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淑亮
課文背景
《小稻秧脫險記》這篇課文講述小稻秧剛剛搬到大田里,需要營養(yǎng),可是雜草圍上來,與她爭奪養(yǎng)分,發(fā)生了爭吵,氣得小稻秧當場就病倒了。這時,天空下起了細雨,那是噴霧器在噴灑除草劑,除掉了那些作威作福的雜草,小稻秧才“高興得跳起舞來,他們吸足了營養(yǎng),又向上挺了挺身子”。后來,小稻秧長大了,結出了沉甸甸的稻穗,變成了一顆顆亮晶晶的米粒,來到了餐桌上……
午餐的時候,熱氣騰騰的米飯在餐桌上不斷地散發(fā)著裊裊浮動的香氣。小主人大口地吃著,很開心,可惜好多潔白如玉的米粒掉在桌上、地上……
飯后,落在桌腿下的兩顆米粒攀談起來。
“好險,”一顆個子大一點的米粒心有余悸地說,“你看,有的被扔進了臭烘烘的垃圾桶?!?/p>
“是啊,有的被沖進了下水道,那就永不見天日了。”另一位個子小一點的米粒無限感慨地說,“我們來到這里,成為香噴噴的米飯,不容易??!”
隨后,“砰”的一聲,門關上了,屋里立刻安靜下來。這時,兩顆米粒更加放心地攀談起來。
“講講我的故事吧?!贝髠€子不緊不慢地說。
大個子的成長史是這樣的:先是一顆帶殼的米粒,然后成為秧苗,再長成一株水稻,還經受了一場多年不遇的大旱,差點兒渴死,而且要不斷地忍受化肥、農藥的刺激……
“我的經歷也挺曲折的?!贝髠€子的話引起了小個子的共鳴。
隨后,小個子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也曾遭遇一次滅頂之災,那是多年不遇的水澇,淹了三天三夜,他差點在水里悶死。就是成為一粒米也不容易啊,要經受收割機突然間絞殺的驚嚇,還要被碾米機無情地剝掉外套,然后是一路顛簸,從鄉(xiāng)村來到城市……
“是啊,來到這里,卻遭到了拋棄?!贝髠€子憤憤不平地說,“沒想到,小主人是這么漠視我們?!?/p>
“應該讓小主人道歉才是。”小個子小聲地說。
“沒錯,讓他道歉!”大個子斬釘截鐵地說。
結果怎么樣?還沒等小主人回來,幾只小螞蟻來了,欣喜地把兩顆米粒背回了家。
人類啊,難道還不如小螞蟻?至少應該向被浪費的米粒道聲歉的!
相關檔案
水稻是一年生的植物,能長1米多高,葉子長而扁。它結出的果實叫稻谷,去殼后稱大米或米。水稻不僅可以食用,還是酒、糖、點心、醬汁、醬油、醋等食物的原料之一,稻殼、稻稈等可以造紙或作肥料,用途很多。人類栽培水稻的歷史非常悠久。1995年,在中國湖南道縣玉蟾巖遺址里發(fā)現(xiàn)了四粒黃色的稻谷,經測定,其年代為公元前一萬年前,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世界上最早的稻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