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煙臺福建會館的建筑特色與裝飾藝術(shù)

2017-06-05 14:18:37王曉妮
文物季刊 2017年3期
關(guān)鍵詞:山門會館閩南

陰 王曉妮

煙臺福建會館的建筑特色與裝飾藝術(shù)

陰 王曉妮

煙臺福建會館作為一座具有閩南風格的古建筑群,華麗精美的雕飾藝術(shù)讓人嘆為觀止。本人通過對其中的木雕、石雕裝飾的分析,有助于人們更深入地了解煙臺福建會館這座藝術(shù)寶庫,為傳統(tǒng)文化和建筑藝術(shù)的保護傳承發(fā)揮積極作用。

煙臺福建會館 建筑特色 裝飾藝術(shù)

煙臺福建會館又稱天后行宮,位于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qū)南大街與勝利路交匯處,是我國北方現(xiàn)存唯一一座具有閩南風格的古建筑群(圖一)。煙臺坐落于黃海之濱,作為京津地區(qū)的門戶、通往東北的必經(jīng)之路,是我國南北海上的交通中樞,自古就同各地保持著良好的貿(mào)易往來,尤其是在開埠通商后,煙臺成為北方最為重要的商貿(mào)碼頭之一,同各地的往來都達到了歷史的頂峰,各省船幫、商會爭相在煙臺修建會館。福建商人為了擴大同北方的貿(mào)易往來,選擇在煙臺修建一處會館,作為到達北方及內(nèi)陸的中轉(zhuǎn)和福建同鄉(xiāng)于異鄉(xiāng)祭祀媽祖的場所,福建會館也成為一座供奉海神娘娘的封閉式古典寺院建筑。

據(jù)《煙臺大觀》記載,福建會館于光緒十年(1884年)動工,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竣工,前后耗時22年,比預(yù)定工期提前8年完工,時稱“魯東第一工程”,會館修建所需銀兩由福建省各路商會籌措,在福建同鄉(xiāng)會遺留的文物中,有幾本當時各路船幫的捐贈冊,大略記載了捐贈銀兩的商會的船號。會館在修建之初,由福建同安人葉庭銘先生的父親負責,后子繼父業(yè)由葉庭銘(在福建會館落成后被推為福建同鄉(xiāng)會首任會長)接續(xù)完成。1954年,葉庭銘之子葉永昌、葉永甫將福建會館連同館內(nèi)陳設(shè)文物,一并移交給煙臺市人民政府。1958年,福建會館被辟為煙臺市博物館,北門上方石匾館名為郭沫若手書。1996年,福建會館被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煙臺市博物館新館開館后,福建會館設(shè)為煙臺民俗博物館。

圖一 福建會館全景

福建會館由大門、戲樓、山門、大殿、后殿、花園及左右廊廡組成,南北長92米,東西寬39米,占地3500平方米,建筑面積1513平方米,坐南面北,沿中軸線對稱排列,原為三進庭院,現(xiàn)存兩進。整個建筑遵循了清代閩南建筑法式的工藝,翼角高翹,造型別致,突出了閩南建筑無木不雕,無石不鑿的特點。建筑所用木石磚瓦等構(gòu)件均于福建泉州采制,精雕細鑿后運至煙臺,再由福建工匠組裝而成,是一座原汁原味的閩南會館建筑。山門是一座高大的木石結(jié)構(gòu)建筑,面闊五間,進深兩間,通高8.94米,七檁落地三柱式穿斗結(jié)構(gòu)。主樓為單檐歇山屋面,頂覆綠琉璃瓦,次樓半封閉,為硬山綠琉璃瓦屋面,整體造型屬于三樓四柱牌樓建筑。正脊上方為二龍向珠裝飾,兩側(cè)飾花鳥、人物圖案的瓷磚鑲嵌畫。戧脊、垂脊尾端各用亭子做裝飾,戧脊高翹,突出閩南特色。山門南面是大殿,為天后行宮的主體建筑。面闊五間,進深六間,通高12.85米,歇山重檐,頂覆綠色琉璃瓦,戧脊、角脊高翹,外檐為卷棚頂。高臺石基,以細作方石和青磚為承重墻,歇山重檐,12根柱基支撐屋頂,雕梁畫棟,翠藍琉璃瓦為蓋,屋脊上同樣有"二龍戲珠"龍吻,其壯觀不亞于山門。大殿正中供奉天后圣母塑像。

