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亞東+宿秀江
酉水,湘江四水之一沅水的一級支流,發(fā)源于中國17個生物多樣性關(guān)鍵地區(qū)之一的武陵山區(qū)中部,沿途流經(jīng)湖北省宣恩縣、來鳳縣,重慶市秀山縣,湖南省龍山縣、保靖縣、永順縣,在湖南省沅陵縣匯入沅水。在酉水中游的石灰?guī)r地貌中有一片難得的綠洲,這就是湖南白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一個保護了多種珍稀雉類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自然保護區(qū)。
白云山保護區(qū)典型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為野生動物特別是雉類提供了理想的繁衍生息之地。保護區(qū)分布有9種雉類,占湖南省雉類總數(shù)(13種)的69.23%,占武陵山雉類總數(shù)的100%,分別是白頸長尾雉、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黃腹角雉、紅腹角雉、勺雞、灰胸竹雞、雉雞和鵪鶉。其中,白頸長尾雉、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黃腹角雉、灰胸竹雞屬于中國特有雉類,占中國特有雉類種數(shù)(20種)的1/4。
雉類樂園中的“社會分工”
白頸長尾雉作為白云山這一雉類樂園的重要成員,其雄性華麗的裝扮、沉穩(wěn)的步態(tài),無不彰顯“大哥”風(fēng)范。它高大魁梧,長80厘米左右,紅臉蛋,戴白圍巾,穿紅馬褂、花白衣裳,時刻帶著棕色和銀灰色相間的長令箭,儼然一副常勝將軍的姿態(tài)。
白頸長尾雉的棲息地主要分布在海拔600-1300米的砂地、林下地表凋落物層較厚、食物資源相對豐富及山溝水源較好的山谷闊葉林及針闊混交林中。棲息地內(nèi)環(huán)境適宜,食物豐富,干擾少,它們自由自在地生存繁衍,家族越來越大,數(shù)量也達到300-500只。
樂園里的“帥哥”——紅腹錦雞,身材苗條,體重500克左右,頭頂及背部有耀眼的金色絲狀風(fēng)衣。一看這身披的緋紅上衣,就知道它們是雉類中的“花花公子”。人類是女大十八變,雉類卻是男大十八變,獨自占領(lǐng)一條山嶺高聲歌唱,看見異性就手舞足蹈,以引起異性注意。雄性紅腹錦雞自以為長得帥,配對后就無所事事,三個一群、五個一伙,四處晃蕩。它們貪玩,起得早,早晨大約4點就吹起床口哨,好似做了一丁點兒事就得到了“金雞報曉”之美稱。
勺雞是樂園里的“冒險者”。因其喜歡在懸崖峭壁上活動,在當(dāng)?shù)乇环Q作“巖雞”。勺雞長得很有個性,頭戴灰冠,脖子圍金屬綠色圍巾,背披黃色衣服,胸掛栗色招牌,還戴飄逸型耳束。白云山保護區(qū)內(nèi)懸崖峭壁多,是登山者的樂園,初步估計保護區(qū)內(nèi)有500-700只這樣的冒險者。
灰胸竹雞是樂園里的“勞動者”。它們個頭不高,體長約30厘米,體重200-250克,當(dāng)?shù)赜小鞍啉F斑四兩,竹雞竹半斤”的俗語?;倚刂耠u黑嘴、褐額、灰眉,穿著樸實,頭戴橄欖褐色間雜白色的帽子,脖子圍著前棕后褐的圍巾,身穿棕黃色、黑褐色、栗色線間雜的土花衣,光著土黃色的腳。灰胸竹雞勤勞好動,從早到晚從不休息,從高山到平地、從山脊到山谷都遍布它們的足跡,這兒刨刨,那兒啄啄,好像總是有干不完的活。
灰胸竹雞也是樂園里的“氣象員”。它們個子小卻聲音大,“天作怪、天作怪”響聲連連。當(dāng)?shù)厝丝偨Y(jié):下午3點以后,竹雞叫個不停,如果從上坡往下坡叫,則第二天天晴;反之,第二天下雨。
在雉類的世界里,繁育后代主要是雌性的工作,產(chǎn)卵、孵化、哺育一直到孩子能自食其力,這些一直由偉大的母親完成。
不同雉類
對生境資源的選擇差異
雉類是古老的鳥類類群,在長期演化過程中,該類群所具有的一些生物學(xué)特性,如體形大、地棲、飛翔能力差、不遷徙、繁殖率低等,限制了種群的發(fā)展。雉類的這些特性,又讓其生存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可作為反映當(dāng)?shù)厣诸愋?、質(zhì)量和保護狀況的有效指標(biāo)。
湖南白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峰巒疊嶂、群山起伏、切割強烈、地勢多變、溝谷交錯、高低懸殊,形成了不同的植被類型,主要植被類型可劃分為3個植被型組、10個植被型、12個植被亞型、59個植物群系組、83個植物群系。白云山保護區(qū)的整個區(qū)域植被垂直帶譜可劃分為兩個基本帶譜:海拔1000米以下為常綠闊葉林帶;海拔1000-1300米為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帶。區(qū)內(nèi)分布著大面積的次生闊葉林,結(jié)構(gòu)完整、成分復(fù)雜、功能齊全,對研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具有重要意義,并為白云山各種珍稀雉類的覓食和繁育提供了賴以生存的食物資源和棲息地。
食物和隱蔽條件是影響雉類棲息地利用的基本因素,白云山不同的雉類會選擇不同的植被群落和微生境作為最適宜自己的棲息地。
從對植被群落的選擇來看,白頸長尾雉選擇的群落植物包含其覓食的山胡椒、山橿、野鴨椿、獼猴桃、五味子和蕨類植物,白冠長尾雉選擇的群落植物包括其覓食的紫菀和蕨類,紅腹角雉選擇的群落包括其覓食的懸鉤子和蕨類,勺雞所選擇群落中包括其覓食的鱗毛蕨。白頸長尾雉和紅腹錦雞對植被群落的選擇存在一定重疊,但紅腹錦雞主要以胡頹子、懸鉤子、薔薇為食物資源——可見,資源利用上的分化是這兩種雉類能在相同群落共存的原因之一。
白云山不同雉類對微生境的選擇也存在差異,可能與其個體的大小相關(guān)——體形小的物種偏好灌木生境,體形大的物種偏好開闊的生境。
紅腹角雉、黃腹角雉、勺雞等3種雉類的體長較短,雄鳥體長約50-70厘米,更適應(yīng)常綠闊葉林或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帶的灌木生境。白頸長尾雉、紅腹錦雞這兩種雉類的體長較長,雄鳥體長約70-145厘米,更適應(yīng)喬木生境。
白冠長尾雉的體長最長,雄鳥體長141-210厘米,雌鳥體長56-75厘米,因此其對生境的選擇與其他雉類存在較大的差異。
植被群落類型和結(jié)構(gòu)特征共同決定了白云山不同雉類對生境的選擇,以及生境的分離和同域的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