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彬彬
摘要:隨著時代進步,有關高職體育教學方法也開始推陳出新,目的是促成理論內容、形式、實際訓練之間更加緊密的融合結果基礎上,令高職生形成終身體育訓練的良好意識,為日后綜合素質拓展,提供必要的保障條件。筆者的任務,則是在強調體育教學法應用于高職院校體育課堂的現實意義前提下,結合實際探討體育教學法在現代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合理性應用措施,希望能夠引起有關教學人員關注。
關鍵詞:體育教學法;高職院校;現實意義;應用措施
現階段社會大眾不管是生活質量,亦或是文化水平,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基于此,高職院校在組織體育教學活動期間,要確保持續(xù)性地引入全新的教學方式,確保課堂氛圍的活躍,以及學生體育鍛煉水平、心理素質的持續(xù)改善結果。所以說,盡快理清體育教學法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應用的現實意義,以及具體措施,顯得十分重要。
一、在高職院校體育課堂中引入體育教學法的現實意義
(一)培養(yǎng)學生鍛煉身體素質的良好習慣
經過全新的體育教學法引入之后,學生注意力會更加集中,確保積極參與各類體育訓練項目的同時,提升對外界環(huán)境諸多不良因素的抵抗與免疫能力,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文化課學習質量。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完全有必要盡快地向學生闡明體育鍛煉的合理方法和核心目的前提下,沿用各類創(chuàng)新有效的體育教學法和學生進行潛心地互動交流。畢竟唯獨令學生明白體育鍛煉的關鍵性,才能切實引導他們參與相關訓練活動,進一步滿足身體鍛煉的要求。
(二)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發(fā)展結果
引入全新的體育教學方法,實際上就是迎合新課改方針的基礎上,基于學生發(fā)展需求,實施有助于完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技能的指導方案。須知以往傳統(tǒng)的高職體育教學活動中,經常選擇進行一系列體育知識、技術、技能機械式講解、訓練,致使學生的主體作用無法得到全面發(fā)揮,思考空間只會由此變得愈來愈狹隘。而經過科學人性化的體育教學法融入之后,則有助于長時期創(chuàng)造維持寬松、民主的體育環(huán)境,令學生在其中調動起潛在強烈的體育活動參與意識之后,形成更多適應社會高速發(fā)展趨勢的技能和素養(yǎng),為日后個體的全方位發(fā)展,做足準備工作。
二、體育教學法在現代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合理性應用措施
筆者在此主要以游泳課程為例,探討體育教學法在其中妥善化地融入應用細節(jié)。
(一)借助模仿訓練提升學習實效
初次學習游泳課程的高職生群體,務必要保證預先進行科學、健康的模仿性訓練,唯獨如此,才能確保他們在較短時間范疇之內形成健全式的認知結果,熟練記憶不同類型的游泳動作要領,為日后整個游泳訓練期限的縮減,以及學會更多的專業(yè)化游泳動作等目標貫徹,奠定基礎。實際上,初學人員接受模仿訓練是存在一些的科學依據的,因為游泳動作技能的養(yǎng)成,是建立在教練精細化講解和正確性示范基礎上,只有令初學人員對游泳專業(yè)技能有了初步認知之后,再持續(xù)安排適當時間的模仿訓練,才能達到理論、實踐的有效融合效果,確保初學者日后可以更加精準性地選擇應用有關游泳技術。如在進行游泳路線感知與判斷知識點講解,以及示范過程中,教師需要強調利用皮膚進行水壓、水阻力,以及自身在水中的位置等進行全面性感知,之后傳授學生借助肌肉用力程度維持、調試游泳姿勢的技巧,令學生在后續(xù)模仿訓練過程中富有針對性地提升自身的游泳技術之外,更加深入性地體驗游泳運動的獨特魅力和趣味性。
(二)沿用處方式教學法進行因材施教
所謂的處方式教學方法,實際上就是要求教學人員依照每個學生不同的身體素質、接受能力,進行區(qū)別性教學指導。如游泳素質訓練過程中,針對不同學生設置適當的運動強度與運動量;游泳專項技術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則基于各個學生的接受能力,依次匹配適當難易程度的學習內容,并且協調性控制對應的教學進程,全程更好地迎合高職生學習游泳等體育課程的自主性,透過根源層面上處理好因材施教的難題。長期下去,令所有高職生在游泳等體育訓練活動中,樹立起強烈的自信心,積極挖掘個人潛能,為日后自我全方位發(fā)展,積累實力。
再就是結合教學目標設置驅動任務。須知高職教育事業(yè)的存在意義,就是實時性培養(yǎng)技能應用和素質兼優(yōu)型人才,歸根結底,就是務必要保證由該類學校畢業(yè)的學生都具備相關崗位工作的技能,以及完善的身心素質,這就需要體育教師依照不同階段教學目標設置驅動性的訓練任務。如學會游泳本身是十分困難的事,基于此,教師可以將這類整體目標劃分出一個個容易掌握的小目標,包括地面和水中訓練環(huán)節(jié)等。之后分別設置生動化地感知情境,令學生在自主思考和體驗訓練中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達到教學做練、合作于一體,最終順利滿足高職生職業(yè)生涯長遠性規(guī)劃與發(fā)展的實際需求。
三、結語
綜上所述,選擇沿用一系列創(chuàng)新式的教育方法到高職體育教學活動之中,不單單可以持續(xù)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欲望,令他們在由簡單到復雜的實訓中強化身體機能,同時更可以在克服重重挑戰(zhàn)之后提升他們的自信心。長此以往,令高職生今后控制好文化知識學習和體育鍛煉的時間,不再因為小小挫折而輕易放棄自我,最終真正朝著社會所需的復合型人才方向持續(xù)過渡扭轉。
參考文獻:
[1]袁愛國.以多樣化教學促進大學體育教學改革[J].考試周刊,2015,56(54):167-171.
[2]柯海寶.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中的多樣化教學模式探討[J].考試周刊,2016,75(74):120-132.
[3]李晨.基于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下的高職體育教學研究——以我校會計專業(yè)為例[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29(06):84-99.
[4]李曉海.高職體育教學改革與培養(yǎng)技能型人才融合路徑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7,29(22):113-120.
(作者單位:甘肅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