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巴岳山脈綿延百里,橫跨永川、銅梁、大足三地邊界,山脈東南面隸屬永川、銅梁,稱東山,西北面歸大足管轄,稱西山。神歌就植根于西山的群山之中,故稱西山神歌。
[關(guān)鍵詞]時政神歌; 生活神歌; 神話神歌
過去,逶迤連綿的西山腹地山高路陡,人煙稀少,交通極為不便。但這里卻是林木茂密,資源豐富。山巒之中小煤窯,土紙廠,土碗陶罐作坊星羅棋布。在這深山里從事個體勞作的工匠們,每天重復(fù)著艱辛的勞作,過著枯燥而單調(diào)的生活,很少與外界交流。他們向往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愛情,于是,在勞作之中或勞作之余,便用歌唱來解除疲勞,提起精神,用歌唱來發(fā)泄內(nèi)心的郁悶和怨恨。歌唱是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久之,這種歌唱形式被固定傳承下來,便是西山神歌。
西山神歌題材廣泛,內(nèi)容豐富,涉及了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有抨擊時政的時政神歌,有談情說愛的愛情神歌,有生產(chǎn)、生活的生活神歌,有歷史傳說的傳說神歌,有教育兒女的訓(xùn)誡神歌等。在演唱形式上,有高腔、平腔、吟唱、對歌、盤歌幾種。無論那種唱法,多是即興創(chuàng)作,自編自唱。歌詞語言樸實、詼諧、風(fēng)趣,充滿了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使人聞過不忘。經(jīng)過人們一代一代的口耳相傳,其中還產(chǎn)生了不少膾炙人口的經(jīng)典神歌。
一、時政神歌
時政神歌是人們褒貶時事政治的歌謠,采用了及其夸張的語言來抨擊各個歷史時期中的時弊,由此表現(xiàn)了人民大眾為理想而抗爭的大無畏精神。
舊時,稅收種類多如牛毛,其中一種以厘(單位名,市制舊幣一元的千分之一)計算的稅收叫厘金稅,多是由挑夫力腳交納,厘金稅的稅收機關(guān)叫厘金局。人們對此極其不滿,憤怒之下砸了厘金局:不說古來專說今,專說高廟(地名)打厘金。挑夫力腳齊動手,打得衙差滿地滾。有的打斷連二桿,有的打脫腳后跟。有的腦殼打起包,有的打斷背梁筋。大門窗子都打爛,桌子板凳掀翻根。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的“大躍進”時期,全國掀起大辦鋼鐵的熱潮,西山一代高爐林立,爐火熊熊,有一首西山神歌道出了大辦鋼鐵的實質(zhì):松樹開花嫩洋洋,全民大辦鋼鐵廠。山上山下樹砍盡,箱子柜子都砸光。鐵鍋鼎鍋遭了殃,打爛塞進高爐膛。煉出一坨鬼腦殼,送去公社得表揚。
愛情神歌反映了西山人民追求愛情幸福的真實寫照,同時表現(xiàn)出他們對封建婚姻的反抗: 奴家今年一十七,再等四年二十一。東家做媒爹不肯,西家做媒媽不依。奴在房中好嘔氣,借口要去走親戚。左手提壺玉蘭酒,右手提個肥母雞。奴家來到竹林地,冤家小伙在等起。奴見冤家心頭喜,冤家見奴笑嘻嘻。問他冤家笑啥子,他說奴家是他妻。奴家罵他厚臉皮,他笑扯笑扯拉著奴的衣。
這是山里舀紙匠或車碗匠們在作坊之中為了消除疲勞,提起精神時唱的一首平腔神歌,歌中記敘了一個大姑娘借口走親戚,去和情郎相會的故事。
二、生活神歌
