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卿
談到“說鴿子”,年長的木瓦匠都有印象,意謂“說富貴”“說喜話”,是一種趨吉避兇的古老習(xí)俗,一般人家尤其是鄉(xiāng)村人家蓋房,主家都要求匠人“說鴿子”以求吉利,而匠人亦巴望“說鴿子”討幾個歡喜錢。
為什么把說喜話稱為“說鴿子”呢?這是因為吉祥的話多得像鴿子一陣陣飛起,故老百姓就俗稱“說鴿子”。
經(jīng)考證,“說鴿子”源于古代建房的“儀式歌”,最早出現(xiàn)在漢代,距今已2000余年。全國很多地方都有此民俗,只是不同地區(qū)“說鴿子”的內(nèi)容及程序略有不同。在有些地方,從打地基到上梁,都要說一些喜話。
20世紀(jì)70年代初,父親帶全家下放在離縣城不遠的城東公社,不久,我也從偏僻的插隊鄉(xiāng)村調(diào)到他身邊。一年后,我從田頭到農(nóng)具廠跟在一位姓楊的師傅后面學(xué)木匠。楊師傅是當(dāng)?shù)赜忻哪窘?,?dāng)?shù)厝思矣姓l要蓋房打家具的,首先想到的便是楊師傅。因為楊師傅不僅手藝好,還會“說鴿子”。
楊師傅走到哪里,都是“掌作”師傅,蓋房都由他來“說鴿子”。因而跟在楊師傅后面,我也記住了不少“鴿子”及蓋房禮儀?!罢f鴿子”禮儀是頗隆重的,祭祀膜拜絕不可少,即擺神位,點香燭,放祭品,做祈禱,我們這里敬奉的神有佛教的如來、觀世音,道教的太上老君、張?zhí)鞄?、八仙及上三代的家祖。祭祀完了才由“掌作”師傅“說鴿子”。
“鴿子”內(nèi)容為福祿壽財喜之類,一般為七字句,句中偶有襯詞,大體押韻,可分為若干節(jié),每節(jié)句數(shù)可短可長。
上梁的程序很復(fù)雜,每一個程序都要“說鴿子”。首先是“暖梁”。上梁的前一天晚上,主家備酒菜,請匠人師傅做客,在已經(jīng)做好的正梁下面鋪上席子棉被,睡在正梁旁邊,為正梁“暖梁”。“說鴿子”臺詞為“恭喜主家砌華堂,今晚請我來暖梁;天官賜福到人間,主家福氣萬年長……”
次日,便開始“請梁”,把正梁從“暖梁”的工場上抬進已經(jīng)立好的一對中柱前面,平放在兩張茶凳上,然后開始“說鴿子”:“請梁請到正當(dāng)中,搖搖擺擺像金龍;我問金龍哪里去,一心要奔主人宮……”
繼而便開始在梁上“貼福字”,主家將寫好的大紅福字送到“掌作”師傅手上,請他貼“?!弊帧罢f鴿子”:“福字四角四方方,貼在主家紫金梁,老板生得有福相,福子福孫福滿堂……”
接著開始“纏梁”,“掌作”師傅一邊將紅綠綢布纏在正梁上已經(jīng)貼好“?!弊值膬蛇叄贿叀罢f鴿子”:“紅綠綢布喜洋洋,主家請我來纏梁;左邊纏的金龍尾,右邊又纏金鳳凰……”
纏梁完畢便輪到“澆梁”了,“掌作”師傅接過主家裝滿燒酒的酒壺一邊以酒澆正梁,一邊“說鴿子”:“天開黃道豎玉柱,地轉(zhuǎn)良辰駕金梁;華堂砌好人爭光,子子孫孫福無疆……”
接著,“掌作”師傅和助手(由資深瓦匠師傅擔(dān)任)開始“登高”,沿著梯子登上安放正梁的位置,眾木瓦匠(人要成雙)將正梁抬到“掌作”師傅和助手面前,由他們安裝到立柱的榫頭上,并“說鴿子”:“腳踏木梯步步高,壽神佬兒把手招;問他招的是什么,招的主家福壽高……”
以上都是上梁的序幕,接著才是正戲“上梁”。“掌作”師傅和助手將正梁斗縫合榫地安裝在立柱上后“說鴿子”:“今日來上紫金梁,代代富貴宰相堂;上梁喜逢黃道日,榮華富貴萬年長……”然后是“安梁頂”,“掌作”師傅和助手各在一邊為正梁下邊的立柱頭上安放紅綠布各一塊,然后“說鴿子”:“紅綠布啊千根紗,一對鳳凰來我家;鳳凰不登無寶地,府上多出貴人兒……”接下來主家把供桌上敬奉的饅頭、糕點拋向正梁,祝賀上梁大吉。
參與上梁禮儀活動的親朋爭著前去拾取饅頭、糕點,放入衣袋,帶給家中老人吃,說是吃了以后添福添壽,給小孩子吃,說是吃了長命百歲。而“掌作”師傅也說起“拋梁”“鴿子”:“饅頭糕來拋金梁,貴府早出狀元郎;金梁高座生富貴,一品當(dāng)朝伴君王……”
“登科”是整個上梁禮俗活動的高潮,由木匠“掌作”師傅先說一個“鴿子”,助手瓦匠師傅再和一個“鴿子”,一個連著一個,一個接著一個,直到主家出面打招呼,才告一段落。
木匠“掌作”師傅“說鴿子”:“銀斧高聲喜洋洋,九宮八卦聽陰陽;四周站的玉璧柱,當(dāng)中上的紫金梁。紫微星來紫金道,榮華富貴福滿堂?!蓖呓硯煾怠昂网澴印保骸般y刀高聲喜洋洋,八寶地上砌華堂。新砌華堂天門開,金童玉女結(jié)伴來。和合二仙來送寶,諸仙送子下遙臺……”
經(jīng)過以上10道工序,上梁宣告結(jié)束。這時主家盛情邀請“掌作”師傅和助手下梯,接受紅包?!罢谱鳌睅煾岛椭纸舆^紅包后,便齊聲說起“鴿子”:“上梁金,下梁銀,秤稱金子斗量銀。左踏金,右踏銀,腳腳踏的聚寶瓶。聚寶瓶上插金花,寒穿綾羅夏穿紗,米麥常堆千萬擔(dān),年年四季享榮華。恭喜,恭喜!”
作為老百姓的口頭文學(xué),“說鴿子”多年來一直散落民間,面臨失傳的危險,近年來一些地方已開始將它列入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真是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