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年味兒真的消失了嗎?或者只是因為我們長大了

2017-05-12 18:45:16
雪蓮 2017年2期
關(guān)鍵詞:春聯(lián)外公

主持人: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已經(jīng)不再盼望“過年”這個詞了。有人開玩笑說:一年不買衣服;每月吃一次肉,除夏秋外不吃水果;放棄手機、網(wǎng)絡(luò)、高鐵,和親友寫信聯(lián)系;不看任何娛樂節(jié)目;每周只休一天,還要早起做家務(wù)。然后過年你會發(fā)現(xiàn)穿新衣服很開心,敞開吃魚肉果蔬很幸福,親友團聚好熱情,春節(jié)晚會真精彩,假期睡懶覺超級舒服。這就是過去的“年味”。

當然,那些只是調(diào)侃,又有多少人會一年不買衣服?會放棄手機、網(wǎng)絡(luò)、高鐵呢?其實傳統(tǒng)中國里所謂最大的年味,就是一大家人團聚在一起,而不是現(xiàn)在你我最近的距離是我們坐在對面,卻隔著一個手機!所以,無論這個年你覺得多么的無趣,試著和家人、朋友多放下手機聊聊天,說不定還能找到一絲過去的感覺呢!

@劉大鵝

童年在晉陜交接的一個小縣城度過,縣城小而閉塞,民風淳樸。因為縣城小,人和人之間特別親近,走街上大家憑長相就能判斷出你是誰家的孫子、你爸爸家里老幾。也因為閉塞,很多老舊的習俗也因此能流傳下來。

那時父親這一輩還沒有分家,三兄弟一大家子人住在一個院子里,熱鬧得很。那時過年也不只過春節(jié),廣義的年從臘月二十三便開始了。

臘月二十三祭灶,送灶馬爺上天,報告家里一年的情況,因為擔心他說壞話,便需要供奉麻糖把他嘴黏上。那時的麻糖是由奶奶做的,具體過程很麻煩我無心知曉,只惦記吃最后的成品,案板上切成條或者揉成團兒,裹上芝麻和粉面防黏,端到院子里凍一宿就變成硬邦邦的麻糖。臨出門兒兜里揣幾塊兒,一邊頂著冷風滑冰一邊費勁地嚼,自家做的麻糖甜度一般但是格外黏,很多換牙期小孩兒的槽牙就是嚼麻糖黏掉的。

臘月二十四要掃塵,年終大掃除。要把家里的大家具全部搬到院子里,新買的掃把從上至下把屋子掃一遍,屋里潑上水,掃地擦玻璃通煙囪,再把大家具搬回來全部擦洗一遍。之后的事情便是洗窗簾、洗沙發(fā)罩、洗床單被套,全部洗完擰干掛在院子里晾著,趕在年三十前便全干了。

臘月二十五,縣里沿黃河有年前最后的集市,家里要買肉買油買米買豆腐買魚買菜買糖都要在這一天補完,吃喝的東西無須我操心,買炮便成了我趕集的唯一目的。當時炮的種類還不算多,價格也便宜,少買花炮,多買鞭炮麻雷,100多塊便足夠放到正月十五了?;氐郊移炔患按眉舻栋岩粧?000響大地紅拆開,留一部分掰斷取火藥夏天用來燒螞蟻,另一部分便全部裝罐子里,抓一把帶根香就出門瀟灑去了。父親和叔叔們會買回來大量的麻紙,用一個木棒和鐵鑿子打紙錢。

臘月二十六有兩件大事,寫對聯(lián)和理發(fā)。寫對聯(lián)三叔和我爸都是好手,院子里排兩張桌子,一打紅紙按大小裁開,墨汁倒在海碗里,大狼毫拿白酒泡開,商量著就動筆寫開了,各家有各家的情況,寫對聯(lián)也要有所寓意,除了門上貼的,還要寫大量的小帖子,高處貼“抬頭見喜”,門口貼“出門通順”,狗窩貼“六畜興旺”,雞圈貼“雞蛋滿倉”,炭堆上貼“炭薪滿堆”,還要準備火龍上貼的“旺火沖天”。大門口的對聯(lián)是一家的招牌,不單要好好寫,還要在墨汁里加金粉,調(diào)開了寫出來就是金色的大字,有氣派。理發(fā)是年前的另一件大事兒,因為正月理發(fā)死舅舅,如果錯過二十六,就需要等到二月二龍?zhí)ь^的時候才能再理發(fā),所以這一天家里男的誰也逃不掉,必須理!不過我等小屁孩子是不值得去理發(fā)店的,奶奶親自給我們理……太陽底下哥兒幾個搬著凳子,脖子上圍個舊床單,奶奶拿著推子啪踏啪踏一個個推,因為審美和技術(shù)有限,推到最后大家都是一樣的平頭,一上街就知道是一家人。

