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讀者那年花開留言說:孩子一歲半了,最近枕禿有點明顯,媽媽圈里的朋友都建議我給孩子吃點維生素D滴劑。我一般都是把滴劑剪開喂孩子吃里面的液體,他吃完我就把外殼就丟掉了,但剛剛一個不留神,他把外殼吃進肚子里了,有事兒嗎?還是用什么辦法把它“逼”出來?在線等……
答那年花開:
維生素D是唯一一種不能從食物中獲得的維生素,需要通過紫外線照射皮膚產(chǎn)生。戶外活動不足的2歲以下寶寶需要補充維生素D,尤其是在冬季。純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因母乳中維生素D不足,也需要補充維生素D?!吨袊用裆攀碃I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明確指出:0~12個月的寶寶每日推薦攝入400單位的維生素D,可耐受的最高攝入量為800單位。維生素D攝入不足可能會影響鈣的吸收,導(dǎo)致佝僂病的發(fā)生。
維生素D滴劑是最常用的嬰幼兒維生素補充劑,一般嬰兒出生15天左右醫(yī)生就會讓家長補充維生素D。家長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時只需要把維生素D滴劑的一頭剪開,然后擠入寶寶嘴中就可以了。
維生素D滴劑最外面是一層透明的外殼。這層外殼其實是可以吃的。維生素D滴劑的外殼是用一種可以食用的明膠做成的,明膠是由骨、皮水解而制得的一種物質(zhì)。家長可以把里面的維生素D擠給寶寶吃后自己吃掉外殼,因為外殼里還有一些維生素D的殘留;但為防止外殼引起嬰兒窒息,最好不要給寶寶吃。如果不小心寶寶吃掉了外殼,家長也不要過于擔(dān)心,給寶寶多喝水,外殼最后會隨著食物消化排出體外的。建議平時給寶寶喂藥時要細心。嬰幼兒補鈣的關(guān)鍵在于吸收,要多帶寶寶到戶外曬曬太陽。
湖南省兒童醫(yī)院張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