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宋代詩人對唐代詩人典范的推崇

2017-05-27 10:37曾萍
中文信息 2016年12期
關鍵詞:人生道路歸隱

摘 要: 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宋代詩人多選擇王維、白居易等人的道路作為自己行動的航標。即:早年積極入世,中年半官半隱,晚年徹底歸隱的人生道路。在人生境界上,宋代詩人積極實踐杜甫、韓愈等人的模式,即:胸懷祖國,關心貧苦人民,大濟蒼生,奮斗不止。在詩學觀念上,宋代詩人繼承了唐詩平淡的風格和講究苦吟的精神并把 “以文為詩”發(fā)展為“以議論為詩”。

關鍵詞:人生道路 人生境界 詩學觀念 歸隱 平淡

中圖分類號:I20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2-0379-02

唐代詩歌以其雄渾的氣勢,高昂的歌調(diào)和晶瑩的意象展示了唐代詩人豐富的心靈世界,表現(xiàn)出有唐一代獨特的審美風韻,創(chuàng)造了彪炳千古的盛唐氣象。唐詩所描寫范圍大致山川河流,小至和風細雨,無所不至,唐詩就像一座山峰,宋人只能站在山腳遠遠地觀看并慢慢地靠近它, 胡應麟在論及宋初詩人時曾說他們“雖時有宋氣,而多近唐音?!盵1]宋代詩人對唐代詩人的選擇不僅是文化意義上的,也是生活方式上的。

一、人生道路選擇的航標

宋代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quán)的朝代,趙宋帝王把權(quán)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地方上于州郡長官之外又設通判,使彼此互相牽制。這就使當時的官僚機構(gòu)越來越臃腫難行,在遇到重大的政治問題和軍事問題時彼此爭論不休,卻很難制定有效的對策,“宋人議論未定,兵已渡河”。由于五代的長期分裂、戰(zhàn)亂,傳統(tǒng)倫理道德規(guī)范受到極大破壞,為了鞏固大一統(tǒng)政治,程朱理學興起,用三綱五常維護封建專制度,壓抑、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培養(yǎng)絕對忠于宋王朝的文人,讓文人從靈魂深處尊君崇上。文人在這種環(huán)境中將何去何從,他們有自己不同的選擇。有的積極入世,有的半官半隱,在入世和出世之間徘徊,有的辭官歸隱,消極出世。但不管何種選擇,似乎都把唐人作為自己選擇的航標。

宋代文人的人生道路多是追慕唐人的模式,即“儒道互補”的人格模式:早年的積極入世,中年的亦官亦隱,晚年的徹底歸隱。

經(jīng)歷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歐陽修,對新王朝也有期待,有濟天下蒼生之大志,天圣八年舉進士甲科,授西京(今洛陽)留守推官,歐陽修在西京錢惟演幕府中結(jié)識了尹洙、梅堯臣等好友,后歷任地方及朝廷眾多要職,累官至參知政事,。他直接參與過歷史上有名的“慶歷新政”,與范仲淹等同為北宋早期主要的政治革新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焙髞恚瑪?shù)次被貶官,但他還對朝廷抱有希望,有“中隱”的取向和追求心靈自由、高雅的情操。在仕途沉浮中,他以內(nèi)心對歸隱的衷情為支柱,贏得一種對待宦海浮沉的達觀態(tài)度,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積極實踐白居易式的閑適生活, 沉浸在對各種“樂”的享受中,摒棄悲怨愁苦的傳統(tǒng)貶謫態(tài)度,被貶滁洲,自號醉翁,已有歸隱之意,其選擇了白居易作為自己人生的航標,其晚年更像白居易的晚年一樣,縱情山水,盡情享受田園風光。他晚年定居穎州西湖,自號六一居士,在心靈上遠離塵世,不為世俗所羈絆。

綜觀宋代,還有王安石、蘇舜欽、范仲淹等眾多詩人的人生道路也與唐人相似,早年有凌云之志,在遭遇挫折之后,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到了晚年,則遠離塵世,過著外儒內(nèi)道的生活,將“兼濟”與“獨善”統(tǒng)一于仕途取向,在不同政治形勢下采取不同人生態(tài)度的圓融處世方式,實踐著與唐人相似的人生道路。