臘月二十七開始,就要為年夜飯做準備了。男人們把之前凍在院里灶房的豬啊羊啊牛啊雞啊全部拿回屋里去解凍,該劈開的劈開,做壓肉的做壓肉,砍排骨的砍排骨,剁餡兒的剁餡兒。我需要帶著弟弟們下地窖取土豆白菜和胡蘿卜,不過我更樂于做的事是看三叔燙豬頭……偌大一個豬頭,放在鐵盆里,滾水燙著,用砂石把毛都磨掉,最后把鋼筋燒紅了戳鼻孔里燙鼻毛……家里的女人們這時要壓粉絲,土豆粉熱水和成團,再揉成一塊塊,灶里水燒開,架上粉床子,把揉好的面團放槽里,順手抓一個孩子來,抱到灶臺上,騎著杠子幫忙壓,粉面團經(jīng)床子一壓就變成粉絲,落鍋里水再一開,便用笊籬撈出來,放到早已準備好的涼水桶里,三四桶涼水輪流一過,隨后便冷卻成滑滑軟軟的粉絲。壓完細粉換片子,再壓寬粉,等全部弄完了,便用手將桶里冷卻好的粉絲撈出來,堆放在架子上濾水,一晚上便上凍了,吃的時候隨時掰一塊煮了就可以。

臘月二十八還是弄吃的。象征性地蒸點饃饃和棗排,連蒸籠放到灶房里凍上。之后便開始另一個大項目,油炸!油炸的內(nèi)容有:油糕、豆腐、豆腐丸子、肉丸子、茄盒子、帶魚、酥雞、豬肉、過油肉,一大鍋胡油,先炸素的再炸葷的,先炸肉再炸魚,炸好的全部用臉盆和鐵桶裝了。其時整個院子里彌漫著香香的味道,我和弟弟們一邊放炮,一邊穿梭于各個廚房之間,叼一塊油豆腐或者剛炸好的肉丸子吃,快活!

臘月二十九似乎沒什么特別的項目,大人們主要還是置辦各種肉食,還有把秋天釀的酒棗開了封子。我需要帶領(lǐng)弟弟們?nèi)ピ杼孟丛瑁筛蓛魞粲映Α?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5/23/xuel201702xuel20170202-1-l.jpg" style="">

年三十一大早就得起來貼對聯(lián),奶奶拿面粉出一鍋漿糊,我和弟弟們端著鍋幫忙遞刷子遞對聯(lián)。貼完對聯(lián)吃早飯,早飯要吃米飯配大燴菜,米飯里按人數(shù)插著棗每人一顆,燴菜里有土豆白菜四季豆素丸子肉丸子油豆腐和寬粉條。早飯后,爸爸和二叔三叔要去給爺爺上墳,我們年齡沒到不準去,只能等他們回來。大人們回來后一個重要的項目便是壘火龍,去院子外面的炭堆里,專挑灰不溜秋大塊耐燒的“笨炭”,挑好了籮頭裝著抬回院子里,下方墊幾塊磚,然后把炭由大到小從低到高壘成半人高的火龍,里面提前塞滿干柴和油氈,最后將“旺火沖天”的帖子貼上去。炭挑得好,火龍壘得緊,可以從年三十一直燒到初五六。壘完火龍洗了手,中午隨便對付一點兒油糕和粉絲湯,全家人便各回各屋睡午覺,這時候是不準出去放炮的。午覺睡到下午四點,大家便起床開始準備年夜飯了,剁菜炒豆腐炒雞蛋拌餡兒,和面搟皮兒包餃子,全家老少齊上陣。下午六點,媽媽們便開始炒菜燒魚燉肉了,高壓鍋呲呲呲呲響。新聞聯(lián)播剛開始,我便同二叔去院子里發(fā)火龍,先點一掛鞭炮叫個響,然后報紙引燃油氈,用扇子猛扇,直到黑煙散盡,干柴把炭引燃。這時奶奶已經(jīng)在叫吃飯了,洗了手進屋上桌,先給爺爺和祖先上香上貢磕頭。然后大人一桌小孩兒一桌,開始年夜飯。除了大人有酒喝外,兩桌菜完全相同。常見涼菜有:芹菜拌腐竹、肉皮凍、碗托、壓肉、醬牛肉、鹵豬肝、豬頭肉。熱菜有:過油肉、小酥肉、燉雞、燉羊肉、羊肉炒粉、紅燒鯉魚、干炸帶魚、黑肉燴菜、蝦仁油菜湯。主食有:雞蛋豆腐韭菜素餃子(奶奶吃素)、羊肉大蔥餃子、牛肉胡蘿卜餃子、米飯、油糕、羊肉粉絲湯。盤盤碗碗一桌子,不可能吃完,但絕不能不豐盛。一頓飯從八點過吃到十點,一邊看著春晚,一邊閑話些舊事,機智的弟弟妹妹們會在這時去大人那桌敬酒祝福求贊美。都吃了餃子以后,大家合伙把桌子收了,擺上水果、糖、瓜子花生、茶水、飲料,開始專注看春晚。這時我便和幾個弟弟一同到院子里,圍著火龍放炮,玩到12點敲鐘了,二叔便會出來,放幾個大玩意兒。最喧囂的一陣結(jié)束后,大家早已困意十足,匆匆回屋睡覺了,臨睡前要在枕頭邊準備好第二天穿的衣服,從內(nèi)到外,一水兒的新衣服。

