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范
摘 要:本文從武夷懸棺的特征出發(fā),通過對武夷山地理與氣候條件的分析,首先科學(xué)地論述其形成的原因,摒棄了過去對懸棺成因的各種圖騰崇拜、神鬼假說以及彌高至孝等不切實際猜想;之后又淺談了其安放方法因其成因分為四組七個方法,分別獨立又互有關(guān)聯(lián),把懸棺的起始、發(fā)展和成熟分別展現(xiàn)出來,還事實真像于天下。
關(guān)鍵詞:新解懸棺;氣候與懸棺;船棺與洪水;杠桿吊懸棺;架梯法;繩索懸吊;懸棺與腳手架;懸棺與杠桿;懸棺的七個安放方法;四組七法;僰人懸棺
中圖分類號:K89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7-0240-02
1 武夷懸棺出現(xiàn)的原因
懸棺之謎最令世人感興趣的是如何安放,但如果不知懸棺成因就去猜想如何安放是很不妥當?shù)?,有如斷章取義。
當年懸棺專家梅華全曾經(jīng)有過對懸棺特征的總結(jié):“高崖臨水,棺為船形”。從此特征中可以看出懸棺離不開高崖洞穴,船形棺也說明不能沒有水,也就是說懸棺是由本地地理環(huán)境與頻繁的雨水共同作用而催生出來的特殊產(chǎn)物。
我國處在太平洋西岸,每年都會得到太平洋送來的大量水氣,另外每年還會有超過二十個臺風(fēng)登陸或影響我國,而福建省武夷山就成為阻擋西太平洋水和臺風(fēng)的第一道屏障,每年經(jīng)過這里的季風(fēng)和臺風(fēng)都因武夷山的阻擋使攜帶的大量雨水降落。
武夷山的地理環(huán)境依舊,那么三千多年前曾經(jīng)有過那么多雨水嗎?
我國氣相學(xué)家竺可楨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一書中指出近五千年的時間,根據(jù)材料的性質(zhì),可分為四個時期。
考古時期(約公元前3000——前1100年)一一西安附近的半坡村遺址(屬于仰韶文化,用碳-14同位素測定為約5600——6080年前)和河南安陽殷墟(約公元前1400——公元前1100年)的發(fā)掘表明,當時獵獲的野獸中有竹鼠、麞和水牛等熱帶和亞熱帶的動物,而現(xiàn)在西安和安陽一帶已經(jīng)不存在這些動物了。此外,在殷代留下來的甲骨文上可以看出當時安陽人種稻比現(xiàn)在大約要早一個月。在山東歷城縣發(fā)掘龍山文化遺跡中找到一塊炭化竹節(jié),有些陶器外表也似竹節(jié)。這說明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竹類的分布在黃河流域,可直到東部沿海。根據(jù)這些事實,我們可以假設(shè),五千年以來,竹類分布的北限大約向南后退1—3個緯度。
對照黃河下游和長江下游各地溫度,可以說5000年前的仰韶到3000年前的殷墟時代是中國的溫和氣候時代,比現(xiàn)在年平均溫度高2℃左右,正月份的平均溫度高3—5℃。
中國的許多方塊字,用會意象形來表示。在周朝(公元前1066年開始,定都于西安附近的鎬京)初年的文件中,如衣帽、器皿、書籍、家具和樂器等名稱都以“竹”為頭,表示這些東西最初都是用竹子做成的??梢娭艹觞S河流域竹類廣泛生長,而現(xiàn)在則不行了。商周時代,黃河流域的勞動人民都從事農(nóng)業(yè)和畜牧業(yè)。對于他們,季節(jié)的運行是很重要的事。人民采用各種方法來定春分,作為農(nóng)業(yè)操作的開始時期。當時位于山東近海的郯國人民,每年觀測家燕的最初來到以定春分,但是現(xiàn)在家燕3月22日才到長江下游。郯城和長江下游的上海兩地的年平均溫度相差1.5℃,正月平均溫度相差4.6℃。這個結(jié)果與考古時期用竹子分布區(qū)域變化的方法所得的結(jié)果是一致的。周初溫暖的氣候不久就惡化了,漢江在公元前903 年和公元前897 年就兩次結(jié)冰。但是,到春秋時期(前770—前481年)又和暖了。
