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作良
游 于 藝梁增杰的收藏心路
□ 鄭作良
認識梁增杰已有多年了,應該是同道摯友。梁增杰在京城書畫界耕耘40余載,但他不是書畫家也談不上鑒賞家,更不是收藏家,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藝術崇敬者與追隨者。梁增杰是老北京人,由于愛好書畫藝術,青年時代結識了齊白石弟子、書畫名家許麟廬先生,逐漸對中國傳統(tǒng)書畫藝術產(chǎn)生濃厚興趣。后又熱衷于書畫鑒賞與收藏,在與許家的深交中,他又先后結識了黃苗子、郁風、新鳳霞、吳祖光、尹瘦石、周懷民、黃均、任率英、肖淑芳、劉炳森、任夢龍、劉繼英、陳大章等京城一批名家。在60花甲之年又拜北京畫院老藝術家吳休為師,在這之前他與吳休已經(jīng)有30余年的深交,師生情誼篤誠。他在與這些名家的頻繁交往中,學做人處世領悟人生,觀藝術修煉藝術境界,在漫長而又短暫的歲月里,他親睹書畫家的創(chuàng)作實踐,欣賞他們的精心佳作,無關顯貴或附庸風雅,只是為了那份對藝術的酷愛與對美的追求。他對藝術是虔誠而純潔的,他的鑒賞與收藏是為了陶冶性情與提升藝術涵養(yǎng),賞畫與藏畫成為他生活中不可欠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真正的鑒賞者與收藏者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與謀利,這是藏家與畫商的根本區(qū)別。梁增杰的人生哲學是“淡泊而寧靜”,這是古人之精神境界,也同樣是現(xiàn)代人值得借鑒的精神境界。
任夢龍 銅車馬圖及題跋 手卷(局部) 梁增杰藏
藝術能養(yǎng)心,讓人心態(tài)年輕。藝術創(chuàng)作者是藝術品的真正藏家,應是一些藝術的純粹創(chuàng)造者與追求者,他們不偏不激,平靜而理智地看待藝術的繁榮與興衰,不急功近利,不埋怨,不投機,不招搖,不賣弄,把握心態(tài),把自己的事做得體面而恰到好處。不哀生命之短,將藝術發(fā)揚光大。藝術對人類靈魂的滋養(yǎng)是潛在的也是十分奧妙的。只有靜靜地創(chuàng)作與欣賞時,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高尚與深邃。也只有藝術,才能讓人類的靈魂在瞬間變得高雅而超凡脫俗。
作為收藏者,一靠財力,二靠眼力,缺一不可,最忌“濫”與“粗”,沒有方向沒有主題的“亂收”與“濫收”,最終成為無意義的倉儲,收的不精或是假貨,更是勞民傷財。
梁增杰珍藏的《銅車馬》是著名畫家任夢龍先生1994年精心創(chuàng)作的杰作,得自畫家本人。經(jīng)過梁增杰20多年的精心保管與深入研究,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有近百位書畫名家、鑒賞家以及專家學者的題跋。在名家的書法、繪畫作品上作跋古今皆有,但一幅作品上近百人的題跋,實為罕見,可見藏者的用心良苦,也足以看出他對《銅車馬》的喜愛與專注。這是一個具有廣泛人脈的真正收藏家的境界與眼光。其中像許麟廬、阿老、白雪石、丁井文、韋江凡、吳祖光、尹瘦石、黃苗子、郁風、周懷民、劉炳森等已經(jīng)不在人世,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歲月的磨勵,更顯《銅車馬》的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一幅好的藏品是需要時間的沉淀與社會認可的,老酒越陳越醇,好畫越久越珍。
在這個浮華的世界,潮起潮落,英雄輩出,沉渣泛起,這些似乎都與梁增杰無關緊要,他只是默默地做著他愛做的事,在藝術的精神家園里辛勤耕耘,只管勞作不問收獲。
(責任編輯:尹翌)
You yu yi
Zheng zuo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