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嘉月
摘要: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描述了人性的背叛,善惡的選擇,在得到與失去之中,尋找內(nèi)心的幸福。因此,通過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故事簡介以及生命輕重之間的思考,從文學批判和哲學思考的角度剖析生命在輕重之間的意義。
關(guān)鍵詞:《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昆德拉;解讀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5.086
0前言
米蘭·昆德拉是法籍作家,其生活的背景年代與小說主人公相似,《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主要以托馬斯的人生經(jīng)歷為主線,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人民生存現(xiàn)狀,完美的詮釋生命不能承受之輕重的意義。生活離不開環(huán)境,環(huán)境的壓抑又讓人們追求自由,托馬斯通過思想的轉(zhuǎn)變,在生命的“輕”與“重”之間徘徊,在經(jīng)歷中懂得,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幸福,最后又回到政治環(huán)境,選擇面對困難與痛苦。
1《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簡介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米蘭·昆德拉的成名之作,講述了蘇俄侵略捷克時期外科醫(yī)生托馬斯的愛情故事。托馬斯的職業(yè)是一名外科醫(yī)生,是一位具有崇高理想與正義感的人,他有一位美麗善良的妻子特麗莎,夫妻兩人雖時有沖突但還算情投意合。在一場政變中,托馬斯惹怒了執(zhí)政當局,失去了身份地位,一度陷入絕望,加上妻子占優(yōu)勢的愛情,讓他感到壓抑和不能承受之“重”。他認為愛與性是分開的,所以選擇跟情婦薩賓娜開始了不正當?shù)年P(guān)系。托馬斯深陷于愛與性的糾結(jié)之中,是忠于婚姻還是選擇激情,曾讓他一度迷茫。然而命運的交錯和對妻子的愛,最終讓托馬斯回到婚姻,回歸屬于自己的生活,在生活走上正軌后不久,一場車禍帶走了夫妻二人的生命。綜上,該部作品向人們講述了:生命中有太多事情發(fā)生,太多的責任和負擔,看似輕鴻毛,卻讓人難以承受。小說充分展現(xiàn)了人性的矛盾,在欲望的誘惑下,是否可以堅持信念,守護最初的幸福。
2現(xiàn)實批判意義上生命的輕重選擇
米蘭·昆德拉的小說具有現(xiàn)實批判意義,文章通過對主人公命運、感情的描寫,展現(xiàn)人性中的美與丑,突出生命不能承受的輕重。小說對主人公托馬斯與其妻子特麗莎進行描寫,記錄他們從相遇到結(jié)婚到婚變再到死亡的過程。通過他們的經(jīng)歷,反映作者對現(xiàn)實的批判,對人生的解讀,對生命的無法承受。托馬斯的人生是可悲的,他是一個有抱負有思想的人,最后卻工作失敗,思想受阻,在感情生活中無比痛苦。托馬斯對生活美好期盼,最后變成了幻想,突出生命的重要與輕賤。作者對特麗莎是贊美的,她是忠貞的代表,堅持愛情選擇隱忍,誓死守護自己的愛情。托馬斯為特麗莎付出很多,也傷害很多,在背叛與選擇中,漸漸明白生命、愛情和婚姻的意義。作者對托馬斯的情婦薩賓娜持諷刺態(tài)度,薩賓娜的愛情一直在追求刺激,她用無所謂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看似活的豐富多彩,實則空虛孤獨。莎賓娜的背叛是一種習慣,選擇生命之輕的活著,從而陷入無盡的孤獨之中,作者在諷刺之余又流露出無限的悲憫。
文章情節(jié)的變化,人物情感也在發(fā)生變化,對生命輕重的體現(xiàn)也不盡相同。托馬斯的愛情一直搖擺在婚姻與激情之中,他想要擺脫生活的沉重、婚姻的束縛,將生活傾向于輕,卻終究無法逃脫社會的責任與生活的折磨。人物的情感與時代環(huán)境密不可分,不同時代對感情有不同的標準,而不同的道德標準,又決定著人們的感情選擇。故事中每位人物都對選擇進行思考,對情感以及幸福進行定義,在道德與良知之間徘徊。而如何得到幸福,成功的活出自己是需要讀者思考的問題。在經(jīng)歷挫折痛苦后,主人公找到了幸福,但生活的痛苦折磨還在繼續(xù),仿佛死亡才是痛苦的終結(jié),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重,最后以死亡作為最終的歸宿。
3對生命“輕”與“重”的思考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這部作品是作者對生命的“輕”與“重”的哲學思考,是人生態(tài)度和生命哲學的真實反映。在該部作品中,托馬斯是探求生命維度之“輕”的典型代表,他無法相信生命的永恒存在,而固執(zhí)地認為生命僅有一次,是單向度的,無法復制的。與之相對應的,他認為人的一生,只能做出一種選擇,所以不存在比較,一切都沒有意義;在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上,他一貫持逃避的態(tài)度,不愿受到任何束縛,更不愿承擔責任;在婚姻生活中,他更無法承受妻子特麗莎加諸于他的生命之“重”。小說中的另一個人物薩賓娜更是一個極端的例子,她一生都在追求自由的生活,不想受任何形式的束縛。
而那些追求生命維度之“重”的人更愿意以一種負責任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他們習慣了生命的重量,無法容忍以輕薄的態(tài)度對待生命。特麗莎與弗蘭茲就是這類人的代表。特麗莎在婚姻生活中非??粗馗星?,她沒辦法理解,也無法接受托馬斯對待生命的輕薄和游戲人生的態(tài)度(即生命之輕),因而感到非常痛苦;而弗蘭茲對生命中所有的事情都看得非常重要,為生命之重所羈絆,最終卻踏上了不必要的死亡之路。
小說中托馬斯和特麗莎的感情碰撞和對生命“輕”與“重”的激烈沖突,反映了不同生活態(tài)度的人對生命會有不同的選擇。托馬斯生命中重充滿了“輕”與“重”的二元對立,成了難以解決的生命悖論。他的一生一直在生命的輕與重之間徘徊,苦苦追尋著生命的意義。
小說是現(xiàn)實生活的寫照,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每個人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扮演著不同的社會角色,承擔著或輕或重的責任,面臨著不同的人生選擇。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直接影響著我們?nèi)松倪x擇,同托馬斯一樣,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生命的“輕”與“重”時,因人生態(tài)度不同而會有不同的選擇。當然,人的本性使我們在面對生活的重壓時往往會選擇逃避,往往會認為人的承壓能力是有限的,過量的“重”是無法承受的,因而把精力放在了減壓上。但在米蘭·昆德拉的作品中,我們看到,生命之“輕”同樣無法詮釋生命的意義。每個人的一生都在生命的“輕”與“重”之間不斷徘徊轉(zhuǎn)換,這種轉(zhuǎn)換也是我們反思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的過程。米蘭·昆德拉的這部作品讓我們從哲學的層面去深度思考,從心靈深處去重新審視自我、審視生活,讓我們更透徹地理解生命“輕”和“重”,更自信、更理性地做出生命的選擇。
參考文獻
[1]王柏力.《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弗洛伊德主義解讀[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5,(07):59.
[2]趙謙.凝視:《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女性主義解讀[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5,(03):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