在我國的古代廟宇建筑中,坐南面北的并不多見,而煙臺福建會館就成為一個特例,究其原因,是由其功能及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會館內(nèi)供奉沿海居民信奉極深的媽祖,她是保佑漁民平安、豐收的海神。既然媽祖保佑的是漁民,理所當然就要面向大海普渡眾生,而恰恰煙臺的海就在北方,于是就造成了福建會館坐南面北的特有格局。

福建會館的價值,最突出體現(xiàn)在遍及會館內(nèi)外的建筑裝飾藝術(shù),如木雕、石雕、琉璃雕、彩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建筑藝術(shù)研究價值,是清代閩南傳統(tǒng)建筑裝飾藝術(shù)的實證,是我國古代精美絕倫的建筑裝飾藝術(shù)的充分展現(xiàn)。

一、精美的木雕藝術(shù)

福建會館的木雕突現(xiàn)了閩南建筑無木不雕、無木不刻的傳統(tǒng)特色,亦顯示了傳統(tǒng)木雕巧、美、秀、雅的獨特魅力。這些雕刻集我國古代傳統(tǒng)民間雕刻藝術(shù)之精華,充分反映了閩南古代民間雕刻藝術(shù)文化。內(nèi)容題材十分豐富,有歷史人物、花草鳥獸、神仙、飛天、民間傳說、歷史故事等。主題包括勵志、祈福、教誨等等,寓意深刻,善于運用歷史典故、民間傳說表達生活的哲理。雕刻形式采用了高浮雕、淺浮雕、透雕及圓雕等各種手法。福建會館的木雕裝飾集中體現(xiàn)在大殿和山門上,其中尤以山門為最。主要有大殿和山門的穿插枋、垂柱、斗拱、斜撐和云墩,大殿的檐柱,大殿前檐角梁,山門的隨梁枋、雙步梁、斗拱、童柱、擎檐柱和雀替等等。

在眾多的木雕作品中最精美的莫過于雕刻于大殿和山門穿插枋上的64幅歷史故事。它們多取材于《三國演義》、《封神演義》和《隋唐演義》等,畫面多是金戈鐵馬的戰(zhàn)爭場面,像“趙子龍單騎救主”、“關(guān)云長義釋曹操”、“空城計”、“虎牢關(guān)三英戰(zhàn)呂布”、“馬超大戰(zhàn)曹操”、“聞太師西岐大戰(zhàn)”、“十二寡婦征西”、“十三太保”等,在這里都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而這些畫面,內(nèi)容上注重情節(jié),構(gòu)圖注重變化的透視效果,章法、布局吸收了繪畫的表現(xiàn)手法,主要部位運用透雕加深層次。為了突出人物形象,畫面往往是人高山低、人大屋小、人高樹矮,頗像電影鏡頭中的表現(xiàn)手法。

圖二 木雕八仙

圖三 木雕鳳凰

在各種題材的雕刻中,當屬人物形象最為生動傳神,共雕有各種人物783個。他們或抬頭仰望、或低頭沉思,有的慈眉善目,有的神態(tài)安詳。每個人物都精雕細琢,惟妙惟肖。雕刻形式則采用透雕、浮雕等手法,立體感極為強烈。這些人物多來源于民間傳說,有給人們送福送財、加官進祿的福祿雙星和財神,也有各顯其能的八仙(圖二),無不體現(xiàn)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中頗有特色的就是在山門四個角的擎檐柱上各有兩組阿拉伯木雕人物,他們神態(tài)安詳、線條流暢。男子手拿樂器或酒具,女子懷抱嬰兒正在哺乳。上方為男子,下方為女子。山門上的這四組阿拉伯人物,為這座精美的建筑增添了異國風情,同時也體現(xiàn)出泉州作為東西方經(jīng)濟與文化交流的中心,不同民族及其宗教文化在這里和睦相處、互相交融的真實歷史情況,頌揚了中國人民熱愛和平的精神和寬容博大的胸襟。

