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銀
新課程實施必將帶來新的課堂教學理念,“高質量、高效率”的新課程課堂教學理念是使學生以盡量少的投入(時間、精力等),獲得盡量多的收獲。用一般性語言表述是使學生以最大的熱情、最佳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學習,易學、好懂、能懂、會用,能切實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生的能力?!案哔|量、高效率”課堂教學理念包括:一是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注重教學目標的多元化、整體化,關注學生的發(fā)展,關注學生的學習探究能力、習慣、態(tài)度的形成,重視情感態(tài)度、學習價值觀的教育。二是教學目標準確、全面、合理,能體現個性差異,是可觀測的。三是學生的學習方式能體現自主探究、實踐、體驗、交流與合作,并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體現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那么,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如何來體現這些新課程理念呢?
一、轉變教師觀念和角色
在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中,把學生看作是學習的機器,對于學生總是有各種各樣的要求,但從不考慮學生的要求,但從不考慮學生的要求,是將學生看成機器,而不是看作人。在新課程理念下,“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我們首先要把學生看作學生,看成一個人,一個活生生的人。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以及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學生以學生為主,這種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而不是教師的強行灌輸。只有把“學生當作學生”,才能更好地履行“教書育人”的神圣指責,義不容辭地對學生施以“引導”、“指導”、“誘導”、“輔導”、“教導”及至“訓導”,才有可能“導”出新課程的成功。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擺出教學過程領導者的姿態(tài),課堂上學什么以及怎樣學,學習要達到怎樣的程度等,主要由老師說了算,容不得學生商量。這樣,難以體現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保證,就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表現消極情緒埋下了種子。課堂教學需要教師把握好課堂教學的“導”,使自己由課堂教學過程的領導者轉變?yōu)榉諉T。教師應引導學生將學生的目的改變?yōu)閷W習目標,把“為什么學”轉變?yōu)椤拔覍W什么”,這樣,就可以實現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師角色的轉變還包括教學中為學生學習提供最大限度的服務,它表現為引導學生以探究性的方式學習。教師為學生提供過程的指引,幫助學生分析采用不同程序、不同步驟時可能出現的不同結果;開展概念的教學時,為學生認識物理現象提供現象發(fā)展的條件,為現象表現出規(guī)律時必須考慮的因素等思維活動提供具體的幫助指引,真正體現出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服務作用。
二、聯(lián)系實際,激發(fā)興趣
我們都知道物理是應用很強的學科,在生產、生活方面有廣泛的聯(lián)系性和實用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聯(lián)系實際、聯(lián)系生活,引導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發(fā)掘問題,激發(fā)其求知欲望,從而調動他們學好物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熱愛科學。例如:可以從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出發(fā),如溫室效應問題,讓學生查閱各種相關材料,并進行調查,引導學生討論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主要來源,各種波長的電磁波對二氧化碳的穿透性,太陽輻射使大氣升溫的物理模型;最后根據材料和分析得出一篇小論文,這不但增長知識,開拓眼界,也對學生探索,研究物理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有一提高作用。也可以從某些具體的科學技術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出發(fā)選取與物理有關的研究課題,比如剎車防抱死系統(tǒng)(ABS)是近年的新技術,它在汽車剎車時自動控制摩擦片與輪盤的壓力使車輪不與地面產生滑動摩擦,這樣司機自然能夠控制車輛運行方向。分析這項技術革新,使學生認識到物理知識的重要性,同時也激發(fā)學習興趣。
三、靈活多變,不拘一格
新課程教學不囿于預先設定的固定模式,可在實施過程中開放地納入源于個人的直接經驗、彈性靈活的臨場體驗,鼓勵師生即興發(fā)揮,超越預先制定的要求。也就是說教師可以靈活多變的授課,不受教材、課本、課時的限制。教學方法也注重靈活多變,不拘一格。比如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中心,教師牽著學生走,學生圍繞教師轉。這種單一的,“填鴨式”的教學往往是教師費力不討好,學生努力學不到。因為教師教的僅僅是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內容。對領悟能力稍差的學生,努力去聽課,卻不一定能弄懂全部。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卻又是浪費了很多時間,卻沒有學到相應的東西。長此以往,學生習慣了被動地學習,被動地接受。學習的主動性也漸漸喪失。探索新事物,發(fā)現新問題的勇氣和能力也一點一點地被磨滅了。顯然,這種以教師“講”為中心的教學,是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高和身心全面健康地發(fā)展的。而新課程教學改革要求的教學方法就有,比如情景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法,激勵式教學法,引導式教學法,娛樂式教學法,實驗式教學法等等。可以滿足多層次,多平面的學生的需要。這就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有助于其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
綜上所述,新課程理念注重人的自然屬性發(fā)展,教師應成為學生利用新課程資源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走出教科書、走出課堂和學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種資源,在社會的大環(huán)境里學習和探索,才能更進一步實現人性化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