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他者與自我

2017-05-24 08:35:08薛卉
文教資料 2016年36期
關(guān)鍵詞:中國形象賽珍珠他者

薛卉

摘 要: 賽珍珠是位著名的美國女作家。她在中國和美國體驗了極為豐富的生活,在中國文化環(huán)境的熏陶中成長,同時又接受來自父母和美國的教育。論文從探尋賽珍珠的文化身份入手,選取賽珍珠三個不同時期的代表作《東風(fēng)·西風(fēng)》、《龍子》和《同胞》來探討她筆下的中國他者形象。從形象學(xué)角度來看,她筆下的中國就是異國他者形象,她在審視和想象著這個中國他者的同時,也對美國自我進行審視和反思。

關(guān)鍵詞: 賽珍珠 他者 中國形象

賽珍珠(Pearl.S.Buek,1892-1973)是著名的美國女作家。她在中國和美國體驗了極為豐富的生活。在中國文化環(huán)境的熏陶中成長,同時又接受來自父母和美國的教育,后半生更是在美國積極從事社會公益事業(yè)。賽珍珠的文化世界不是單一的,主要有兩部分:一是中國文化確切的說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另一是西方文化。她父母是傳教士,在她出生四個月大的時候就被他們帶到了中國的鎮(zhèn)江。由于父母開明的宗教觀,賽珍珠從小就聽王媽媽和廚師講一些民間故事,家庭教師孔先生又教她讀中國古典文學(xué),向她灌輸孔子倫理和中國的文明史,這使得賽珍珠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了深切體認。與此同時,她又跟隨父母學(xué)習(xí)英文,就讀于美國人辦的上海朱厄爾幸子學(xué)校,接受西方的基督教教義。可以說,美國文化思想對其影響是相當(dāng)深刻的。誠然,我們不能否認賽珍珠的雙重文化背景,且這種雙重文化對她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對其創(chuàng)作也有極大的影響。然而,正是這特殊的人生境遇,同時受兩種文化的影響促使她不斷追尋自我的文化身份。她意識到了這兩種文化間的差異,也渴望在這兩種文化之間選擇一處棲息之地。

本文選取賽珍珠的三部作品——《東風(fēng)·西風(fēng)》、《龍子》和《同胞》來探討這個問題。

一、《東風(fēng)·西風(fēng)》——意識形態(tài)中國他者形象的出現(xiàn)

《東風(fēng)·西風(fēng)》是賽珍珠第一部描寫中國題材的小說。小說的內(nèi)容正如書名所示,詳述了東方和西方兩位婦女桂蘭和瑪麗的不同愛情遭遇。以婚姻家庭為單位,刻畫了兩類人物形象,以桂蘭、桂蘭父母及公婆所代表的沿襲中國封建文化陳規(guī)陋習(xí)的維護者,以及像桂蘭的丈夫和哥哥等受過西方教育的,代表西方先進文明的受惠者和傳播者?!稏|風(fēng)·西風(fēng)》雖采用中國女子為敘述視角,但小說的語言是英語,即為美國讀者寫的小說。實際上,賽珍珠在描述夫妻和父子之間關(guān)系的同時也談到了東西方兩個世界的關(guān)系。作品中以美國為代表的現(xiàn)代西方文明來衡量中國,與美國的科學(xué)、民主、自由和平等新思想相異的是中國的封建禮教對人性的壓迫。

縱觀全篇,作為意識形態(tài)的中國他者最明顯的地方就是家庭婚姻關(guān)系的不平等,這種不平等體現(xiàn)在等級森嚴的家庭關(guān)系和男主女從式的婚姻關(guān)系中。因為中國式的婚姻是兩個家庭或是家族的聯(lián)系,超越了兩個當(dāng)事人的愛情結(jié)合,這種怪異的家族結(jié)合使得婚姻跳出平等式的兩情相悅,而是進入了一個不平等的家庭形式中。桂蘭就是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世界里,她自小就接受母親那套封建思想的教育。母親教給她怎樣為長輩泡茶敬茶,如何在長輩前站立,恭聽長輩講話,教會她怎樣用外表上的打扮來吸引丈夫的眼球,總之一切都要順從夫家的安排。在新婚之夜,聽到丈夫說要平等地待她,還可以和她做朋友,桂蘭很是驚訝和痛苦,因為在她的觀念里,妻子和丈夫之間不平等是正常的,“我和他平等?我不是他妻子嗎?他要是不告訴我該怎么做,誰來告訴我呢?難道他不是我的名正言順的主人嗎?”桂蘭的一番心理斗爭更是體現(xiàn)出她聽到“平等”一詞時的驚慌失措,因為封建禮教的三從四德已深入她心。這迥異于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異國,在西方讀者面前是怪異的,西方人看到這樣的婚姻家庭關(guān)系,肯定會感到一份驚訝和不可思議,他們不明白為什么中國傳統(tǒng)婦女能如此順從、如此忍受而不去反抗,不去爭取自己的權(quán)利。