福建會館木雕除人物故事外,更多的是龍、麒麟、鳳凰(圖三),其次有仙鶴、象、羊、梅花鹿、老虎等。這些動物在色彩繽紛的花卉彩燈的襯托下,更加體現(xiàn)出工匠們的超凡雕刻技藝。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在整個木雕中大放異彩的麒麟,在山門、大殿的斗拱上處處可見。每一只大麒麟身旁還依偎著一只神態(tài)活潑的小麒麟,而小麒麟的背上各馱著一個活靈活現(xiàn)的人物。雕法亦采用圓雕、浮雕、透雕技術(shù)以表現(xiàn)其立體感,是木雕大世界中又一道精彩亮麗的風景。

圖四 東坡夜游

圖五 盤龍石柱

二、精湛的石雕藝術(shù)

石雕是福建會館另一大特色。主要體現(xiàn)在山門兩側(cè)墻上、山門明間東西窗上檻之上、山門東西山墻內(nèi)側(cè)、花窗、石柱和石礎(chǔ)等處。內(nèi)容題材主要有山水人物、飛禽走獸、神話傳說和歷史典故等,僅山門下就有石雕人物31個,歷史故事6幅,動物36只,各種花鳥裝飾圖案134幅。會館石材多來自泉州,為輝綠巖,此種石材堅硬、不易風化,適宜于雕刻,但由于質(zhì)地堅硬,無形中也增加了雕刻的難度。雕刻工藝既有浮雕、圓雕,又有淺線陰刻,浮雕中還穿插透雕工藝,增加了畫面的立體感,是我國雕刻藝術(shù)中的精品,堪稱天下一絕。

福建會館雕刻的精彩之處,不光表現(xiàn)在技法上,所雕刻的內(nèi)容也極具特色,石雕故事多以忠君愛國、廉孝節(jié)義為題材,諸如“蘇武牧羊”、“楊震卻金”、“米芾拜石”、“東坡夜游”(圖四)、“伯夷、叔齊不食周粟”、“舜耕歷下”等寓意深遠的歷史典故,在這里都表現(xiàn)得栩栩如生。畫面布局合理,搭配協(xié)調(diào),人物形象豐腴飽滿,形成了一幅幅完美的石墨山水畫,堪稱我國石雕藝術(shù)史上的極品佳作。此種題材的歷史典故出現(xiàn)在福建會館,絕非偶然。福建會館修建的年代在1884至1906年,正值清王朝走向沒落,西方列強紛紛前來弱肉強食之際。清政府喪權(quán)辱國,同西方列強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得中國陷入了嚴重的半殖民地社會,勞動人民更是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在這種形勢下,作為最普通的中國人,像福建會館的設(shè)計者、建造者、雕刻工匠師們,也勢必受到這種社會氛圍的影響,在他們的作品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對現(xiàn)狀的不滿,但迫于種種壓力只能以這種委婉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寄托改變現(xiàn)狀、向往國泰民安的美好愿望。這正是福建會館所承載的最為壯麗的篇章。

