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2008~2015年間出版音樂學圖書學術影響力分析:基于CSSCI引文數據

2017-06-02 18:22宋顯彪郭爽周欣冷靜
音樂探索 2017年2期

宋顯彪+郭爽+周欣+冷靜

摘要:通過CSSCI引文數據,采用總被引頻次和年均被引頻次對2008~2015年間出版的音樂學圖書的學術影響力進行分析,列出11種最有影響力的音樂學圖書。分析發(fā)現此段時間音樂人類學研究最受矚目、音樂史學等研究持續(xù)受到關注、音樂形態(tài)學逐步成為研究熱點。分析認為音樂形態(tài)學將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成為最受關注的熱點,音樂人類學具象研究會持續(xù)深入,而其基礎理論研究將趨于平緩。

關鍵詞:被引頻次;學術影響力;CSSCI引文數據

引言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簡稱CSSCI)數據對于文獻的價值判斷有著重要意義,能為分析某一學科研究熱點、研究趨勢提供參考。本文借助CSSCI引文數據,對2008~2015年間出版的音樂學圖書(的學術影響力進行分析,討論此段時間內有影響力的圖書及其主題,剖析音樂學主要研究熱點,探討未來研究趨勢,以期為研究者尋求研究方向提供有益的參考,推動我國音樂學研究發(fā)展。

在CSSCI引文數據庫內,將“音樂”作為“被引文獻細節(jié)”檢索關鍵詞,得到初檢結果后,再通過“精煉檢索”將引文類型限定為“圖書”進行二次檢索,即可獲取音樂類學術圖書每年的被引情況,含“被引作者”“被引文獻篇名”“被引文獻出處”及“被引次數”信息。所有圖書被引用頻次的統計時間均自2008年起至2015年止,可以較準確地反映音樂學圖書學術影響力的最新狀況。

為了更客觀地反映音樂學圖書的學術影響力,降低出版時間對被引用頻次帶來的影響,本文選擇兩個排序:一是總被引頻次的排序,二是年均被引頻次的排序。年均被引頻次是用總被引頻次除以自發(fā)表年至2015年的年數,取小數點后一位,例如某本于2012年出版、總被引頻次為21次的圖書,其平均被引頻次為5.2次。兩種排序方式結合,雖不能說完全科學,但基本能夠分析出音樂學圖書的學術影響力。

一、有影響力的音樂學圖書

根據CSSCI引文數據,共檢索到101種國內出版的音樂學圖書至少被引用1次,總被引頻次為603次,平均每冊圖書的被引頻次為6次,因此在這101種圖書中,總被引頻次大于等于6次的34種,可被視為較有影響力的音樂學圖書(見表1)。

總被引頻次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這些圖書的學術影響力,但通常來說,出版時間越長,被引用的頻次一般會越多。因此,要更準確地反映音樂學圖書的學術影響力,本文還進行了年均被引頻次的統計。根據CSSCI引文數據,采用前述年均被用頻次的計算方法,發(fā)現101種音樂學圖書的總年平均被引頻次為104次,每冊圖書的年均被引頻次約1次。因此,可將年均被引頻次大于等于1次的圖書視為較有影響力的音樂

將2008~2015年分成年數相同的兩段,即2008~2011和2012~2015。由表1分析,34種圖書中大部分為2008~2011年間出版,共32種,占比為94%,僅有2種為2012~2015年間出版,占比僅為6%。由表2分析,39種圖書中2008~2011年間出版的共26種,占比為67%,有13種為2012~2015年間出版,占比為33%。可見,出版時間長短對于圖書被引頻次有極大的影響,而年均被引頻次則能夠在較高程度上稀釋出版時間的權重,將出版時間較短圖書的影響力真實反映出來。表2中,不僅2012~2015年間出版的圖書占比增加近30%,甚至有2015年出版的《錢仁康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排在了第12位,顯示其對音樂學研究的影響力。

總被引用頻次12次及以上的圖書有13種,年均被引用頻次2次及以上的圖書有12種,同時進入總被引頻次前13和年均被引頻次前12的圖書共11種。這是總被引頻次和年均被引頻次的結合排序,比較真實地反映了這些圖書在音樂學研究中的影響力,可被認為是2008~2015年間出版的音樂學圖書中最有學術影響力的圖書,依照年均被引頻次的排序如下(表3):

《音樂民族志方法導論:以中國傳統音樂為實例》《悲情肖邦:肖邦音樂中的悲情內涵闡釋》《音樂人類學:歷史思潮與方法論》這3種圖書在兩個排序中均居前3位,并且是僅有的3種總被引頻次超過30次,年均被引頻次超過4次的圖書,無疑是2008年以來對音樂學研究與發(fā)展產生最重要影響的著作,并且其對于未來音樂學研究的影響也將會不斷持續(xù)。