賽珍珠在鋪陳和描繪這些中國的人和事的時候,很難看出她有和中國作家一樣的批判態(tài)度,更多的是沿著西方人對中國人普遍看法的套路。若西方讀者僅從這部充滿異國情調(diào)的作品中來了解中國人、中國社會、中國文化的話,我們將得出一個結(jié)論,這個結(jié)論和二十世紀初的西方人用來總結(jié)對中國人的看法是一致的,中國是個缺乏文明,充滿封建迷信的國家,是一個需要西方文明來指引、救贖的羔羊,西方人的使命就是向這些迷路羔羊灌輸西方文明價值觀,以達到靈魂的拯救。因此,我們不難看出作者在《東風(fēng)·西風(fēng)》中用美國的標準來衡量中國世界,塑造了一群被西方的社會集體想象物認同的形象一一意識形態(tài)的中國他者形象。

二、《龍子》——烏托邦中國他者形象的展現(xiàn)

《龍子》寫于1942年,主要以1937年至1941年南京城西一個小村子為背景展開故事,講述了林鄭一家在日軍占領(lǐng)南京時的悲慘遭遇。日本侵略者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在日軍帶來的慘絕人寰的災(zāi)難中,少數(shù)人精神垮了,陷入了絕望之中少數(shù)人與敵人勾結(jié),甘當(dāng)敵人的走狗,但是包括林鄭一家的大多數(shù)村民們都從苦難中站起來了。他們懷著滿腔熱情,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奮起抵抗,為打擊日寇不惜戰(zhàn)死沙場。和《東風(fēng)·西風(fēng)》中出現(xiàn)的中國人相比,《龍子》里的中國人簡直就是截然不同的另一人類。他們非常的完美,不僅英勇抗戰(zhàn),有著不惜一切代價反抗壓迫的決心和勇氣,而且善良,人與人之間能平等、和諧的相處。雖是普通老百姓,但在他們身上幾乎找不到一絲封建陋習(xí)的陰影,相反卻是集新舊中國一切美德于一身,男人友善又勇敢無畏,女人思想解放又獨立頑強。從形象學(xué)的角度來看,“烏托邦的描寫具有顛覆群體價值觀的功能。這種由于向往一個根本不同的他者社會而對異國的表現(xiàn),是對群體的象征性模式所作的離心描寫”。無疑,《龍子》中出現(xiàn)了烏托邦的中國他者形象。賽珍珠擺脫了占統(tǒng)治地位的意識形態(tài)框框,而在一種新的啟示下去讀解中國和中國人。一個專制、不平等、充滿陋習(xí)、等待西方文明救贖的中國他者不見了,值得注意的是,一個人與人之間能平等交流的中國他者形象出現(xiàn)了。面對日寇的欺凌,中國人沒有就此軟弱的妥協(xié),相反以勇敢大無畏的精神奮起反抗,其氣勢如同天上的飛龍。