除了山門墻體上的浮雕故事外,山門石作部分到處雕滿了各種動物花卉,內(nèi)容以花、鳥、龍、麒麟、獅子為主,雕刻技法既有明雕浮雕,又有淺線陰刻,將整個山門裝飾的富麗堂皇。其中最為令人稱道的是山門下的兩根盤龍石柱(圖五)。這兩根石柱是支撐山門屋面的梁柱,下半部分為石,上半部分為木,由柱礎(chǔ)和柱身兩部分組成,通高3.1米,最大直徑0.9米。覆盆、鼓磴連為一體,形成整體石礎(chǔ),石礎(chǔ)周身雕刻有魚、鱉、蝦、蟹等水族動物16只,只只形象逼真。石柱通體雕刻成盤繞的巨龍,龍尾在上頭在下,昂首仰望,似在嘶鳴,前爪踏入滾滾波濤之中,后爪伸入祥云繚繞之際,將龍入海、飛天之狀態(tài)刻畫得淋漓盡致。龍身之上鱗片、觸須無不細致入微,通體線條流暢、優(yōu)美,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性,是我國雕刻藝術(shù)史上集浮雕、透雕、圓雕于一身的藝術(shù)精品,且保存完整,已經(jīng)成為福建會館的鎮(zhèn)館之寶。龍柱寓意也極為深刻,龍自古以來就是水中百族之王,是大海的主宰,石柱下方為波濤、魚蟹,上方為飛騰的巨龍,即寓意于此。

福建會館的石雕作品中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即在山門東西山墻內(nèi)側(cè),各嵌有一幅青石浮雕,東山墻上雕刻著人物、麒麟和初升的月亮,西山墻上則為冉冉升起的太陽。這種做法似乎有悖于傳統(tǒng),因為太陽從東方升起是人所共知的自然現(xiàn)象。這幅畫將太陽放在西方卻有其獨特的用意,會館坐南面北本身不合傳統(tǒng),但客觀上又無法改變,建造者們就在建筑上獨具匠心地設(shè)計了這兩幅浮雕,將東西兩個方位倒置,南北方向自然而然地也就倒置過來,變成了“坐北面南”,也就符合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要求。

豐富、精致、眾多而題材無一雷同的建筑裝飾,為喧囂都市里的這座古建筑賦予深厚的文化底蘊,并由此享有“雕刻藝術(shù)博物館”的美譽。煙臺福建會館的建筑裝飾藝術(shù)是集建筑、雕刻、彩繪于一體的立體藝術(shù),大量保存完好的石雕、木雕、琉璃雕、彩繪,為研究北方地區(qū)閩南傳統(tǒng)建筑工藝提供了豐富的實物標本。煙臺福建會館所承載的傳統(tǒng)文化和傳統(tǒng)建筑技藝是閩南歷史文化和非物質(zhì)文化的重要實證,有效保護和展示研究煙臺福建會館,對傳承傳統(tǒng)文化和建筑裝飾藝術(shù)具有積極意義。

(作者工作單位:山東省煙臺市博物館)

猜你喜歡
山門會館閩南
一巖九飲會館
閩南文化傳承
快樂語文(2021年11期)2021-07-20 07:41:48
被遺忘的角落:暢春園遺跡恩佑寺、恩慕寺山門考
吳松柏的閩南威士忌小鎮(zhèn)
海峽姐妹(2020年10期)2020-10-28 08:08:20
龍巖市社前村天后宮山門舞樓及舞臺題記考述
中華戲曲(2020年1期)2020-02-12 02:28:24
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qū)社前村天后宮山門舞樓
中華戲曲(2020年1期)2020-02-12 02:28:08
千年閩商商會會館 煙臺福建會館
閩南,閩南
商周刊(2018年12期)2018-07-11 01:27:24
閩南拍胸舞迎來臺灣小弟子
海峽姐妹(2017年8期)2017-09-08 12:16:45
介休城內(nèi)五岳廟及山門戲樓考略
中華戲曲(2016年1期)2016-09-26 08:48:39
新郑市| 麻江县| 大宁县| 墨玉县| 大方县| 新沂市| 子洲县| 新河县| 永春县| 大足县| 酉阳| 铁力市| 尤溪县| 咸丰县| 汕尾市| 丽江市| 广东省| 平果县| 电白县| 孝感市| 安庆市| 虎林市| 曲阳县| 蒲江县| 榆树市| 府谷县| 繁昌县| 体育| 广宁县| 和林格尔县| 图们市| 万山特区| 邹平县| 富川| 星子县| 万宁市| 中卫市| 革吉县| 清水河县| 大城县| 新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