《錢仁康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因出版時間短、總被引頻次過少未能進入表3,《中國人音樂審美心理概論》《斷裂與失衡:中西視野下的西方20世紀“新音樂”創(chuàng)新的局限性分析》則因年均被引頻次不足2次未進入表3;《結構詩學:關于音樂結構若干問題的討論》《中國近代音樂史簡述》《音樂人類學的理論與方法導論》《音樂中的文化與文化中的音樂》4種圖書因年均被引頻次高而在表3中提高了排序。

二、有影響力音樂學圖書的主題分析

對圖書的研究主題進行被引頻次分析,可以了解一段時間音樂學研究的熱點主題,同時也能對未來音樂學的研究熱點進行預測,以方便研究人員有針對性地選擇研究重點。

本文以南京藝術學院“中國當代音樂學”課題組編寫的《中國當代音樂學》對中國音樂學學科的分類為基礎,將年均被引頻次大于等于0.8次的50種音樂學圖書依據所屬主題分類統計,列出各主題年均被引頻次、總被引頻次、圖書種數,以年均被引頻次由高到低排列如下(表4)。其中部分圖書涉及多個主題,歸入綜合研究。

選用年均被引頻次為排序指標,是為了更好地反映近年來出版圖書的影響力情況。將被引頻次降低到0.8、圖書種數增加到50種其原因同樣如是,唯有如此,才能更準確地為分析音樂學當前研究現狀、未來研究趨勢提供參考。選定的50種圖書占所有圖書的49.5%;總被引頻次489次,占所有圖書總被引頻次的81%;年均總被引頻次79次,占所有圖書年均總被引頻次的76%,可見此種分類統計具有足夠的代表性,能夠很好地反映音樂學圖書整體影響力狀況。

由表4及前述統計,可對2008~2015年間音樂學研究主題的狀況進行分析。

1.音樂人類學研究成為最熱主題

從表4可見,無論是年均被引頻次還是總被引頻次,音樂人類學均超過排第2的音樂史學一倍多,在綜合研究圖書中,尚有與音樂人類學相關的圖書4種,若再加上這些圖書的被引頻次,音樂人類學在音樂學研究中的受重視程度更加凸顯。自1980年起音樂人類學學科名稱在國內音樂學研究中出現,至1997年開始成為音樂學研究的熱點之一,到2008年進入研究高峰并延續(xù)至今,熱度不減。

這期間音樂人類學研究的重要論著有:楊民康《音樂民族志方法導論:以中國傳統音樂為實例》、湯亞汀《音樂人類學:歷史思潮與方法論》、曹本冶《思想一行為:儀式中音聲的研究》、洛秦《音樂人類學的理論與方法導論》、洛秦《音樂中的文化與文化中的音樂》、陳銘道《書寫民族音樂文化》、曹本冶《儀式音聲研究的理論與實踐》、伍國棟《民族音樂學概論(增訂版)》、博特樂圖《表演、文本、語境、傳承:蒙古族音樂的口傳性研究》、管建華《音樂人類學的視界:全球文化視野的音樂研究》,均為著名音樂學家作品,極大地影響著音樂人類學研究的進程。其中,《音樂民族志方法導論:以中國傳統音樂為實例》《音樂人類學:歷史思潮與方法論》《音樂人類學的理論與方法導論》《音樂中的文化與文化中的音樂》《民族音樂學概論(增訂版)》《音樂人類學的視界:全球文化視野的音樂研究》6本著作,主要研究音樂人類學基本理論和方法,為國內音樂人類學范式研究、本體研究、學科體系構建等,樹立了標桿、指引了方向,對音樂人類學的良好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2.音樂史學、傳統音樂學、少數民族音樂研究持續(xù)保持熱度

音樂史學、傳統音樂學、少數民族音樂研究是緊密聯系的3個研究主題,這3個研究主題一直以來都為音樂學研究的重點。如表4所列,2008~2015年間,音樂史學、傳統音樂學、少數民族音樂研究分列排名第2、第4、和第5位,其年均被引頻次合計19.6次,總被引頻次合計119次,圖書種數合計14種,分別占總數比25%、24%和28%。在綜合研究圖書中,同樣尚有多達8種圖書與此3個主題有關。

除了探討研究方法等理論問題外,研究者更多的是針對具體時段、某一民族等進行研究。比如在年均被引頻次靠前的圖書中,就有如下有影響力的相關論著:劉再生《中國近代音樂史簡述》、居其宏《改革開放與新時期音樂思潮》、居其宏《共和國音樂史(1949-2008)》、伍國棟《江南絲竹:樂種文化與樂種形態(tài)的綜合研究》、汪毓和《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修訂版)》、覺嘎《西藏傳統音樂的結構形態(tài)研究》、林萃青《宋代音樂史論文集:理論與描述》。

3.音樂形態(tài)學進入研究高峰

音樂形態(tài)學的一種描述是:音樂形態(tài)學所研究的主要對象從作曲技術理論的和聲、復調、配器、曲式,已逐漸發(fā)展到旋律學、節(jié)奏學、音響學、織體學、新音樂體系、音樂觀念、音樂風格、綜合音樂形態(tài)等多個方面。