二、人生境界的追隨

唐代文人的人生境界讓宋人追慕不已,宋代文人對唐代文人進行了有選擇的接受。

首先是對胸懷祖國,關心貧苦人民的人生境界的追隨?!笆胨粕倭昴車@息,一身牢落識乾坤。(宋代晁說之的《杜詩》),杜甫在亂世中的“憂生憂世,憂國憂民”,在貧困交加中還想著“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高風亮節(jié),每每想起勞動人民的貧苦就“嘆息腸內(nèi)熱”,這些都被宋人所看重和推崇。其次,是對那些大濟蒼生,奮斗不止的追隨。蘇軾在韓愈死后,這樣評價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 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既指出了韓愈的文章對后世的影響,更指出了韓愈對民生、對現(xiàn)實的影響。第三,對率真、豪放、曠達境界的追慕。唐代繁榮昌盛的國力與唐代詩人澎湃飽滿的激情水天相接般地自然交融為一體,輝耀著整個中國古代遼闊的文化蒼穹。在唐代詩歌中,無論詩人身處困境還是身處逆境,到處可見詩人率真、曠達之意,這種境界對宋人影響很大。蘇軾的一首題為《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 》的詩刻劃了李白糞土王侯、傲視權(quán)貴的率真形象;“天人幾何同一漚,謫仙非謫乃其游,麾斥八極隘九州,化為兩鳥鳴相酬,一鳴一止三千秋,開元有道為少留,縻之不可矧肯求”[2]

三、詩學觀念的繼承

復古守正以求出新,是宋初文學發(fā)展的一種趨勢,從學唐到棄唐是許多宋代詩人所走過的道路。他們在詩學觀念上接唐代詩人之踵,將唐代的詩學觀念推進到別開生面,成一代之大觀的地步。

宋初的西昆體、白體、晚唐體共同構(gòu)建起宋初詩壇三體鼎立的局面,他們承襲了唐以來浮靡華麗的詩學觀念,宋中期,王安石、蘇軾相繼主盟詩壇,把以韓愈為首的“以文為詩”推進到一個新高度,南渡以后,“永嘉四靈”和“江湖詩派”,講究苦吟,重宋初沿襲晚唐詩風的老路,尊唐似乎是宋代詩人的主旋律。

首先,宋人對平淡詩風的追求承襲唐人。

平淡是是指一種平中見奇、若淡而深、氣斂神藏、法極無跡的藝術(shù)風格。唐代詩人對平淡的追求從初唐到中晚唐一直沒有放棄,初唐的王績詩“近而不淺,質(zhì)而不俗,”[3]不施脂粉的樸素美像從貴婦堆里走出來的一位荊釵布裙的村姑。韋應物作詩以平淡作為詩歌審美情趣, “韋應物詩平平處甚多,至于五字句,則超然出于畦逕之外。”(《韻語陽秋》)白居易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也努力踐行對平淡的審美詩歌風格的追求,如《問劉十九》、《暮江吟》等。

其次,對苦吟精神的繼承。

唐人重視苦吟,尤其重視煉字,宋人則秉承了這一傳統(tǒng),宋人強幼安在《唐子西文錄》中說:“詩在與人商論,深求其疵而去之,等閑一字放過則不可?!盵4]煉字在王維、杜甫等人的詩中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王維的《積雨輞川莊作》中的“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鷗”,一向被認為是煉字佳句,杜甫講究“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在其詩中,十分講究煉字技巧,比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杜甫《春夜喜雨》的“潛”字,“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杜甫《詠懷古跡》)的“赴”字等,孟郊、賈島則以苦吟為主,孟郊作詩“夜學曉未休,苦吟鬼神愁”,被人稱為“詩囚”, 賈島更是在他的《送無可上人》一詩“獨行潭底影,數(shù)息樹邊身”句下加注一首小詩:“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極言煉句時間之久,吟成后之歡。類似的例子還很多,如“典盡客衣三尺雪,煉精詩句一頭霜”(王建《維揚冬末寄幕中二從事》) “吟成五個字,用破一生心。”(方干《貽錢塘縣路明府》)