初一一大早起床,穿衣打扮洗漱完了,先到奶奶屋里給爺爺上香,然后給奶奶磕頭討壓歲錢,之后便挨家挨戶地磕頭拜年討壓歲錢去了。

正月里其余的日子基本都在隨大人到處走親訪友、買炮放炮和吃剩飯中度過,我因為不喜歡總見不認識的人和吃剩飯,所以覺得沒有并那么有趣,該討的壓歲錢都討到之后,對我而言的年也算是過完了。

@JunoYeung

以前外公在的時候,我全家和4個姨媽全家基本都會聚集在外公家吃年夜飯,守歲,放鞭炮。外公浙江人,成年便跟著部隊南征北戰(zhàn),新中國成立后在企業(yè)退休,會做很多好吃的天南海北的菜。記得每年我最喜歡的時候就是跟著外公后面看他做八寶飯,他做的八寶飯豬油濃厚,用料豐富,我還可以跟著偷吃葡萄干、金桔絲這些食材。然后大家一起開心地包餃子。

除夕的夜晚,外公要求把所有房間的燈都打開,吃完年夜飯大家圍著暖暖的火爐打牌看春晚。12點的時候,大人小孩全部出動出去放鞭炮。我記得當時我們一整個大區(qū),都會彌漫著濃濃的煙花味。

后來,外公去世了,很難再有這樣的年。

長大后,大家也自覺不放鞭炮了。親戚也不怎么往來了,每次就我家三口孤零零吃飯,外婆偶爾來家里過年,住幾天就走了??傆X得飯菜,沒有外公做得那么溫暖和舒服,雖然媽媽手藝不差,但是少了濃濃的親情?;ハ啻T拜年的情景也沒有了,城市里的人漸漸冷漠。牌局和唱K多了起來,但是總想起陳奕迅的《K歌之王》,大家都在歡天喜地,但個中滋味,只有自己清楚。

再后來,我那些過年要聚的同學們也走動少了,大家都成家,有家長小孩。即使難得的聚會,也因為各自生活的圈子和層次差別太大,共同的話題越來越少,索然無味。

外公葬在了鄉(xiāng)下,以前每年初二會去給外婆拜年,習俗也是會給去世的人燒錢拜年,這幾年我每次去到外公的墳前,先點上3根他愛的芙蓉王,煙總是很快就燒沒了,感覺外公正坐在沙發(fā)上戴著老花眼鏡,一邊看電視一邊吸煙,陽光從陽臺斜斜灑進來,他身上總是有太陽的光,慈祥地看著我寫作業(yè)。爾后我總是會號啕大哭,他對我最好,在我初中的時候去世了,如今我出息了,卻不能讓他抽到他最喜歡抽的煙,吃不了最喜歡吃的甜食,看不到我給他找的最好的外孫女婿。我恨他沒有享到他最愛的大外孫女的福,看著墳頭的野草,想著年紀已高的外婆,總會心生悲嘆。如果哪一天外婆去世了,如果哪一天我越走越遠,是不是外公墳頭的草都不會有人來清理。

