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馬克思主義視域下的國家治理現代化

2017-06-11 06:17:30楊雨林
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 2017年4期
關鍵詞:國家治理現代化社會治理馬克思主義

楊雨林

〔摘要〕 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提出是馬克思主義視域下治國理政的科學論斷,作為一個全新的政治概念,它不是西方治理思想的產物,而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重要創(chuàng)新,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馬克思主義認為,市民社會決定國家,國家來源于社會,國家與社會之間將經歷從統(tǒng)一到異化和對立再到統(tǒng)一的否定之否定運動過程,與此相對應,國家職能將從以政治職能為主轉變?yōu)橐陨鐣毮転橹?。要實現從國家治理走向社會治理,既要站在共產主義必然實現的理想高度,又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社會發(fā)展階段論的原則?,F階段要重點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推進制度現代化和國家法治化,破除“官本位”意識,提高治理者水平。

〔關鍵詞〕 馬克思主義;國家治理現代化; 國家與社會; 國家職能;社會治理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1203(2017)04-0090-04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總結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和治國理政經驗所提出的一個全新的政治概念。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國家治理有許多相關論述。馬克思主義包含了豐富的治國理政思想,國家治理現代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創(chuàng)新,而不是對西方治理理論的照搬。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認為,國家是私有制產生以后階級社會所特有的現象,國家是統(tǒng)治階級維護階級秩序、協調與被統(tǒng)治階級關系的工具,國家的出現意味著國家職能的產生,伴隨著人類社會向共產主義不斷演進,國家職能也會產生相應的轉變,即政治職能減少,社會職能增多,實現從國家治理向社會治理的轉型。

一、國家治理現代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創(chuàng)新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下文簡稱《決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蓖七M國家治理現代化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框架下進行的,目標是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國家治理”作為一個學術概念由來已久,西方政治實踐和政治思想史上有大量關于國家治理的經驗和理論,但《決定》中提出的“國家治理”是一個具有中國特色和特定內涵的全新政治概念?!皣抑卫憩F代化”的提出既是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指導下汲取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治國理政的智慧、總結治國理政的歷史經驗進行的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又是中國共產黨根據現實環(huán)境的變化作出的重要戰(zhàn)略部署。

馬克思主義國家觀認為,國家是階級社會所特有的現象。伴隨著私有制的產生,剩余產品開始大量出現,圍繞著對剩余產品占有權的爭奪,各階級之間展開了激烈的斗爭,為避免這種斗爭與沖突無限擴大,將社會推向毀滅,就需要一種從社會中產生但又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來將沖突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從而保障社會運轉所必須的秩序,這種力量就是國家。正如恩格斯所說:“國家是承認:這個社會陷入了不可解決的自我矛盾,分裂為不可調和的對立面而又無力擺脫這些對立面。而為了使這些對立面,這些經濟利益互相沖突的階級,不致在無謂的斗爭中把自己和社會消滅,就需要有一種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應當緩和沖突,把沖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圍以內;這種從社會中產生但又自居于社會之上并且日益同社會相異化的力量,就是國家。” 〔1 〕因此,國家的產生就是為了控制社會斗爭與沖突,維護社會秩序。秩序在階級社會中表現為法律,維護社會秩序就是要維護法律的權威,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國家代表一種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這種力量就是“公共權力”?!半S著法律的產生,就必然產生出以維護法律為職責的機關——公共權力,即國家” 〔2 〕。在國家產生的初期,主要是體現為“自居于社會之上并日益同社會相異化”,而伴隨著歷史的發(fā)展,人類最終將進入共產主義社會,進入無國家的社會狀態(tài),這一過程就是國家從“同社會相異化”到“向社會復歸”,將從社會中所產生的“公權力”復歸到社會中。在這一過程中,作為“公權力”載體的國家,將經歷從國家統(tǒng)治到國家治理最終走向社會治理的過程。國家統(tǒng)治階段是國家同社會日益相異化的階段,此時社會中的權力大量讓渡于國家,國家的權力不斷膨脹;到國家治理階段,國家開始從與社會相異化走向向社會復歸,此時國家與社會之間展開了大量的權力互動,社會各主體廣泛參與到公共權力中,同時國家又保持著對公共權力的控制;而到社會治理階段,人類進入共產主義社會,國家退出歷史舞臺,與之相應的則是國家所代表的公共權力完全復歸于社會,公共事務也完全由社會治理?;诖朔治隹芍?,國家治理現代化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理論創(chuàng)新,是根據人類社會形態(tài)演進規(guī)律而提出的科學論斷。