生活神歌反映了人們的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采用形象通俗的語言唱出了窮人苦、寡婦難、小丈夫、童養(yǎng)媳等方面的內(nèi)容:太陽落坡天黑了,奴家想起好心焦。別人的丈夫長大了,奴家丈夫才高高點。吃飯他把鍋粑要,搭起板凳沒有灶頭高。清早起床要奴抱,夜晚洗腳要奴教。沒到天黑就睏倒,奴家燈下把花挑。挑花挑迄金雞叫,奴家周身血脈潮。摸他一把不懂竅,掐他一爪伸懶腰。一甑子干飯你不舀,前世害了你媽的瞌睡癆。守著丈夫活守寡,奴這輩子咋開交。等他長大奴已老,奴家變成了老瓢瓢。這首神歌在大足民間流傳了很多種版本,時至今日,偶爾還能聽到有人唱上一兩句。神歌以詼諧的語言唱出了青年女子守著小丈夫的痛苦和無奈,同時也是對封建婚姻的控訴。
“麻柳開花吊吊長,我家有個單身娘。遇到大事無人頂,小事來了沒商量。早晨起床一個人,夜晚一人好凄涼。點燈起,照起亮,眼淚汪汪濕衣裳。”舊時,女人死了丈夫是不能改嫁的,神歌借兒子之口,道出了寡婦生活的孤苦與無助。
三、歷史傳說神歌
歷史傳說神歌既是歷史又是傳說,是那些時間久遠,又深受人們崇敬的人物,事件,人們根據(jù)記憶或言傳而編纂的歌謠:說一層來道一層,聽我說個新古人。自幼生在龍水鎮(zhèn),諱名就叫余棟臣。營盤扎在龍水鎮(zhèn),聚集挑夫八百人。六月十九靈官會,這天教堂打得成。打了教堂不上算,榮昌又捉東洋人。嚇壞布政王大人,又賠銀子又派兵。洋槍洋炮安起整,才把棟臣促回營。棟臣押在成都府,砍頭就在永川城。棟臣女兒收尸骨,碾盤溝里添新墳。
西山神歌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民間傳說故事和戲文演變而來,如《孟姜女哭長城》《薛仁貴與王寶釧》《梁山伯與祝英臺》等。
四、訓(xùn)誡神歌
訓(xùn)誡神歌大多是母親教育未出嫁的女兒的歌謠。當(dāng)男人們都外出了,在家的婦女一邊干家務(wù)或做針線,一邊輕聲地吟唱,這種演唱形式又叫奴家神歌:正月楊柳葉葉青,娘教女兒記在心。時常要把臉洗凈,頭發(fā)亂了梳光生。身上衣裳要潔凈,爛了巴巴補周正。羅裙帶兒要拴緊,莫要吊起像紗燈。箍襪帶兒要箍穩(wěn),莫要襪子梭腳跟。二月楊柳葉葉長,女兒聽娘慢慢講。燒茶煮飯要快當(dāng),鍋里菜少多摻湯。水鹽菜洗凈竿竿晾,切細切細用壇裝。大頭菜切起像掛面,絲絲不過兩寸長。紅豆腐抓在碗面上,又抓豆鼓又撕姜。賓客上桌就夸獎,丈夫面上也爭光。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經(jīng)濟建設(shè)的需要,一條條平整的盤山公路從山下通到山上,山區(qū)人民爬坡上坎的時代已成過去。西山腹地的小煤窯土紙廠,土碗陶罐作坊早已關(guān)閉,再也沒有下苦力的工匠了。西山神歌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漸漸淡忘,只有那些高齡老人們,偶爾唱一段西山神歌,回憶那曾經(jīng)在西山上勞作的艱苦歲月。
參考文獻:
[1]李薇娜.大足石刻旅游商品開發(fā)對策探析[J].科技資訊2008(08).
[2]李鎮(zhèn).大足旅游商品開發(fā)策略研究[J].青春歲月,2016(02).
[3]田耕.巴蜀巫儺文化與文學(xué)[J].社會科學(xué)研究.1993.
作者簡介:趙鎮(zhèn),男,聊城大學(xué)音樂學(xué)院2016級音樂專業(yè)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