我知道,很多大人每次掃墓,都是象征性的放放鞭炮,燒燒紙錢,也可能他們想開了,人總有離去的時候??墒俏铱傇诼斓谋夼跓焿m里發(fā)呆,難過。

每次大家掃墓完要走了,我恨不得為他點上可以抽一年的煙,豎在他的墳頭。讓他可以享一次福,一次也好。

我想,我心中的年,也就只有外公在世的那幾年了吧。

我每年除夕最喜歡的是下午就打開電視機,看著一年又一年,總是有這樣那樣的感動,回家,回家,永恒不變的主題是回家。

可能現(xiàn)在,最理想最簡單最有年味的,也就是當你擠破頭,找各種渠道,用各種方式和交通工具回到家的那會,一家人吃一頓團圓飯。即使問到你工資幾何,是否有男友,什么時候結(jié)婚的時候,都不用發(fā)火,畢竟,你是城里工作的人,而你的家鄉(xiāng),已經(jīng)回不去了,他們所能關(guān)心你的方式,也只能問你一些這樣的話題。絕非惡意,只是你變得浮躁,你越來越不耐煩。

@jayzhung

對于漢字,在情感上,我是有些偏愛的,一撇一捺是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人上兩橫意指天比人大,天外有天,形中有意,意寓于形,無窮妙哉。手頭若有一支筆,便情不自禁,蠢蠢欲動起來,煙盒、紙巾、廢紙,只要可書之地,都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或正或斜的留下過我的筆跡!偶然看到形態(tài)精致飄逸的漢字,恨不能攬入懷中,上下其手,細細玩味!

我要講的就是一個關(guān)于年幼時夾雜著年味兒的漢字的故事。

記憶中的故鄉(xiāng),春節(jié)最不差的便是濃濃的年味兒了!那時候,家家戶戶的春聯(lián)還不是如今集市上隨意購置的光鮮亮麗有余,粗制濫造的印刷體!

有一位老先生,每年臨近春節(jié)的日子,是他一年中除去農(nóng)活最忙的時光!

春聯(lián),是一幅奇妙的書寫著漢字的紅色紙張的組合,切割成長的、方的、大的、小的,上書大小不一的須對仗、可吟誦的墨字的排列組合。一幅長的七字對聯(lián)居于門之左右兩側(cè),兩大方上書各一單字或四字的方聯(lián)處于兩扇或者一扇門之中央,兩小方只上書各一單字且可成詞的小方聯(lián)置于門的左右上角,兩小方聯(lián)中間是一穩(wěn)妥安然的橫聯(lián)!如此這般,才算圓滿!

始于筆墨紙硯的購置,春聯(lián)的產(chǎn)生并非一蹴而就,各個物件,挑選也別有講究。老先生有自己心愛的,陪伴多年的毛筆;紙張顏色以鮮紅為宜,傳統(tǒng)的喜慶、熱鬧躍然于上,搭配墨黑,又不失莊重,醒目;紙張吸水,且稍顯粗糙質(zhì)地最為妙用,揮毫潑墨間,既不拖泥帶水,況晾曬時間大為縮短;墨以濃稠為主,如有需要,兌水稀釋即可;農(nóng)家人對硯隨意不挑剔,常取一小碗充數(shù)!

材料齊備,接下來所做之事則要細細思量幾家?guī)讘魩组T,需要多少春聯(lián),而后量體裁衣,切割紙張……紙張的切割老人們有土方法:將紙依所要書寫的字的多少對折,找一條結(jié)實的細線,將線置于紙張空隙之中且延伸出兩端,一人緊緊抓住一端,另一人沿折痕小心撕扯細線,反而復之,細心為之,則萬事俱備!

找一戶人家,要寬敞明亮,且雜人稀少;擺一副桌椅,要四平八穩(wěn),且桌面平整,而后筆墨紙硯置于其所應(yīng)在之處,待老人家前來。只見他架一副花鏡,端坐于桌前,眉頭緊鎖,屏氣凝神,出口成章,手到擒來!春聯(lián)或書: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或書:爆竹聲聲辭舊歲,春聯(lián)紅紅迎新春。大抵七字為佳,此為春聯(lián)之其一。又或書:美滿幸福,紫氣東來。四字最好不過,偶有兩字,左右方紙各一,上書:祥和,平安,此為前言所述大方!再或書:佳節(jié),豐收,亦左右方紙各一,前所述之小方!最后是橫聯(lián),萬事如意,春節(jié)快樂,諸如此類!晾曬后收好,待到天氣晴朗,張貼起來可矣……