具體來講,現階段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核心要旨是國家制度的現代化與制度執(zhí)行能力的高效化,“一是國家制度體系更加完備、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二是在這一制度體系下,制度執(zhí)行能夠更加有效、更加透明、更加公平” 〔3 〕。因此,要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關鍵在于完善與發(fā)展各項制度,包括經濟制度、政治制度、社會制度等,這些制度統(tǒng)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領導和依靠中國人民長期實踐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為根本的成果。作為一個龐大的制度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包含了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體制度三個層面,三者之間是緊密聯系、相互影響的有機整體,其中根本制度是根基、基本制度是框架、具體制度是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在實際運作中的機制,國家治理現代化主要就是在具體制度層面實現法治化、透明化、高效化,從而完善基本制度,鞏固根本制度。因此,國家治理現代化與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主義制度是相輔相成、緊密聯系的關系,國家治理現代化需要國家制度現代化的水平不斷提高,而制度現代化又體現為國家治理效能的提高。

二、馬克思主義的國家與社會關系理論

馬克思在《萊茵報》工作期間曾由于著名的“林木盜竊案”事件開始對“國家的本質”、“國家與社會的關系”問題產生了困惑:國家到底是像黑格爾所說的“理性的現實和自由的保證”,還是現實所顯示的維護富人利益的工具?為了解決這一困惑,馬克思進行了艱苦的理論思考和探索,《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就是對這一問題研究后產生的著名成果。黑格爾《法哲學原理》的核心思想是國家觀,在關于市民社會與國家關系問題上,黑格爾從倫理精神發(fā)展的角度來理解這一問題,他指出“倫理精神”的發(fā)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直接的或自然的倫理精神”,即家庭;第二階段是“差別的特殊的倫理精神”,即市民社會,它是“個人私利的戰(zhàn)場,是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戰(zhàn)場” 〔4 〕309;到第二階段的時候,黑格爾提出要解決市民社會中的矛盾和沖突,就必須尋找一個市民社會之外領域的力量,就進入了倫理精神發(fā)展的第三階段——國家。黑格爾認為國家是“絕對觀念的現實” 〔4 〕252。這里黑格爾只是指出了市民社會需要國家,承認國家是從家庭和市民社會發(fā)展而來,但他認為家庭和市民社會僅僅是倫理精神運用到國家的中介,因此,黑格爾認為國家包括并決定市民社會。黑格爾從國家與社會分化的角度入手,闡述其國家觀,雖然在本質上仍然屬于唯心主義,但仍然對馬克思創(chuàng)立科學的國家學說奠定了基礎,正如馬克思指出的:“黑格爾把市民社會與政治社會的分離看作一種矛盾,這是他較深刻的地方?!?〔5 〕338但黑格爾的國家觀也存在巨大的缺陷,“他滿足于只從表面上解決這些矛盾,并把這些表面當作事情的本質” 〔5 〕338。馬克思在批判黑格爾國家觀時指出:在黑格爾那里,“理念變成了獨立的主體,而家庭和市民社會對國家的現實關系變成了理念所具有的想象的內部活動。實際上,家庭和市民社會是國家的前提,它們才是真正的活動者;而思辨的思維卻把這一切頭足倒置” 〔5 〕546。馬克思站在歷史和社會的基礎上,從物質實踐活動出發(fā),批判了黑格爾關于國家與市民社會關系的唯心主義思想,明確提出了“市民社會決定國家”的思想。在“市民社會決定國家”這一馬克思主義國家與社會關系基本觀點的基礎上,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關于共產主義者同盟的歷史》《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等著作中進一步論述了關于國家與社會關系的學說,從市民社會決定國家、國家來自于社會,到國家與社會二元化、國家脫離并駕馭社會、社會逐漸擺脫國家控制,再到國家與社會相統(tǒng)一、國家回歸社會、最終完成國家變化發(fā)展的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形成了馬克思主義關于國家與社會關系的完整理論。