從表4中可見,以音樂形態(tài)學為研究主題的論著年均被引頻次和總被引頻次均排第3,超越傳統音樂學、音樂美學、音樂教育學等學科主題,成為2008~2015年間音樂學研究的熱點之一,進入學科研究的高峰期。

關于音樂形態(tài)學的主要論著有:賈達群《結構詩學:關于音樂結構若干問題的討論》、葉松榮《斷裂與失衡:中西視野下的西方20世紀“新音樂”創(chuàng)新的局限性分析》、楊立青《管弦樂配器教程》、張巍《音樂節(jié)奏結構的形態(tài)與功能:節(jié)奏結構力與動力若干問題研究》。其中《結構詩學:關于音樂結構若干問題的討論》一書區(qū)別于以往傳統的作品分析,采用結構分析學這一新的研究方法對音樂文本分析對象進行了研究。該書在全部圖書中以年均被引頻次3.3次,排在第4,顯示出該部論著的卓越學術影響力及音樂形態(tài)學研究的受重視程度。另外,在綜合研究圖書中,尚有6種圖書對音樂形態(tài)學有所涉獵,包括著名音樂學家于潤洋的《悲情肖邦:肖邦音樂中的悲情內涵闡釋》,此書是于潤洋先生采用綜合性音樂學研究方法對肖邦24首作品進行研究的力作,在關注音樂創(chuàng)作技法分析的基礎上,將其置于音樂本身之外的社會、歷史、文化環(huán)境中來進行闡釋和考量。

結語

通過前述分析可見,利用學術成果中的引文分析法,可以充分且真實地揭示音樂學圖書在音樂學研究中的學術影響。同時,利用引文分析法還可對音樂學研究的未來趨勢做出預測,從而為研究者選擇研究方向、進行研究選題提供有益的參考。

預測趨勢一:音樂形態(tài)學可能成為新的研究熱點。

2008~2015年間高引用頻次的前50種圖書中以音樂形態(tài)學為主題的論著有4種,再加上綜合研究中的6種,總年均被引用頻次超過16次,顯示出近年的研究受關注度。更重要的是,這10種圖書中,出版于2011年及以后的有4種,即《魏氏樂譜解析》(2011)、《管弦樂配器教程》(2012)、《西方音樂研究在中國》(2012)、《錢仁康音樂文選》(2013),總年均被引頻次達到4.3次,其受到研究者關注的軌跡十分明顯。近年來,音樂形態(tài)學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對研究對象采取傳統的作曲技術理論探討與研究,而是逐漸發(fā)展為“既有具體作曲技術又有音樂觀念的立體構架”的綜合音樂形態(tài)研究,并且運用交叉學科、跨學科研究方法以及從新觀念、新視角為切入點的研究成果也在逐年增加,清晰地顯示出其在未來將成為研究熱點的發(fā)展趨勢。

預測趨勢二:音樂人類學理論研究將可能不再是最熱門研究。

毫無疑問,音樂人類學的研究將會長期是研究熱點,但這種研究是指針對具體音樂行為的研究,是利用音樂人類學理論為指導進行的音樂人類學研究,比如《土地與歌》《表演、文本、語境、傳承:蒙古族音樂的口傳性研究》《中國民歌與鄉(xiāng)土社會》。而包括音樂人類學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等在內的音樂人類學理論研究將不再是最熱門研究,也不可能再如2008~2015年間產生如此多的理論成果。從前述統計表格可見,有影響力的音樂人類學理論圖書,如楊民康《音樂民族志方法導論:以中國傳統音樂為實例》、伍國棟《民族音樂學概論(增訂版)》、湯亞汀《音樂人類學:歷史思潮與方法論》、洛秦的《音樂人類學的理論與方法導論》及《音樂中的文化與文化中的音樂》、管建華《音樂人類學的視界:全球文化視野的音樂研究》均出版于2012年及以前,顯示出近4年來再無有極大影響力的音樂人類學理論圖書出現,音樂人類學基礎理論研究熱潮已基本過去。其主要原因是在2008~2015年間經過研究者的努力,音樂人類學基本理論已經得到較充分的研究,其基本理論已經成型,各種爭議基本得到解決,學科地位已經獲得認可,可供研究并取得成果的切入點大為減少。這是一門學科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與基礎理論研究成果減少相對應。由于研究方法、研究內容等的成熟,音樂人類學實踐的研究成果則會更多。

利用引文分析法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析音樂學文獻的學術影響力、研究現狀、未來研究趨勢等,但也存在一定問題,比如未考慮期刊論文、會議論文的引用情況,還有圖書引用數據收集不全面、對未來研究趨勢預測簡單等問題。期待更多研究人員能更準確、完整地針對音樂學研究進行評估、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