯式的對記憶的塑造是一種朝向領(lǐng)悟的旅程:詩人的現(xiàn)實身份其實是一個起點,他由此出發(fā)反向成長,深入過去找回經(jīng)歷中每一次啟示和證明:
現(xiàn)在又沖著他去了,我們對視的目光
就此分開了,我感到一陣
失去親人的悲痛,在知道這個說法之前。
—《落單》
“物情小可念,人意老多慈?!币苍S,我們可以借白居易的詩句來描繪這些記憶之詩,它們總是富于細節(jié),并帶有親密可感的生趣。比如,初次離家求學(xué),希尼得到一個難忘的禮物:
深吸,如灌水入槽,
鼻涕淅瀝,找好角度,
略停,再吸滿,
給我們時間一起觀看
這樣,就不會去面對
晚上的離別。
—《康威金筆》
走街串巷去募捐的時候,他有一個自制的小盒子,它的形狀里仿佛藏有人們的祈禱:
……用硬紙板做成的
尖頂盒子,像小小的祈禱室
帶上你的那只,走街串巷,
去挨家挨戶門前的臺階上……
—《捐款盒》
在煤屋里感到片刻的孤獨和平靜,這個場景可以是很多寫詩的夜晚的原型:
黑燈瞎火
站在煤屋的門里面
去領(lǐng)受
它那腐爛的紫羅蘭的氣息
—《煤泥》
所有這樣的細節(jié),在回憶之光的暖黃中組合出一個詩人想要完全復(fù)原的世界:
一個完全復(fù)原的世界:要包括
漢娜·莫爾像火雞咯咯叫的愛爾蘭語,
《紫杉之湖》上夜晚的天鵝,在夏基的店里
柜臺上一盎司賣一便士的
克萊爾尼柯·穆瑞帶霜的硬焦糖。
—《紫杉之湖》
鄉(xiāng)野村談(原生的語言),有天鵝的湖景(朝向自然的美學(xué)),保留味覺體驗的便宜小食品(細小但有意義的個人歷史經(jīng)驗),它們結(jié)合起來成為一個整體的象征,代表一個完整而有機的世界。它不僅是鄉(xiāng)愁和回憶的對象,它來自一個完整的詩歌功業(yè),不但包括寫作,也包括保存和傳播文化的社會責(zé)任。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希尼已經(jīng)被譽為“葉芝以來最重要的愛爾蘭詩人”(語出美國詩人羅伯特·洛厄爾)。從此一直都是葉芝《在學(xué)童中間》里所說的“微笑的公眾人物”,做得盡職盡責(zé)。在這方面,希尼延續(xù)并修正了從華茲華斯到葉芝的詩人傳統(tǒng)。他曾經(jīng)說過:
葉芝賦予自己把思緒錘煉成一個整體的任務(wù),一個多世紀之前,華茲華斯就有意識地做到了這一點。事實上,直到葉芝出現(xiàn),我們才遇到華茲華斯之外的另一個這樣的詩人,他真正地而且堅決地結(jié)合了情感上的感受性,思想的力量,心理體驗的敏銳,政治上的警醒,藝術(shù)上的自覺,以及詩人的代表性。
這是一條浪漫主義傳統(tǒng)的明線,從一個完整的個人世界向公共領(lǐng)域擴張,讓個人的聲音變成本民族語言的象征,成為給國族文化奠基的詩人。在詩歌史上,這是一個偉大而有缺陷的傳統(tǒng),有些大詩人在自己的詩學(xué)中另辟蹊徑,回避所謂的“代表性”(比如威廉·布萊克),有的詩人則對葉芝式的高蹈的追求進行了猛烈的批判(一個著名的例子是奧登)。
希尼顯然知道,扮演一個代表性的詩人、民族歌者和時代良心的另一面是自我膨脹,成為文化符號,有可能失去獨立的自我世界。在日常生活里,做一個出席很多文化活動的名流也容易讓詩人分心,逐漸疏于寫作。然而,他選擇的是更積極的投入,多年來致力于提升詩歌在社會中的地位,并向讀者大力推薦本民族的文化,以各種方式支持一大批新老詩人。要知道這些事情會耗費大量的時間,也意味著要忍受各種困擾,還要面對形形色色的投機分子和文化市儈。實際上,無論是在愛爾蘭,還是在世界范圍,都需要他這樣的人物,堅決為詩歌辯護,給無數(shù)個文學(xué)節(jié)和筆會帶來嚴肅深刻的話題,始終待人以誠,言行經(jīng)得起檢驗,面對采訪者總是耐心地解釋自己的想法。詩人保羅·默頓甚至覺得,在詩壇上可能只有希尼真正當(dāng)?shù)闷稹袄虾萌恕边@個稱號。從詩歌到公眾行為,他都沒有進行自我崇高化,而是做了一個著名的普通人。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一直在忙活,就像他從事體力勞動的家人一樣,也帶有約翰·克萊爾、諾曼·麥凱格等身體力行的詩人的影子。