三、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過程是國家職能轉變的過程

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認為國家職能具有雙重屬性,即政治統(tǒng)治和社會管理兩項基本職能。政治統(tǒng)治職能是統(tǒng)治階級維護自身地位和自身利益的代表,屬于階級職能;社會管理職能則是統(tǒng)治階級協調國家與社會其他各階級以及協調其他各階級之間關系的需要,屬于社會職能。伴隨著國家的產生,國家職能也開始出現,但是在國家產生的初期,以階級職能為主,即處于統(tǒng)治地位的階級憑借其在政治上的統(tǒng)治地位,對被統(tǒng)治階級進行專政。但這并不意味著社會職能就不存在,為了維護階級秩序,階級職能是根本職能,社會職能是階級職能的基礎。社會職能對于維護社會秩序和政治統(tǒng)治同樣不可或缺,“政治統(tǒng)治到處都是以執(zhí)行某種社會職能為基礎,而且政治統(tǒng)治只有在它執(zhí)行了它的這種社會職能時才能持續(xù)下去” 〔6 〕。但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社會形態(tài)的不斷演進,社會管理職能在國家職能中的權重將逐漸增加,尤其是進入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即社會主義社會后,社會職能將逐漸成為國家的主要職能。

馬克思認為,伴隨著社會主義政權的建立,“舊政權的純粹壓迫性質的機關予以鏟除,而舊政權的合理職能則從僭越和凌駕于社會之上的當局那里奪取過來” 〔7 〕,其中“合理職能”是指國家的社會管理職能,即協調各階級之間的關系,提供公共管理和服務。在社會主義國家建立之后,原有政權的階級職能將不斷被替代和取消,而社會職能被接管并不斷擴大。國家職能轉化的基本方向與趨勢就是從階級職能不斷走向社會職能,而國家職能的轉化也同時意味著國家治理方式的變化,即從國家治理走向社會治理。

但是,國家政治職能的消失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漫長的轉化過程。并且為了實現政治職能向社會職能的順利轉化,在某一階段(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還需要加強國家的政治職能。為了國家職能的順利轉化,社會主義國家需要努力消除從它脫胎的舊政權中遺留的糟粕,既包括經濟基礎層面,又包括上層建筑層面,從而真正實現兩個“徹底的決裂”。要順利實現這一目標,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的政治職能甚至需要適度地加強。這里的“適度”是指在同時加強社會管理職能,通過促進經濟發(fā)展、提高社會公共服務能力的基礎之上,加強國家的政治職能?!皣抑卫憩F代化”的提出是馬克思主義視域下治國理政觀念的高度提煉和核心目標,是對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而不是對西方治理思想的簡單模仿,不是西方式的所謂“多中心、多主體”的治理模式。在現階段,國家治理現代化最重要的核心是堅持黨的領導,形成以中國共產黨為領導核心,政府、市場、社會組織等主體多方參與的國家治理格局。

國家職能的轉化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加強國家政治職能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必然要求。因為在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還不可能達到完全的公有制,其他各種所有制關系依然會長期存在,那么這樣的經濟基礎必然帶來社會多階級、多階層、多群體共存的局面,反映到上層建筑領域就是體現出多種意識形態(tài)、多種政策主張、多種道路和制度選擇,即多元化的社會結構和利益訴求,這是社會主義社會所有制結構所帶來的必然結果。這一階段,公有制占有主體地位,但由于傳統(tǒng)的所有制關系和傳統(tǒng)觀念依然存在,社會各個階級仍然力求自身的利益,企圖改變社會主義制度和道路的勢力依然存在,社會主義政權還面臨著威脅和挑戰(zhàn)。因此,在社會主義社會必須加強社會公共管理職能,不斷提高和改善公共管理、公共服務、公共產品的質量,促進經濟發(fā)展,努力營造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與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同時還必須加強政治職能,保證社會主義制度的穩(wěn)定性、長期性,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性以及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主導性。

四、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目標:從國家治理走向社會治理

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揭示了國家產生、發(fā)展和消亡的規(guī)律,論證了共產主義必然實現的人類前景,在通往共產主義的道路上,國家、階級、政黨都將不斷走向消亡,在這一過程中統(tǒng)治也逐漸讓位于治理。當國家和政黨徹底消亡后,是否治理也就不存在了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當國家消亡之后,國家治理會退出歷史舞臺,但“治理”依然會廣泛存在,只是治理的主體變?yōu)樯鐣?,國家治理完成了向社會治理的全面轉變。因此,我們在思考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時候,既要看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兼顧政治職能和社會職能的必要性,又要從共產主義必然實現這一高度,著眼于從國家治理走向社會治理。

