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琴 廖莉
【摘要】病理學是研究疾病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的一門醫(yī)學基礎學科,同時它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形態(tài)學醫(yī)學科目,而病理學實驗教學在病理學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傳統(tǒng)的病理實驗教學模式存在很多問題,已不適應醫(yī)學教育的需求。通過改進實驗教學設備、大體標本和病理切片數字化建設、采用對比教學方法和病例教學法對探討病理學實驗教學改革方法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病理學 實驗教學 病理變化
【中圖分類號】R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3-0231-01
病理學是研究疾病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的一門醫(yī)學基礎學科,主要通過研究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變化和轉歸來闡明疾病的本質。同時它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形態(tài)學醫(yī)學科目,而病理學實驗教學在病理學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一堂好的病理學實驗教學課是理論課的鞏固、補充和發(fā)展,能夠加深學生對病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夠使枯燥的病理內容變得生動形象,能夠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最終提高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病理學的學習質量,為以后學習臨床知識打下扎實的基礎。筆者根據自身教學經驗并結合本校高職護理專業(yè)病理學實驗教學情況,就如何提高病理學實驗教學質量進行探討。
1.本校高職護理病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實驗課時不足
目前,本校高職護理專業(yè)醫(yī)學教育學制是5年,病理學一般在第三學期開設,總學時是68學時,實驗課占16學時,占總學時23.5%,實驗課所占的比例不足。高職護理專業(yè)病理學實驗內容多,但實驗教學時數相對不足,使得教師對某些重要疾病只能簡要講解和大致觀察。致使學生無法充分理解某些重要疾病的病理變化。
1.2 實驗教學設備的落后
因為經費不足,資金投入不夠,實驗教學設備陳舊、落后。同時又由于學生數量的增加及大體標本和病理切片的短缺,使標本相對不足。最終影響到師生之間的互動及病理學實驗教學質量。
1.3 大體標本和病理切片陳舊、老化
由于尸體來源受限,以及某些疾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下降,要獲得相應疾病的標本困難,因此實驗室標本更新較少,數量少。再加上有些標本出現了陳舊老化的情況,標本顏色、特點已發(fā)生了較大改變,致使學生在觀察時常覺得與書中描述的病變特點不符,缺乏鮮明特點[1],不僅影響了教學的科學嚴謹性,還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理解和掌握。
1.4 教學模式單一、陳舊
傳統(tǒng)的病理學實驗教學模式為:教師復習理論知識——大體標本示教——病理切片示教——學生自行觀察,均為傳統(tǒng)的“填鴨式” 教學方法。學生也是在教師的講解中進行大體標本和病理切片的觀察。這樣的授課方法雖能在有限的時間內系統(tǒng)而深入地全面復習理論知識, 但很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易出現高分低能、 知識和能力嚴重脫節(jié)的現象[2] 。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實驗內容,且很難深刻理解理論知識,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判斷能力、分析及解決問題能力。
1.5 學生對病理變化與臨床表現之間聯(lián)系理解淺
本校病理學課程開設在第三期,學生還沒進入臨床實習,僅能從教師講述和書本中膚淺理解疾病臨床表現,更不用說學生能掌握病理變化與臨床表現之間關聯(lián),也不能深入分析和總結。導致很多學生覺得病理學課程學好與否根本不會影響之后臨床科目學習,因此學生不重視病理學的學習,學習積極性差。
2.改革方法
2.1 適當增加實驗課時
增加病理學總課時,另外實驗課學時至少占40%。畢竟病理學是一門形態(tài)學科目,實踐性強。另外可以加大病理實驗室開放力度,增加學生課后對病理學學習時間和機會。每周定時全天開放病理大體標本室和顯微鏡室,并安排老師輔導,以彌補實驗課時的不足。
2.2 改進實驗教學設備
隨著時代快速發(fā)展,病理實驗課堂中不再是使用簡單的掛圖、病理切片和顯微鏡,特別是數碼顯微系統(tǒng)的出現,使實驗課可以豐富多彩。顯微數碼互動系統(tǒng)是由教師用顯微鏡、學生用顯微鏡、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和語音對講系統(tǒng)等組成[3],顯微數碼互動系統(tǒng)使用可以增加了師生之間互動,增加知識傳播量,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進而可以較大程度地提高實驗教學效果。
2.3 大體標本和病理切片數字化建設
由于一些大體標本和病理切片保存不當或者存放時間久出現陳舊老化現象,不利于學生觀察??梢酝ㄟ^一定技術把大體標本和病理切片拍攝成電子照片并對其特征進行標注。大體標本和病理切片數字化建設不僅解決標本短缺的問題,更能有利于學生觀察。
2.4 采用對比教學方法
對比法就是對兩種或兩種以上互有聯(lián)系而又有差異的知識進行分析、區(qū)別、歸納,辨析異同,把握主要特征的方法。此種方法簡便易行,效果顯著,能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該知識的特征,從而很好地把握知識內涵[4]。對病變組織鏡下觀特點與正常組織進行對比,病變組織與正常組織的不同就是該病變組織的鏡下觀特點。進行對比學習之后加深了學生對病理知識的理解。
2.5 病例教學方法
病例教學法是一種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占中心地位[5]。實驗課前,教師提供實驗內容相關臨床案例,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通過各種途徑查找資料,分成小組討論。實驗課時老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帶著問題觀察相應器官的大體觀、鏡下觀。結合病例臨床表現,作出病理診斷、找出病理依據,最后教師總結。病例教學方法是以問題中心、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若采用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調動學生主動性、增強團體合作精神、活躍實驗課堂氣氛,學生不但充分理解了病理知識,還提前學習到了一些臨床知識。另外一方面這就對任課老師有更高的要求,教師得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面,既需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還得有一定的臨床知識的儲備。教師可以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及多參加一些臨床實踐活動等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總之,為培養(yǎng)出應用型和綜合型醫(yī)護人員,我們還應在今后病理實驗教學中不斷探索更適合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目的就是為了提高病理學實驗教學效果,最終使學生更好理解和掌握病理學知識。
參考文獻:
[1]雷玲,石安華,賈勇.病理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右江醫(yī)學,2009,37(6):745.
[2]王芳亮.高校精品課程后續(xù)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教育科學,2011(1):166-168.
[3]危曉麗,姚根有,周韌等.病理學實驗教學體系的創(chuàng)新[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10,30(8):889-891.
[4]許麗,范炳軍,謝遠軍.對比教學法在推拿手法教學中的應用[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0,24(4):45.
[5]張海林,李建華.淺談病理教學中舉例法與病案分析法的運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8):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