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漢斌
武漢市江漢區(qū)北湖小學教師涂麗玲上課時,不慎摔倒在地致尾椎骨折,不能久站,又不能坐下。為了不影響班上51個孩子的學習進度,她跪在椅子上講課,近三個星期沒有落下一節(jié)課,全班學生及家長為之感動。(2017年5月12日《武漢晨報》)
多年來,老師帶病堅持上課的報道時常見諸媒體。他們確實負責、敬業(yè),但這種“美”讓人心酸。有病有傷應及時治療,該休養(yǎng)的休養(yǎng),該住院的住院。可為什么很多老師寧可帶病帶傷也要堅持上課呢?是他們不懂常識、不知道珍惜身體嗎?其實不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教師編制緊張!現(xiàn)在學校安排教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量。往往是一人請病假,要么增加其余人的負擔,要么就把課空著,等自己病好了再追趕補上。讓生病教師如何選擇?特別是這兩年“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后,女教師扎堆請產(chǎn)假更是加劇了這種臨時性缺編問題。這更需要教育部門和學校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用機動的辦法來解決。學校不能以犧牲教師的健康為代價,來保持教學進度,換取教學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