上面講了很多竹子與溫度的問題,要知道竹子有喜溫更喜水的自然習(xí)性,缺少雨水的自然條件是不適合竹子生長的。而竹簡與甲骨文機乎同時出現(xiàn),至少也可以說明四千多年前竹子就生長在北方了。
1974至1975年間,在陜西寶雞市西周早期茹家莊2號墓的考古發(fā)掘中,出土了青銅器。此器形狀似羊非羊,似豬非豬,體態(tài)肥滿,大圓耳,兩目圓睜,長吻前伸,腹部微垂,4個獸蹄樣的足較短,尾巴短小卷曲,器體中空,背部開方口,上有四角橢圓方蓋。蓋上立一虎,虎頭前伸,雙目直視。兩耳、兩肩胛和后臀上均飾圓渦形卷曲獸體紋。此器通高18.6厘米,通長30.8厘米,重3.25公斤,出土?xí)r同一銅盤相配,應(yīng)是一套盥洗器,而不是酒尊??脊艑W(xué)家對此器的定名一直把握不準,初時因觀其似羊,故起名“羊尊”,并一直延續(xù)此稱謂,一些出版物上也都采用此名。直到1993年春,當時的上海博物館館長、著名青銅器專家馬承源到寶雞考察,經(jīng)過仔細觀察、反復(fù)琢磨,認為還是定名為“貘尊”好。在這之后,一些有關(guān)青銅器的書如《中國青銅器》、《中國青銅器全集》都采用此說。
貘科僅1屬5種。分布于東南亞(1種)和南美洲(4種)?,F(xiàn)存最原始的奇蹄類,保持前肢4趾后肢3趾等原始特征。亞洲貘分布于東南亞從緬甸、泰國南部經(jīng)馬來半島到蘇門達臘島,體型較大,身體黑白兩色,易于辨認。貘是喜水的動物,從不離開森林的水邊,常常呆在水中或泥中,一來為了逃避敵人,二來為了冷卻身體,在水里游泳時可以將長鼻子伸出水面來進行呼吸。
既然在沒有現(xiàn)代交通和通訊的西周早期的陜西地區(qū)能出土貘尊,說明當時當?shù)貞?yīng)該有貘的存在,而貘的習(xí)性則說明當時當?shù)丶扔袦嘏臍夂?,也有充足的雨水?/p>
由金棟生和鄭芬所著的《福建省中部沿海地區(qū)十二萬年來的古氣候》一書中指出暖熱濕潤的長樂期,距今0.8—0.3萬年。這樣的氣候不可能不影響近在咫尺的武夷山。
或許你認為以上的論據(jù)還不夠直接,但我們都知道懸棺即船棺,船棺即是用整根的閩楠木制成,說明當時武夷山的閩楠木資源十分豐富,而閩楠木須要豐沛的降水才能生長良好,今天我們可以通分析船棺楠木的年輪來判斷它在什么樣的氣候條件下生長。逝去的人安息在船形棺內(nèi),那么他活著的時候也必然與船朝夕相伴,誰會說那是一條旱船呢!
以上幾條論據(jù)同時指出距今三千多年前我國處于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下,武夷山地區(qū)出現(xiàn)頻繁降雨應(yīng)該在情理之中,與梅華全對懸棺特征的總結(jié)相互印證,與武夷懸棺出現(xiàn)的時間段正好重合。
綜上所述得出因武夷山地區(qū)山高陡峭,峽谷幽深,崖洞資源豐富,豐沛的降水沖毀了土葬墓穴,人們?yōu)榱耸椎陌踩鸥耐猎釣檠略幔舱蛉绱私o后人留下了具有時代特征的文化與文物資源。
2 武夷懸棺的安放方法
(1)直接安放法:武夷山的崖洞資源十分豐富,但它們的位置卻高低不同,起初人們把棺木放在洞穴內(nèi)旨在寄存,所選洞穴只在水位線上,可以用船或竹筏載棺至洞口,然后將棺直接移入洞內(nèi)。這就是懸棺安放的第一種方法,會不會有人大跌眼鏡呢?