在《東風(fēng)·西風(fēng)》中,父母和子女、夫妻、兄妹之間有著很深的隔閡,缺乏情感上的交流,而且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現(xiàn)象也到處可見。但在《龍子》中這種不平等的關(guān)系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人們能夠友好、和諧的相處并相愛,彼此之間不再有隔膜,達到情感上的平等交流。在這個中國世界里,不僅夫妻之間能相互尊重與理解,能打破傳統(tǒng)夫權(quán)的桎梏,父輩與子輩,兄弟姐妹平輩之間也能和諧相處,不再有距離。賽珍珠在此為西方人闡釋了中國家庭的凝聚力。同樣地,賽珍珠在《龍子》中為西方人塑造了這樣一類中國人形象,他們不僅在日常生活中能彼此多一份理解和關(guān)愛,和睦愉快的相處,當(dāng)日本鐵蹄踐踏家園時,他們能團結(jié)起來,為了和平安寧,以《水滸傳》中的英雄好漢為榜樣,英勇無畏地和敵人戰(zhàn)斗到底。賽珍珠在描繪這些人勇敢殺敵的同時,她不想讓西方人看到殘忍的中國人形象。相反,她讓西方讀者認識到這些中華的英雄兒女們有著善良的天性,他們是為追求和平而戰(zhàn)。

綜上所述,與《東風(fēng)·西風(fēng)》相比,我們不難看出賽珍珠在《龍子》中流露出截然相反的態(tài)度—一種客觀、合理的贊美。她沒能親身經(jīng)歷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但卻寫出了如此壯闊的抗戰(zhàn)場面,這與她高超的寫作技巧、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對當(dāng)時抗戰(zhàn)信息的掌握不無關(guān)系。然而,更重要的一點是作家鮮明的反法西斯立場,對中國受難民眾的同情之心和對處于民族存亡之際的中國必勝的信心,她筆下的中國形象自然面目一新。

三、《同胞》——烏托邦中國他者形象和意識形態(tài)中國他者形象的統(tǒng)一

小說的主人公是僑居美國紐約的中國哲學(xué)家梁文華博士及他的妻子和兒女們。梁博士在紐約著述講學(xué),宣傳儒家思想和中國古典文化,生活相當(dāng)寬裕。妻子梁太太是個沒受過教育的農(nóng)村婦女,膝下有四個孩子,均在美國長大和受教育。小說前半部分描述了這一家在美國生活的情形,后半部分主要以梁博士的子女們回到中國發(fā)展為內(nèi)容。長子詹姆斯和長女瑪麗一道返回家鄉(xiāng),各以自己的在美國所學(xué)的醫(yī)療本領(lǐng)為農(nóng)民服務(wù),而另外兩個或多或少是被梁博士趕回去的。把四個孩子都送回中國后,梁博士自己則留在美國,安安全全地享受他的富裕生活??墒?,孩子們回國后并不是一帆風(fēng)順的,小女兒路易絲吃不下苦,無法適應(yīng)中國的生活,不久又回到美國,嫁給了一個美國人。小兒子彼得稀里糊涂地參加一項他半懂不懂的革命事業(yè),被國民黨的暗探槍殺了。只有大兒子和大女兒義無反顧地回到老家,投身于改善農(nóng)民命運的事業(yè),并和當(dāng)?shù)厝私Y(jié)了婚。

作者塑造了兩類知識分子形象,一是以梁博士為代表的“假愛國主義”、“口頭愛國主義”;另一是以詹姆斯和瑪麗為代表的新一代知識分子,他們學(xué)成回國,懷著滿腔愛國熱情,克服重重困難,切實地為同胞們服務(wù)?!锻分锌坍嫷闹R分子與《東風(fēng)·西風(fēng)》中西化了的知識分子可以說都是留學(xué)美國的“海歸派”?;蛟S是作品形成的時代背景不同,兩者表現(xiàn)出一定的差異,因為前者意識到中國民眾的重要性,把自己融入到民眾的普通生活中,思想意識升華了,不再激化或回避生活中的矛盾,不再以強勢的西方新思想同化、壓倒中國。在此,作者為我們塑造了烏托邦式的中國他者。但同時,以梁文華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口頭上表現(xiàn)出很愛國,極力塑造美好的中國形象。對美國人,他講授中國的哲學(xué),希望大學(xué)生們能吸取精神營養(yǎng),因為他認為這營養(yǎng)有著中國四千年文明的積淀,能幫助中國度過難關(guān);對子女們,他用可愛的童話過分夸大中國美好的一面,把中國描述成一個理想國。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以一口流利的英語為驕傲,似乎忘記了母語的存在。與詹姆斯和瑪麗深入普通民眾相比,梁博士將中國的民眾撇到一邊,認為他們無足輕重,認為“對于任何一個民族來說,有意義的是質(zhì)量,即有發(fā)言權(quán)的少數(shù)人、學(xué)者。像我這樣的人當(dāng)然比農(nóng)民更能完美地代表中華文明的精神。我們民族歷來由我們知識分子治理。我們歷代的皇帝都依靠有智慧的人”。知識分子身上的精英意識暴露無遺,自以為是、虛偽的儒者形象符合當(dāng)時西方社會的集體想象物,他是個意識形態(tài)形象。

