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詩琪
摘要:為了更加全面地介紹日本文化,增進中日兩國人民的理解,日本笹川財團著手啟動了“閱讀日本書系”叢書的翻譯出版項目,計劃在5年內(nèi)出版100種日本圖書。但由于參與該書系選題的是由中日兩國的學術專家組成的圖書選考委員會進行的,各自所推薦的圖書的種類的傾向也有較大的差異。本人綜合考察該書系在進行圖書選考時的各種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以“閱讀日本書系”為代表的日文圖書在中國出版的翻譯選題并不容易,會受到翻譯政策及中日雙方的圖書編輯的學術背景和編輯理念影響。
關鍵詞:“閱讀日本書系”、翻譯選題、翻譯的文化轉(zhuǎn)向、翻譯政策、翻譯規(guī)范
一、引言
自古以來,中日兩國之間以圖書為載體的文化交流雖然頻繁但也屢遇波折。尤其是21世紀初期,由于各種政治因素中日兩國之間的民族感情時冷時熱,在中國翻譯出版的日文圖書也被動地受到影響。日文圖書在中國的翻譯出版陷入低迷狀態(tài),更加地加深了兩國人民之間的隔閡和相互的不理解。為了改善這一狀態(tài),日本笹川財團著手啟動了“閱讀日本書系”叢書的翻譯出版項目,以更加全面地介紹日本文化,增進中日兩國人民的理解。但由于參與該書系選題的是由中日兩國的學術專家組成的圖書選考委員會進行的,中日雙方圖書選考委員的專業(yè)背景、編輯理念等的不同,導致其對翻譯作品的選題也不一,從而引發(fā)了對日文圖書在中國翻譯出版的選題的思考。本人認為日文圖書在中國出版的翻譯選題,不僅是一個文化現(xiàn)象,同時也是一個翻譯現(xiàn)象,需要把文化和翻譯結(jié)合起來綜合考慮,因此從翻譯的文化轉(zhuǎn)向的視角出發(fā),以“閱讀日本書系”為例,探討日文圖書在中國出版的翻譯選題。
二、“閱讀日本書系”的翻譯政策
“閱讀日本書系”在中國翻譯出版的目的是 “通過向中國的普通讀者介紹一些關于現(xiàn)代日本的讀物,以增進對日本的了解[(作者單位: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 東方語言文化學院)]”。目的決定了翻譯的原則。因此,該系列圖書的翻譯選題原則是:(1)全新,所推薦的圖書應為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后出版的作品;(2)全面,是有關當代日本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等各個領域的全面介紹:(3)權(quán)威,應以作者的知名度、著作的影響力及著作的可讀性為主要推選標準;(4)親和,所推薦的圖書應改考慮到中國讀者的閱讀傾向。
在翻譯的文化轉(zhuǎn)向理論里,翻譯的原則也可以被叫做“翻譯政策”。圖里的翻譯的 “初步準則”認為,翻譯政策即如何選擇待譯文本,在某一特定語言、文化、時代里決定翻譯文本選擇的要素,如目標語文化所青睞的作品、作家、作品誕生的歷史時期、文類及流派等(杰里米·芒迪:2010)。從以上的翻譯政策來看,“閱讀日本書系”規(guī)定了接受選考的圖書必須要是20世紀80年代后出版的有關當代日本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等各個領域的由權(quán)威的作者著作的符合中國讀者閱讀傾向的作品。在這一翻譯政策的指引下,《日本文化史》、《戰(zhàn)后漫畫50年史》、《何為日本》、《何為日本人》、《茶道的美學》等不同領域的日本圖書擔負著傳播日本文化的使命,被譯介到中國來。
三、編輯對“閱讀日本書系”選題的影響
雖然翻譯政策會左右“閱讀日本書系”的選題走向,但在實際工作中最容易對翻譯選題造成最直接的影響的往往是圖書編輯。在“閱讀日本書系”的組織機構(gòu)中,圖書編輯特指的是由中日兩國的學術專家組成的圖書選考委員會的成員。由于圖書選考委員會的成員的學術背景等的不同,其圖書選題的偏好也不同。
以中日雙方在2009年首期所提案的45種書目為例,中方委員所推薦的書目以文化類圖書居多,共有15種,其次為政治類、經(jīng)濟類及其他。而在日方的選題提案中,經(jīng)濟類圖書最多,有5種;其次為文化類和政治類(各有4種)。同時,根據(jù)笹川財團官方公布的圖書選考委員會的成員表最終瀏覽日:2017年8月30日]顯示,來自中方的5位選考委員中,就有3位的專業(yè)是研究日本文化的,而日方委員中研究文化的專家只有一位。從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正是由于這種專業(yè)結(jié)構(gòu)的差異導致了選題傾向的差異。
另外一方面,中日選考委員之間的編輯理念的差異也會影響到“閱讀日本書系”的翻譯選題。中方委員不僅具有自己駕輕就熟的專業(yè)背景,而且對中國的圖書出版市場及讀者需求較日方委員相比有更深的了解。從這一角度來講,中方選考委員在進行圖書的翻譯選題時,難免會受到“讀者想要的作品是什么”的思維的干擾。相反地,日方委員往往會受到“傳達什么樣的日本文化才比較好”的想法約束。這些不同的編輯理念,在翻譯的文化轉(zhuǎn)向理論中,前者可以理解為譯品規(guī)范或期待規(guī)范,后者可以理解為對于“翻譯可以做什么”的思考。
首先,譯品規(guī)范或期待規(guī)范是由切斯特曼提出來的,被認為是“基于某一特定類型翻譯作品的讀者對該類型翻譯作品的期待”。中方圖書選考委員考慮的更多的是市場的接受能力,所選出來的圖書是否符合讀者的期待規(guī)范;而日方則是更多地考慮作品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并且希望翻譯可以傳達一定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在這些不同的理念的支配下,中方委員傾向于推薦《戰(zhàn)后日本漫畫50年》、《和食與日本文化》諸如此類的大眾文化類圖書,而日方委員會則推薦《皇室制度的思考》、《靖國戰(zhàn)后秘史》等頗具日本特色的小眾圖書。
總的來說,以“閱讀日本書系”為代表的日文圖書在中國出版的翻譯選題并不容易,會受其翻譯政策及中日雙方的圖書編輯的學術背景和編輯理念影響較大。今后有望通過進一步加強中日雙方編輯的責任規(guī)范和交際規(guī)范,促進雙方之間的充分交流,使得圖書的翻譯選題更加全面完善。
【參考文獻】
[1]. 杰里米·芒迪(2010)翻譯學導論——理論與實踐[M].商務印書館,2010年.
[2]. 田雁(2014)圖書出版產(chǎn)業(yè)之中日比較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P166~167
[3]. 笹川財團網(wǎng)站https://www.spf.org/sjcff-j/projects/project_21419.html#block2 最終瀏覽日:2017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