宋人也注意到了苦吟的重要,陳師道說“學詩之要,在乎立格、命意、用字而已”[5]張表臣說“詩以意為主,又須篇中煉句,句中煉字,乃得工耳。”[6]宋人苦吟重在追求意新語工,惟具獨創(chuàng)-性、陌生化方可稱善,顯然是對唐人的模仿與超越,如宋祁的“紅杏枝頭春意鬧”王國維說:“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7]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個“綠”字,寫活了江南的春天。江西詩派講究“點鐵成金”、“奪胎換骨”顯然是祖承苦吟而來,宋初的九僧則刻意模仿賈島的“苦吟”風格,南宋的永嘉四靈和江湖詩派也多以“苦吟”人自居。梅堯臣詩風也曾受到賈島影響, 歐陽修在《讀蟠桃詩寄子美》中,他寫到:寂寥二百年,至寶埋無光"郊死不為島,圣俞發(fā)其藏"指出二人間的繼承關系。

第三,對“以文為詩”的發(fā)展。

“以文為詩”肇始《詩經(jīng)》,發(fā)揚于陶淵明,光大于韓愈。

《詩經(jīng)》采用賦、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描寫春夏秋冬四時之景,鋪陳東西南北四方之神等,帶有“以文為詩”的傾向。陶淵明則以散文的篇章結(jié)構(gòu) 、 句法及其虛詞、虛字入詩 ,使詩歌呈現(xiàn)出一種如散文般的平實自如 、天然入妙的情趣,開了后世“以文為詩”的濫觴。杜詩被譽為“詩史”,杜甫突破詩歌體格本身的傳統(tǒng)表現(xiàn)方法,以史為詩,將詩歌進行了散文化和歷史化,即以文為詩,這樣就擴展了詩歌表現(xiàn)功能的內(nèi)涵和方式,元稹、白居易所作“篇無定句,句無定字”的諷諭詩其實也是以文為詩的表現(xiàn),顯示了散文化的方式對傳統(tǒng)詩歌體制的沖擊與變革。韓愈則以賦法入詩,以古文之法入詩,成為唐代“以文為詩”的代表人物。宋人則發(fā)展了唐人這一手法,歐陽修承襲和超載了韓愈“以文為詩”的詩學理論,歷代評論家公認“歐陽公詩學退之”[8]蘇軾采用虛字和散文章法,并且?guī)в邢喈數(shù)淖h論性將“以文為詩”的手法運用發(fā)展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清人趙翼在《甌北詩話》就認為“以文為詩,自昌黎始,至東坡益大放厥 詞,別開生面,成一代之大觀。”總之,宋朝詩人包括歐王蘇黃等大家都是在翻閱唐朝詩人后融匯貫通而自鑄其偉業(yè)的,而唐朝詩人對于宋朝詩人,在人生道路、人生境界及詩學觀念上都有至深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胡應麟.詩藪.外編卷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1,209.

[2]蘇軾著.王文諾輯注.蘇軾詩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2, 1994.

[3]何良俊.四友齋叢說.[M].北京:中華書局,1988.144

[4]何文煥.歷代詩話[M].北京:中華書局,1981.445

[5]陳師道.后山詩話.何文煥編.歷代詩話.[M].北京:中華書局,1981,314.

[6]張表臣.珊湖鉤詩話.何文煥編.歷代詩話.[M].北京:中華書局,1981, 470.

[7]王國維.人間詞話. [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3

[8]張戒.歲寒堂詩話(卷上) [M].北京:中華書局,1983.451~452

作者簡介:曾萍,女,(1981-)信陽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

猜你喜歡
人生道路歸隱
草堂歸隱
天宮院
快活三里
論陶淵明歸隱的掙扎與追尋——基于《飲酒》其四的詩歌文本分析
沈從文與汪曾祺的歸隱情結(jié)比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