在這本詩集里,他樹立的榜樣不是前輩詩人,而是古代的傳教士,他們身上的宗教光環(huán)讓位于他們?yōu)閭鞒形拿鞫鞯呐?,他們的現(xiàn)代化身則是希尼本人和他的同路人,比如詩歌批評家海倫·文德勒。
跟福爾薩、科倫巴
這些解開謎團的隱士成為同道—
比如,里斯莫爾的麥考奇
當(dāng)被人問起什么品性
最可貴,他回答說:
“韌性,最可貴的
就是把事情堅持到底。從未聽說
誰對此有所非議?!?/p>
舌上推敲的詞語,從指尖劃出,
反復(fù)劃過,默讀在唇間。
—《隱士的歌謠》
對圣徒科倫巴的懷念,在晚年希尼的心里已經(jīng)跟他對自己父親作為一個普通勞動者的懷念融為一體,也隱含了自悼:
別看他五短身材,卻總能一伸胳膊
繞過馬脖子給它套上眼罩,
不用第二下……
為了懷念他,凝視著那些顏料
它們潤濕,放大以后
就像科倫巴僧袍上的墨痕,
科倫巴去世那天,倒是不用去
按住一匹馬,他坐在路邊的時候
馬朝他走了過來,
正如傳記里寫的,“他渾身倦意”。
而馬“伏在他的胸口哭泣,
打濕了圣人的衣服”。
然后,科倫巴對他的侍從說:
“達爾麥特,讓它哭吧,讓它哀悼我,
哭個夠吧?!?/p>
—《“舔鉛筆的”》
父輩從事的體力勞動也是一種藝術(shù),圣徒的智力勞動同樣消耗大量體力。他們勤儉的生活和畢生的努力是社會存在和進步的基石。有了這些,米沃什所信奉的“意義”和葉芝信奉的“對愛的想象和記憶”才能延續(xù)下去:
一個偉大詩人對“意義”抱有信心,
它像一個驚叫著抗議的詞,
縱橫在宇宙間,另一位
則堅信“詩人對愛的想象
與記憶”;要讓我說
我現(xiàn)在愿意相信書籍里葆有的
那種堅韌持久
拒絕褪去的手感。
—《隱士的歌謠》
希尼鐘愛的勞動方式是翻譯。從小時候到生命最后的幾年,希尼都在翻譯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的第六部,它講的是亡魂的世界,埃涅阿斯與父親的鬼魂重逢,以及人的來世。在希尼的筆下,故鄉(xiāng)的風(fēng)物跟史詩中的描寫都融進了希尼的個人生命:
……晚間水上的飛蛾
自然不是原詩里陽光下的蜜蜂,
蚊蚋的紗幕,也并非百合花圃;
其他的就完全一樣了:柳葉泛著
仙境的銀光,草叢繁盛
沒有足跡,以至于不會讓人想到
曾有鬼魂列隊經(jīng)過……
—《河岸之野》
“用自己的話來翻譯”曾經(jīng)是老師的要求。如今,通過新的譯本,經(jīng)典的詩句來到了新的語言的天穹下:
所有這些眼前的鬼魂
推動時間之輪千年之久
然后,被招來飲下河水
他們對陰間的記憶都會逝去,
靈魂,將渴望住進血肉之軀
回到天穹之下。
—《河岸之野》
在《110號路》這首較長的詩里,希尼從去書店買書寫到夜間在河岸邊釣魚,從去鄰居家參加守靈,寫到慘痛的民族歷史,從自己保守的少年時代,一直寫到家中迎來新的生命。他一次次把史詩化進自己的生命之旅,比如:
維吉爾筆下快樂的鬼魂
身穿干凈的白袍,聚集在綠色的芳草地上
俄耳甫斯穿梭其中,掃著弦
隨著自己演奏的律動回轉(zhuǎn),躲開
草地上的摔跤手,舞者,跑步的人們。
這并非不像伯拉齊村一個游樂的日子,
瘦子惠特曼顫動的高音
給音箱放大,籠罩著擦出火花的碰碰車,
飛來飛去的空中座椅,夕陽中停出一英里地的車輛。