從普遍性意義上講,一個國家共同體中包含了政府、市場和社會三大類主體,國家治理現代化需要三者良性互動,政府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市場發(fā)揮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國家治理,并逐步擴大社會的職能和權限。西方國家由于其特殊的歷史傳統(tǒng),更多主張“小政府、大社會”的結構,更多主張限制政府的權力,擴大社會和市場的空間,這種模式在保護公民個人權利方面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容易造成國家能力不足,行政決策陷入冗長的討論,導致執(zhí)政效率低下,無法滿足經濟快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要求。而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強調中央集權的國家,國家能力建設方面有著十足的優(yōu)勢,但由于蘇聯模式的影響和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導致國家的政治職能無限擴張,侵占了許多原本屬于社會和市場的空間,使得我國各類市場主體和社會組織發(fā)展程度相對落后,參與國家治理的程度不高,無法形成多個主體有效互動的局面,無法擔當和完成社會與市場在國家治理中應有的角色。就當下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應重點培養(yǎng)市場主體和社會組織,使市場和社會積極參與到國家治理中,并不斷發(fā)揮重要作用。

當前,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要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在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的指導下,破除一系列制約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障礙和藩籬。具體而言,第一,加強制度建設,提高法治化水平。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實現,離不開制度的現代化,制度的現代化水平最能體現國家治理的水平。要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就要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堅持國家根本制度不動搖的前提下,對基本政治制度進行完善和適度調整,筑牢國家整體制度的根基和框架,在此基礎上對具體政治制度進行充分改革,將“試點”與“試錯”相結合,總結基層治理的成功經驗,推廣治理經驗,再通過法律化的手段上升為國家意志和制度。國家治理現代化同樣離不開法治化,只有沿著法治的道路才能真正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只有將政府、市場和社會同時置于國家憲法和法律這一最高權威下,讓所有參與國家治理的主體都在法律范圍內活動,才能保證國家治理的秩序性,從而真正實現多主體的良性互動。第二,破除“官本位”意識。中國有著漫長的封建社會歷史,傳統(tǒng)社會的政治文化對今天依然有著影響,“官本位”思想就是封建政治文化所遺留的糟粕,它認為社會的軸心是權力,官位則是權力的象征,從而一切向其看齊。在“官本位”意識的作用下,大部分人對權力有著過度的欲望。誠然,將優(yōu)秀的人才吸納到體制內,本無可厚非,也是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必然之舉,但凡事皆有度,要實現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人才的合理分配必不可少,要讓專業(yè)人士到專業(yè)崗位,公共權力機關在吸納優(yōu)秀人才的同時,也要保障其他社會組織對人才具有同樣的吸引力,從而實現社會治理主體的良性發(fā)展,保障治理主體具有良性互動的能力。第三,不斷提高治理者的相關素質和能力。從根本意義上來講,國家治理現代化是要實現現代化制度的治理,但制度的創(chuàng)立者與維護者、政策的執(zhí)行者、治理的實施者依然是作為治理主體的個人,以及由他們組成的集體。因此,提高治理者的相關能力和素質是實現治理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現代化歸根到底是人的現代化,治理的現代化也是治理者的現代化。治理者要提高專業(yè)水平,掌握現代管理知識,積累治理經驗,積極學習國外治理的成功經驗,從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智慧,不斷提高治理能力。

總之,我們既要站在共產主義必然實現的理想高度看待國家治理問題,同時也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社會發(fā)展階段論的原則,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fā),腳踏實地地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在現階段,要牢牢堅持黨的領導核心不動搖,積極培育各種市場和社會力量,為國家治理走向社會治理奠定基礎。

〔參 考 文 獻〕

〔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9.

〔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2.

〔3〕胡鞍鋼,等.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88.

〔4〕黑格爾.法哲學原理〔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23.

〔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7.

責任編輯 周 榮

猜你喜歡
國家治理現代化社會治理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當代陜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當代陜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認真看書學習 弄通馬克思主義
少先隊活動(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思想重要意義的政治學分析
試析國家治理現代化與政府公共危機管理能力建設
山東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 18:19:57
社會轉型期基層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的實踐和經驗研究
社會治理面臨的現實困境與路徑選擇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47:39
政府主導型社會治理模式下社會組織發(fā)展理路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路徑
商(2016年9期)2016-04-15 09:06:34
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時代背景與現實維度
人民論壇(2016年8期)2016-04-11 11:53:54
万载县| 富阳市| 阳山县| 城固县| 咸丰县| 灯塔市| 同心县| 福清市| 桑日县| 阿克苏市| 镇坪县| 苏尼特左旗| 林周县| 应用必备| 甘南县| 钟山县| 和政县| 环江| 英吉沙县| 荔波县| 廉江市| 莒南县| 盘锦市| 大理市| 增城市| 固阳县| 县级市| 饶阳县| 金门县| 五家渠市| 林口县| 彭山县| 台中市| 孟津县| 西昌市| 方山县| 通河县| 土默特右旗| 荥阳市| 泰兴市| 灵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