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民
隨著一聲槍響,《人民的名義》中的祁同偉,倒下了。他不是倒在愛情里,不是倒在權力下,其實他是倒在貧窮里!貧窮是最大的自卑!因為貧窮,祁同偉愛上給了他人生第一雙球鞋的陳陽。出生貧窮的祁同偉,以為一雙球鞋就是愛情的定情信物,在一雙球鞋里他看到了被關注和尊重,那是一種窮山溝里的孩子,在一堆家境好的同學中,從來沒有過的感受。他會把這種感受帶來的愉快的情緒體驗當成愛情,并且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誓死追求和捍衛(wèi)愛情,以為擁有愛情之后,從此就能與其他同學生而平等了。
一個人的人格和心理總是受到遺傳、未來的教育和特殊的經歷有關。
出生時由于貧窮,生長環(huán)境中受到的關于貧窮的強化較多,“窮則思變”,所以改變貧窮的狀況是一些人終身的追求!在求學階段,他們就拼命學習改變現(xiàn)狀,到大城市讀書,夢想就是,能到大城市工作和生活。隨后跟著而來的對于權力的追逐,都是不斷變化的改變貧窮的結果。
窮怕了,就特別擔心貧窮的狀況再次出現(xiàn),就如同孩子犯了錯誤,害怕大人知道,總是盡力去彌補一樣。早年貧窮的人們對于財富、愛情和權力等的追求,核心重點都是圍繞一個“不能窮”的目標。很多貪官都是早年家境貧寒,就是這樣一種心理。
因為貧窮,他們變得敏感,猜忌,安全感缺乏。因為貧窮,他們沒有較好的親戚朋友作為社會支持,所以他們就拼命地像落水的人,抓住救命稻草一樣,抓住能夠改變自己境遇的人,所以,他們心思細密,行動有序,步步為營,意志力頑強,不達目的絕不罷休,就是因為不能再回到過去貧窮的一無所有的日子里。
過度自卑的人,在人際交往中很難呈現(xiàn)真實的自己,他們擔心別人不接受真實的自己。過度者就像時時戴著一個面具,有時會人格分裂。
早年貧窮帶來的欲求不滿,會一直像個小喇叭一樣,提醒著主人公,努力改變這樣的狀況,即使偶爾滿足,也會擔心他們會失去,所以患得患失也是這類人的主要性格特點。這樣看來,我們就不難理解高育良書記說的話了——“當年那個身挨三槍的緝毒英雄哪去了?”他們性格中的很多部分是不穩(wěn)定的,唯一穩(wěn)定的就是改變貧窮!再加上后來祁同偉在愛情、婚姻和仕途發(fā)展中深受打擊,一次打擊就是一次強化,在一次次提醒他不要忘記過去,也會使一個血氣方剛的青年,一次次屈服于權力之下。
假如,我們劇中的祁同偉,當年追到了他的愛情陳陽,穩(wěn)定的愛情和婚姻會很好地幫助到他。幫助他在踏實努力中,一步步完成自己的愿望,他的安全感就會被一點點修復,在陳巖石老人那樣的家庭中,就會學會踏實工作,也會成為黨性強、作風正的好男人。
責編/朱茂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