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華
摘要:語文在小學教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學習語文知識能夠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豐富他們的知識,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而且語文教學還具備有德育教育的功能。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該如何滲透德育教育呢?本文,筆者將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進行分析,以求更好的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滲透途徑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德育知識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的,“孔融讓梨”的謙讓是德育,“臥冰求鯉”的孝順是德育,“曾子避席”的尊敬是德育……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第一個黃金時期,也是教師進行德育思想滲透的關(guān)鍵時期,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做好德育滲透,不論是對于學生的學習還是成長,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幫助。下面,筆者將就這個問題展開詳細的論述。
一、情感熏陶法,滲透德育知識
教師在進行德育滲透的時候,不能過于生硬,如果教師只是簡單的將課文中的德育知識和道理告訴學生,他們在第一次聽的時候,可能還能感受到新意,認為教師所講述的知識十分有道理,自己應該按照教師所講的內(nèi)容來約束自己,但是如果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是以后所有的教學中,教師都只是采取簡單的說教式教學,那么很容易讓個性活潑,喜歡追求新鮮事的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不利于德育知識的滲透。
因此,筆者認為,教師可以采取情感熏陶法,在教學時,從情感上引起學生的共鳴,幫助學生理解德育知識對于自身學習和發(fā)展的重要性。比如說,在講述“曾子殺豬”的典故時,教師就不能只是簡單的告訴學生曾子殺豬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明白誠信的重要性,這樣學生可能無法真正的理解誠信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結(jié)束之后,可以讓班上的學生回憶在自己的生活中,父母是否講誠信,如果父母不講誠信有沒有什么特殊原因,在下次自己如果遇到父母不講誠信,不遵守約定,自己該怎么做,通過聯(lián)系生活中的實際和學生的親身經(jīng)歷,更容易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而提問也是對學生自己言行的一種反思,這樣更容易滲透與德育相關(guān)的知識。
二、榜樣學習法,滲透德育知識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jīng)常會這樣講“你要以某某為榜樣……”榜樣在人們平時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具有引導和激勵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知識,教師也可以采用榜樣學習法,幫助學生學習德育知識。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模仿能力強,好勝心也強,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他們渴望能夠得到教師和家長的關(guān)注,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如果能用優(yōu)秀的榜樣對他們進行引導,讓他們感受到德育知識的重要性,那么在進行德育知識滲透的時候,必然會事半功倍。
首先,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結(jié)合課文知識幫助學生樹立積極正確的學習榜樣,比如說在學習《贈汪倫》這首詩的時候,教師可以讓班上的同學談一談自己對于李白和汪倫之間的友誼的看法,以李白和汪倫為榜樣,思考在平時的生活中自己該如何對待自己的朋友,滲透德育知識。其次,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還可以以幫上的同學為榜樣,滲透德育知識,比如說,在學習《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想一想在自己的身邊有哪些樂于助人的同學和朋友,他們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zhì)與課文中的知識有什么聯(lián)系。通過這種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德育知識,使他們能夠正視自己身上的缺點,在以后的學習和成長中成為一個更加優(yōu)秀的人。
三、加強課外閱讀,滲透德育知識
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苯處熢谡Z文教學中進行德育知識的滲透時,如果只是依靠課堂教學,那么滲透的內(nèi)容是有限的,學生對于許多知識可能只是一知半解,不能很好的進行德育知識的滲透。因此,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德育知識的時候,要教學學生自學,多進行課外閱讀,在閱讀中感受的德育知識。通過閱讀不斷的拓展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閱歷,感受孝順、友愛、尊敬、誠信等德育知識,并將這些知識變成自己的,在平時的一言一行中踐行這些知識。當然,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課外書籍滲透德育知識的時候,也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因為書有良莠之分,如果學生不加選擇的去閱讀,在閱讀的時候,接觸到了一些不好的書籍,反而不利于德育知識的滲透和學生的成長。所以,筆者認為,教師在加強學生課外閱讀的時候,還應當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興趣愛好、知識水平等向?qū)W生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讀物,豐富學生的知識,使他們能夠更好的成長。
四、以身作則,滲透德育知識
教師是學生學習和成長路上的重要引導者,在教學知識的時候,教師其實不僅僅在扮演著“教學”這一種角色,在學生學習的路上,教師的一言一行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年齡小,模仿意識比較強,是非辨別能力差,如果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不能以身作則,這對于學生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更遑論進行德育知識滲透。
所以,筆者認為,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知識的時候,首先要學會端正自己的言行和態(tài)度,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德育教育,不能只將這些知識停留在課堂上,而是要在課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形象,在學生的心中樹立積極正確的榜樣,使學生能夠更為深入的理解德育知識的重要性,為學生在成長路上道德風貌的健康培養(yǎng)做好標桿。
總之,德育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任何時代都是不過時的,都是值得學生學習的重要知識,在語文教學中有不少關(guān)于德育的知識,教師在平時時代教學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與德育有關(guān)的知識,將其滲透到教學中,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當然,在教學中要想做好德育教學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教師的長期堅持和言傳身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