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宋華+楊妙紅
【摘要】 目的 探討重癥腦出血患者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CU)院內肺部感染原因以及治療效果。方法 88例ICU重癥腦出血患者, 將其中并發(fā)院內肺部感染的44例患者設為觀察組, 未并發(fā)院內肺部感染的44例患者設為對照組, 并給予相應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平均年齡、入住ICU時間、應用呼吸機時間、氣管切開或氣管插管情況以及有無吸煙史等,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平均年齡、入住ICU時間、應用呼吸機時間、氣管切開插管率以及既往有吸煙史率均顯著高于或長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4.09%, 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6.36%,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90, P=0.764>0.05)。結論 重癥腦出血患者ICU院內肺部感染原因主要有年齡因素、入住ICU時間、應用呼吸機時間、有無氣管切開插管以及有無吸煙史等, 臨床必須重視引發(fā)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 重視控制及干預, 以此降低肺部感染的發(fā)生率。
【關鍵詞】 重癥腦出血;重癥加強護理病房;肺部感染;原因
重癥腦出血是現階段臨床比較多見的危重癥之一, 疾病誘因較多且復雜, 當前因社會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以及人口老齡化現象加劇, 重癥腦出血發(fā)病率呈逐年遞增趨勢[1, 2]。大部分重癥腦出血患者需要送至ICU予以生命體征監(jiān)測和密切治療, 但是在ICU治療期間會受到眾多因素干擾而引發(fā)院內感染, 其中最為常發(fā)的有肺部感染, 對患者病情恢復以及預后產生嚴重影響[3-5]。所以分析重癥腦出血患者ICU院內肺部感染的高危原因, 并予以相應治療, 對改善患者搶救效果具有重要作用[6]。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探討重癥腦出血患者ICU院內肺部感染原因以及治療效果, 特選擇本院88例重癥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予以分析, 現整理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把2014年3月~2016年8月本院ICU收治的重癥腦出血患者88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 將其中并發(fā)院內肺部感染的44例患者設為此次研究觀察組, 將未并發(fā)院內肺部感染的44例患者設為此次研究對照組。觀察組患者中, 女20例, 男24例。對照組患者中, 女22例, 男2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標準[4] ①全部患者均通過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重癥腦出血相關診斷標準予以確診;②觀察組患者通過國家衛(wèi)計委制定的醫(yī)院肺部感染相關診斷標準予以確診;③全部患者ICU住院時間均>48 h;④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簽署此次研究知情同意書, 且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1. 3 方法
1. 3. 1 發(fā)生院內肺部感染原因分析 收集并回顧性調查分析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以及診療信息, 主要有患者性別、患者年齡、入住ICU時間、應用呼吸機時間、氣管切開或氣管插管情況以及有無吸煙史等。
1. 3. 2 治療方法 ICU入住期間, 通過依據患者血氣分析結果、血氧飽和度以及自主呼吸情況予以呼吸機輔助呼吸, 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予以持續(xù)監(jiān)測, 定期監(jiān)測患者血氧飽和度, 再依據患者病情改善程度對通氣治療方案予以適度調整。針對病情嚴重的高?;颊?, 應當根據患者實際情況予以氣管切口插管, 同時輔以正壓通氣治療, 治療過程中必須嚴格依據無菌原則完成所有操作。待患者病情獲得好轉后, 檢查患者所有常規(guī)指標, 主要有血氧飽和度與血氧分壓等, 待指標均恢復到標準水平后拔除氣管插管, 呼吸機脫機予以自主呼吸。對并發(fā)肺內感染的觀察組患者在基礎治療上給予床旁纖支鏡支氣管肺泡灌洗術治療, 具體療法:術前應保證完全空腹4 h, 于心電監(jiān)護儀嚴密監(jiān)測下, 實施氣管插管給氧, 保持血氧飽和度≥95%, 5 min后實施操作;神志清楚者術前注射濃度為2%的利多卡因實施鼻咽喉噴霧麻醉與環(huán)甲膜穿刺氣管黏膜表明麻醉, 躁動者靜脈注射5~10 mg咪達唑侖;選擇患者仰臥位, 常規(guī)于氣套直接插入纖支鏡, 依據聽診和影像學檢查結果找出感染灶部位, 于病變肺段和亞段支氣管置入纖支鏡將痰液吸除, 再用配制灌洗液加熱后依次沖洗支氣管各段, 首先沖洗最為嚴重的區(qū)域, 完成沖洗后于炎癥程度較重的支氣管腔中注入10 ml原配制液與0.2 g依替米星;完成灌洗后, 控制吸氧濃度為治療前標準, 指導患者擺放指定體位。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的平均年齡、入住ICU時間、應用呼吸機時間、氣管切開或氣管插管情況以及有無吸煙史等,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治療效果參考文獻[6]分為治療、好轉、無效??傆行?治愈率+好轉遲疑。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平均年齡、入住ICU時間、應用呼吸機時間、氣管切開插管率以及既往有吸煙史率均顯著高于或長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4.09%, 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6.36%,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90, P=0.764>0.05)。見表2。
3 討論
