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龍
初中體育教學是學生鍛煉身體、提高免疫力、釋放學習壓力的重要途徑。隨著我國新課改課堂的不斷推進,社會對我國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要完成基本的教學目標,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簡要闡述了幾種提升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策略,希望對廣大教育同仁有所幫助。
體育教學,是指以學生身體運動為主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一些輔助機械、器材等達到讓學生充分鍛煉的目的。初中體育教學具有運動時間短、承擔責任大的特點,因此更需要提高學生的主要參與性。一來培養(yǎng)學生主自主學習的能力,更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和應用效果,讓學生養(yǎng)成鍛煉的習慣,保護學生的身體;再者,學生自主學習更有利于教師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動態(tài)、把握教學氣氛和步調,對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1 改變教學理念,構建自主學習新課堂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進行體育鍛煉,有助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鍛煉中去,釋放其他學科上的學習壓力,緩解學生的心理負擔,更好地達到體育運動釋放壓力的目的。教師可以從改變師生角色、豐富教學活動、發(fā)展全新的教學手段等方面出發(fā),構建一個利于學生發(fā)展和自主學習的新課堂。改變師生角色,就要改變“一言堂”的做法,尊重學生的發(fā)展需求與意見,提高對初中體育學習的耐心;豐富教學活動是指在體育課程自由活動期間,教師可以多多采用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游戲或者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發(fā)展全新的教學手段是對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方法的轉變,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基本目標。例如在學習《評價柔韌性》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放棄傳統(tǒng)的立體前屈、一字馬等方式,而是改用瑜伽中相關的動作進行測試,學生對瑜伽和高難度的動作存在一定的好奇心理和挑戰(zhàn)心理,能夠促進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去嘗試和學習。
2 豐富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參與興趣
傳統(tǒng)體育教學以理論教學與技巧教學為主,因此教學方法單一,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地豐富教學方法,多引入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運動的興趣,再利用這些興趣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運動的積極性,例如游戲教學、合作競爭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探究教學等方法,都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對體育知識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體育的自我評價》這節(jié)課時,可能會講到前滾翻、后滾翻等動作,這時教師可以采用“教學——游戲——比賽”的教學方法,教授學生基本的動作技巧后,可以進行“前滾翻接力”的游戲,將學生分為人數(shù)相同的若干小組,每人進行一個標準的前滾翻動作后與下一名同學拍掌,動作不標準或者自創(chuàng)動作則重復進行,達到標準動作為止,以此類推直至比賽結束,用時最少的一隊獲勝。利用“前滾翻接力”的游戲鍛煉學生動作的標準性并利用游戲的吸引力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訓練,最后利用學生對于比賽的勝負欲來進行個人技能的主動的展示,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參與興趣。
3 引導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思維
培養(yǎng)學生對初中體育運動的自學能力,也可以從引導學生思維的角度出發(f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好“引路人”的作用,通過適當?shù)囊龑韱l(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提高自學興趣的同時也要掌握正確的自學方法,防止在自學過程中運動不當對身體造成損傷。例如在學習《發(fā)展肌肉力量、耐力的必要性》這節(jié)課時時,可能會涉及鉛球運動對臂力的要求,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觀看鉛球投擲的視頻和動作分解,讓學生自己總結和分析鉛球投擲的動作要領,然后教師通過多角度、多方位的引導學生總結出正確的要領為止,同時教師還要強調關于運動中應該注意的細節(jié)與運動強度的管理,如果在自我訓練中熱身訓練不夠或者是強度過大,極其容易造成肌肉的拉傷或者損傷,對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思考的好習慣,也可以促進學生形成自學思維并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從改變教學理念出發(fā),從教學的根本上進行改變,構建適合學生發(fā)展和自主學習的課程構架,然后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思維及能力方法出發(fā),全面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具體老師可以在教學中采用豐富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思維、采用合作競爭模式等教學策略,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佛山市順德區(qū)勒流育賢實驗學校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