(2)架梯安放法:要知道每季、每年的降雨是不一樣的,洞穴也并不都在近水面處,有的可能高于水面三五米,有的時候水位低于過去的水位線,這時會露出一些洞口,但不安全。在這種條件下人們利用梯子來安放棺木。但有的目標洞穴用梯子夠不到,那么搭建腳手架也可以完成。同時人們會發(fā)現(xiàn)越高越安全。
(3)繩索懸吊法:由于洞穴數(shù)量的限制迫使人們向更高、更寬綽也更安全的洞穴發(fā)展,用繩索懸吊是一個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就是用兩三條繩索將棺木吊起至崖洞口,再搭腳手架,然后就能將棺木移入洞中。懸吊的方法就如同把"吊"字倒過來,下面的棺木牢系在上面的一根橫木的中間或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處。上這時懸棺的安放已突破了高度的限制。為什么不用單繩?因為單繩提升能力低下,又無法搭建腳手架,提升過程中尸棺在空還會旋轉(zhuǎn),同時蕩來蕩去很不安全,也會使隨葬品傾倒,使尸體移位,甚至是繩索斷掉,尸棺跌落。
(4)繩索懸吊腳手架杠桿提升法:為了能夠更安全的(主要指尸棺)到達目的地洞穴,人們又將腳手架先吊至洞口,再用杠桿把棺木吊上來。這樣就可以占領(lǐng)所有的崖洞,甚至不放過崖縫。該方法是懸棺安放技術(shù)最成熟的、最可靠的方法,直至最后。
在中國的懸棺中僰人懸棺也非常受觀注,僰人懸棺并非放在天然洞穴之中,而是人為的鑿龕安葬或鑿孔插木以放棺,因此應(yīng)該是將腳手架吊在合適的位置,工匠在其上施工,最后借助腳手架再將棺安放好。
此套方案分為直接安放法一種、架梯安放法二種、繩索懸吊杠桿提升法二種和繩索懸吊腳手架杠桿提升棺木法二種共四組七個方法,余者略之。
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根足夠長的杠桿和一個支點,我就能翹起地球”。這無疑說明了杠桿的能力。而杠桿被人們利用的歷史已不止幾千年。
以上方案所用材料僅為竹木、繩索和皮革,可以說古今皆有,并且就地取材。
至此可以看出懸棺的安放順序大至為由點到面、自下而上、先易后難。
部份懸棺應(yīng)該存在二次安放的過程,由于人的死亡時間是不確定的,而崖洞是可以、同時也是有必要提前選取的,因為沒有棺木的洞穴就是沒有主人的洞穴,隨時可以有人占領(lǐng)。這樣在人死后把尸體運至洞口,取出棺木放入尸體及隨葬品后再放回洞穴。僰人懸棺同樣有這個必要,因為鑿龕是很費時間的,但鑿孔插木卻比較容易,可以即時操作。
今天我們看到的懸棺都在十幾米、幾十米甚至上百米的高崖,誤認為懸棺都應(yīng)該在高處,其實不然:(1)低處的棺木應(yīng)該安放的較早,同時由于工具和觀念等因素早期的懸末必一定使用閩楠木,棺也不一定就是船形,可能因腐朽消失;(2)在雨量較大的年份,洪水漫過一些位置較低的洞穴,將棺木帶走了;(3)人為的破壞。
人們一直想找到一種安放懸棺的方法這本身就是個錯誤,事物總是由發(fā)生走向發(fā)展再到成熟,最后消亡,懸棺也不例外,即不是一夜之間的產(chǎn)物,也不會一直墨守成規(guī)只用一種方法去安放,更不可能從一開始就有了一個完美的方案。今天我們解不開懸棺安放之謎也正好印證了這一真理。
3 理性認知懸棺之謎
五千年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但也不可否認夏商周是有斷帶的。眾所周知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源于中藥`龍骨,而后經(jīng)過研究后確信夏商周是真實存在過的。古代江南被稱作蠻夷之地,文明發(fā)展滯后,武夷懸棺未有文字記載也證明了這一點。
以前有多人次在刊物上發(fā)表對懸棺之謎的成因和安放方法的猜想,在我看來有如作秀,其說辭不過是在重復(fù)別人的猜想,并無新意,這是其一;其二:以前的各種說辭都是建立在秦漢以來人們的各種論述拼湊所得,與懸棺形成的年代相差甚遠,各種論述根本無立足點。其三:拿各種迷信之詞、腐朽之論來搖旗吶喊,我想可能他自己都不認同,只是一種欺世盜名不負責(zé)任的表現(xiàn)。古人因掌握的知識面所限而未能作出正確判斷是可以理解的,我們經(jīng)過學(xué)校的系統(tǒng)學(xué)習(xí),同時又得到網(wǎng)絡(luò)傳來的海量信息,更應(yīng)該理性的看待懸棺之謎。請不要把三千多年前的古人復(fù)雜化,也不要迷信此事無解。
多年來無人能解此謎,因此也沒有專家再為此費心,而我的見解也縷遭尷尬,不由讓我想起當年的卞和。
總之,武夷懸棺體現(xiàn)了人類在大自然面前永不低頭,頑強抗爭,并且取得最后的勝利這一不爭的事實;同時也表明人類即熱愛大自然,又敬畏大自然,最終溶入大自然。希望我的文章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也希望能有專家老師批評指導(dǎ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