在文化的意義上,翻譯和轉(zhuǎn)世可以互為比喻,而詩人的一生仿佛是漫長的,迎接新生命的等待:
堅實的土地,在暮光的映照下,
蚊蚋飄飛,仿佛我們已經(jīng)跟翕動在岸邊的
鬼魂,陰影融為一體,
并站在那里等待,觀看,
渴望,越來越渴望翻譯。
那么現(xiàn)在,我在綠蔭下的河岸上漫長的等待
已經(jīng)結(jié)束,我來了,帶著感恩的祭獻
一捧麥稈和包著銀光的稈尖
像不會暗淡的一簇簇燭芯,
她的大地之光已經(jīng)破曉,我們聚在周圍
說的都是小寶寶的話題。
希尼晚年的詩作,獲得了一種平靜的光亮,用他自己的比喻來說,就像夏天的夜晚不是黑暗下去,而是越來越晴朗。它們清新,貼切,有一種讓人容易接納的溫和。在樸素簡練的表達之外,他也會隨手揮灑出奇異的音符。在整本詩集里,作為核心比喻的“鏈”(chain)一詞,除了出現(xiàn)在同題詩里以外,還出現(xiàn)過一次,可以用來形容希尼驚人的技藝:
庫楚蘭為了娛樂刺繡的女人們
把一根根針擲向空中
它們落地的時候,每一根的針尖
都穿進了另一根的針眼
串成一卷光彩照人的鏈子—
就像在我的夢里,一大盒筆尖
從架子上撒下,又升到空中,
相互鏈成炫目的鍍金王冠。
—《隱士的歌謠》
這位被譽為擁有英語的“絕對音高”的詩人,可以把一切詞都當(dāng)象聲詞來使用,也能讓詞的視覺形態(tài)產(chǎn)生韻律。這里提供的幾處譯文只是一種重現(xiàn)其效果的嘗試,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對比原文,可以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或者更好的譯本:
那種我老早就熟悉的
讓珠落漩渦、流蘇潺潺的水族精靈,
裸游的斑紋君。
—《鰻魚廠》
它發(fā)出的聲音
對我來說
超出任何寓言。
喳喳的煤泥碴,呲呲的次品。
匆匆的煤桶,急沖沖地拖走。
沙沙來,沙沙去。
—《煤泥》
詩人仿佛一個從病床上醒來的鋼琴家,朦朧中看到陽光繪出斑駁的樹影,他的手指在床單上飛速地加入了彈奏。寂靜的、存在于詩歌的空間的音色,化為生命力的電網(wǎng),接通了地下的亡靈的世界,輝映著遠空的斜月,造就出人的樹林,社會變遷的風(fēng)俗畫,悠遠文明聚散的云朵。
從長線的文學(xué)史來看,在未來的時代,希尼也許會主要被看作是一位真正地接續(xù)了西方挽歌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詩人。他在這方面的成就,可以比肩哈代和奧登。無論是寫家人,寫民族的動亂,還是寫自己的一生,他的作品都浸透著古老的哀悼的情感,生發(fā)出一種強大的凈化的力量。他的作品對很多讀者來說都是一個有精神健康價值的參考。舉個例子,《“如果我沒有醒著”》是一首關(guān)于蘇醒的詩,寫于詩人中風(fēng)后的康復(fù)期間。它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醒著意味著還活著。我們會因此驚喜,也會突然感到危險,會渴望不朽,也會像希尼那樣,想要把握住那一刻的一切。
偉大的詩歌常常具有一個特點,不管它說的是什么,它同時做的就是它說的。它說的是自然它成為自然里的一道泉源,它說的是死亡它滑下生命的懸崖要死給你看,它說的是虛無它變成虛無的容器讓你聽個回響,它說的是人之鏈它一次次聯(lián)結(jié)了我們。在更高的存在看來,它跟人沒區(qū)別,在我們看來,它似乎有神性。它存在于讀它的人的呼吸、身體的造型之中,偶爾重合,再變成稍縱即逝的光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