概括地說,賽珍珠描述的中國他者形象代表了不同于美國的價值觀念,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不同時期,中國他者都起過對襯美國的作用,或者是作為一個充`滿異域情調(diào)的封閉、落后、不文明的國度,或者是對中國民眾機智、勇敢和渴望和平的贊美,或者是對中國“海歸派”的愛國之舉的肯定與批判。若細加觀察,這些變化著的中國他者,讀者便能從中領(lǐng)略美國人眼中的中國形象的視野變化。同時,這些演變也反映了中國近代社會的變遷,但更多地反映了賽珍珠對美國本土文化的自我體認。在中西文化差異的語境下,中國形象更便于表現(xiàn)出美國和美國文化難于感受的某些東西,正因為有這樣一些中國人形象,才將美國文化的優(yōu)劣凸顯出來。因此,清楚地認識和審視對方與自我,揚長避短,我們就需要積極尋求一種新的對話模式,即以客觀、親善的態(tài)度看待異質(zhì)文化,實現(xiàn)雙方文化的交流和促進??傊?,通過中國他者形象和美國自我形象的互動,在兩者之間建立真誠的文化交流,從而促進雙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和文明的進步,也許這就是賽珍珠執(zhí)著而單一的追求,也是我們所期盼和展望的未來。

參考文獻:

[1]陳惇.比較文學(xué)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0.

[2]讓一馬克·莫哈.試論文學(xué)形象學(xué)的研究史及方法論[A].孟華.比較文學(xué)形象學(xué)[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1.

[3]郭英劍.賽珍珠評論集[C].桂林:漓江出版社,1999.

[4]魯迅.魯迅談賽珍珠[A].郭英劍.賽珍珠評論集[C].桂林:漓江出版社,1999.

[5]劉龍.賽珍珠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6]達尼埃爾-亨利·巴柔.孟華.比較文學(xué)意義上的形象學(xué)[J].中國比較文學(xué),1998(4).

[7]劉雅瓊.形象與文化攜手—論比較文學(xué)形象學(xué)中的他者與自我關(guān)系[J].外國文學(xué)研究,2008(4).

[8]杜平.異國形象創(chuàng)造與文化認同[J].西華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哲社版),2004(5).

[9]顧鈞.賽珍珠創(chuàng)作中的美國因素[J].鎮(zhèn)江師專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1(4).

猜你喜歡
中國形象賽珍珠他者
賽珍珠:我在鎮(zhèn)江有個家
華人時刊(2020年17期)2020-12-14 08:13:00
賽珍珠受到錢鐘書斥責(zé)原因探析
鎮(zhèn)江高等??茖W(xué)校賽珍珠研究所簡介
21世紀中國賽珍珠研究述評
東方主義在大正日本文學(xué)中的探討
“他者”眼中的“她者”
世界文化(2016年12期)2016-12-21 17:21:57
西班牙媒體眼中的中國形象
青春歲月(2016年20期)2016-12-21 12:38:25
“莉迪亞死了”——《無聲告白》中他者的悲劇解讀
他者視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
20世紀北美漢學(xué)家對中國文論的研究與啟示
兴城市| 巴东县| 麦盖提县| 滨海县| 景德镇市| 满洲里市| 新蔡县| 英吉沙县| 吉林市| 南城县| 上杭县| 利津县| 九龙县| 彭水| 禄劝| 军事| 阿坝| 都江堰市| 龙山县| 嘉善县| 阿拉善右旗| 隆回县| 大兴区| 土默特右旗| 澎湖县| 绥棱县| 甘肃省| 博白县| 大城县| 盱眙县| 高唐县| 囊谦县| 通辽市| 宿松县| 武城县| 刚察县| 正蓝旗| 浑源县| 和硕县| 西安市| 防城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