重癥腦出血屬于臨床比較多見的臨床危重癥之一, 具有病情急危以及合并并發(fā)癥多等特征, 比如昏迷與應激性潰瘍等, 使得救治難度與救治時間明顯增加, 從而客觀上影響了患者ICU治療過程中院內肺部感染的發(fā)生, 增加了患者發(fā)生院內肺部感染的幾率, 導致患者病情恢復受到較大影響[7-10], 嚴重時還可能引發(fā)死亡, 所以臨床必須重視對重癥腦出血患者并發(fā)癥的合理控制, 分析引發(fā)肺部感染的原因, 予以針對性干預, 以此減少肺部感染的發(fā)生, 提高治療效果[11, 12]。
此次研究發(fā)現, 觀察組患者的平均年齡、入住ICU時間、應用呼吸機時間、氣管切開插管率以及既往有吸煙史率均顯著高于或長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 老年患者易發(fā)生院內肺部感染, 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和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自身多器官功能減退以及合并眾多基礎疾病等有密切關系, 所以臨床在救治老年重癥腦出血患者時, 不僅要積極治療原發(fā)病, 還要重視患者免疫能力的提高以及改善[7, 13-15]。患者入住ICU的時間越久, 并發(fā)肺部感染的幾率則越大, 且肺部感染發(fā)生率會因為入住ICU時間的延長而增加, 從而產生惡性循環(huán)[8]。所以減少患者入住ICU的時間能夠明顯減少肺部感染的發(fā)生, 待患者病情有所恢復后要及時將其轉移到康復病房。長時間使用呼吸機的患者, 會對呼吸道黏膜造成損傷, 使得機體防御功能受到影響, 總而加大了肺部感染的發(fā)生。有臨床研究證實[9, 16-18], 呼吸機管道和其冷凝水在應用3 d后便會滋生細菌, 從而引發(fā)肺部感染的幾率也明顯增加。所以待患者血氧與呼吸狀況有所平穩(wěn)后要及早脫機拔管, 盡量讓患者自主呼吸。行氣管切開的患者機體喪失了防御感染屏障, 對病原體的過濾功能缺失。有相關研究顯示[10], 行氣管切開的患者肺部感染率大約是未行氣管切開患者的2倍以上。所以要盡可能避免氣管切開, 行氣管切開的患者要及早拔管。長期的吸煙史會明顯增加呼吸道致病菌的定值, 當患者免疫力有所下降時, 呼吸道致病菌即會引起肺部感染的發(fā)生。
此次研究還顯示,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4.09%, 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6.36%,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90, P=0.764>0.05)。
綜上所述, 重癥腦出血患者ICU院內肺部感染原因主要有年齡因素、入住ICU時間、應用呼吸機時間、有無氣管切開插管以及有無吸煙史等, 臨床必須重視引發(fā)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 重視控制及干預, 以此降低肺部感染的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 林興建, 龔大偉, 陳道文, 等.早期腸內營養(yǎng)支持治療對重癥腦出血病人預后和營養(yǎng)指標的影響.腸外與腸內營養(yǎng), 2012, 19(2):92-94, 98.
[2] 朱啟剛.重癥腦出血患者ICU院內肺部感染原因分析與治療體會.轉化醫(yī)學電子雜志, 2015(3):115-116.
[3] 梁金虎.重癥腦出血患者 ICU 院內肺部感染原因分析與治療. 內蒙古中醫(yī)藥, 2012, 31(18):91-92.
[4] 李晨彥.重癥腦出血患者ICU院內肺部感染原因分析與治療.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4, 8(13):118-119.
[5] 蔡姝萍, 張津華, 付志新, 等.重癥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相關因素分析.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0, 13(23):47-49.
[6] 丁濤.重癥腦出血患者ICU院內肺部感染原因分析與治療.東方食療與保健, 2015, 1(4):24, 116.
[7] 李世澤, 丁進京, 史哲, 等.醒腦靜注射液對重癥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及細胞因子的作用.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2, 15(11):55-56.
[8] 李瓊, 郭立軍, 楊期明, 等.纖支鏡支氣管肺泡灌洗術治療重癥腦出血合并肺部感染.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1, 6(9):111-113.
[9] 邱建東, 張清平, 馬珊, 等.重癥腦出血患者術后早期腸內營養(yǎng)的臨床研究.浙江臨床醫(yī)學, 2011, 13(5):499-501.
[10] 任添華, 楊鐵城, 李建國, 等.序貫性腸內營養(yǎng)在重癥腦出血患者治療中的應用.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5, 15(17):64-67, 79.
[11] 胡宏剛. 重癥腦出血患者ICU院內肺部感染原因及治療措施研究.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 2016, 16(77):86.
[12] 莫進波. ICU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 東方食療與保健, 2015, 1(1):20.
[13] 陸柳雪. ICU重癥腦出血患者院內肺部感染危險因素分析與對策.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08, 3(32):68-69.
[14] 徐濤. 探討34例ICU重癥腦出血院內肺部感染危險因素的分析. 醫(yī)藥衛(wèi)生:全文版, 2015(12):00102.
[15] 楊煥禮. ICU重癥腦出血患者院內肺部感染危險因素分析與對策. 引文版:醫(yī)藥衛(wèi)生, 2015(3):121.
[16] 劉珩. ICU腦外傷和腦出血患者院內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 轉化醫(yī)學電子雜志, 2016(4):37-38.
[17] 李林. 神經外科ICU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及其護理策略.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5, 25(20):164-166.
[18] 李國平. 探討ICU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及護理對策. 醫(yī)藥前沿, 2016, 6(20):54-55.
[收稿日期:20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