春聯(lián)的張貼需得好天氣,好幫手!所需要的物品如漿糊、刷子、笤帚皆可自制。白面加水適量置于鍋中,在火上熬至粘稠狀;刷子取長短適中,已然枯黃的雜草,而后用繩子扎起。貼春聯(lián)須分工明確,相互配合!兩人尚可,三人最佳,若只有一人可用,便要忙亂至手舞足蹈,上躥下跳了。且拿三人來說,一人手持盛漿糊的器皿,一人負責傳遞春聯(lián),另一人則忙于刷漿糊,貼春聯(lián)!

首先要將往年殘留下的春聯(lián)清掃干凈,而后用自制的刷子在門上均勻涂抹漿糊,一人將春聯(lián)遞上,緩緩從上至下有序用手撫平或可用笤帚小心輕掃),期間另兩人負責查看指點春聯(lián)是否高低適宜,提示是否正斜不一,如此重復數(shù)次,春聯(lián)的張貼才算完成。

張貼好春聯(lián)之后的小村,年味兒濃烈得好似一壇陳釀,嗅上一口,便為之沉醉!出門會瞅到:出門見喜;屋子里抬頭即見:抬頭見喜;農(nóng)用車上貼著:日行千里;就連水井旁也寫著:源源不斷!人們用最樸實的話,最直白的語言寄托著自己對新的一年最美好的期待……

歲月的無情侵蝕著老人家不堪一擊的身體,眼睛越來越花,手持毛筆也哆嗦有余,穩(wěn)當不足,是再也寫不動了……

很少有人再去把玩毛筆了,年輕人們紛紛背井離鄉(xiāng),涌入城市,都說那里的樓層高,時光好,馬路寬,生活便捷!老人們腿腳不便,安土重遷,死守在那片生氣不足的土地上,逢年過節(jié),孝順的子女們還想著回來瞅瞅,陪父母吃上幾頓飯;很多人只一個電話,還有托人捎回來幾百塊錢的,推托著說公司太忙,火車票難買,等著閑下來的時候再說!回來的人呢,再也沒有了原來的熱鬧,購置年貨也成了例行公事,更別說貼春聯(lián)這種細枝末節(jié)的小事了!沒人在意春聯(lián)是否要認真書寫,要程序完備,要自己動手!最初的幾年,我還有模有樣地依照程序,龍飛鳳舞,忙得不亦樂乎,再后來,只剩下推托著自我辯解說:麻煩且浪費時間!現(xiàn)在每年的春節(jié),再也看不到自制的紅黑的喜慶莊重的色彩搭配,整齊劃一的印刷體,顏色各異,款式新穎的讓人眩暈!老人們固守的傳統(tǒng),諸如貼春聯(lián),祭祖,吃麻糖等,在年老體衰的力不從心里逐漸幻化成一個個形同虛設(shè)的概念,年輕人們追求時尚,無意于此,即使在老人們的嘮叨下,所做的一切也是心不在焉,應(yīng)付了事!

沒人在意家里要供奉的是灶王爺,外面供奉著天地爺、土地爺,沒人在意上香要上三柱,磕頭要磕三下,起身不能拍身上的灰塵,還要作揖三下,沒人在意祭祖的時候供奉的順序是從左往右還是從右往左,沒人在意除夕的凌晨院子里要生旺火,而且在旺火上暖和一下肚子可以治療疾病,他們都說:吃藥都不管用,迷信!他們以為傳統(tǒng)的就是迷信,在科學大行其道的今天,傳統(tǒng)就該蜷縮在角落里,最好再不示人!他們不知道,傳統(tǒng)更多的是一種寄托,是一種懷念,是一種時間都去哪兒了的坐標,是不忘本,是代代傳承的精神!

每年的春節(jié),雖少了貼春聯(lián)的喜慶熱鬧,但父親還是堅持要繼續(xù)祭祖的傳統(tǒng),把所知的老祖宗的名字寫下并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訴我這個是誰,那個又是誰,然后供奉起來。春節(jié)期間,燒香、燒元寶,蠟燭徹夜長明,一日三餐期間,家里吃什么,就要供奉什么,還要磕頭以示敬意,懷念。

以前總不明白父親所做為何意,現(xiàn)在想來,人在百年之后,肉體化作塵埃之時,我們能留給子孫后代的還剩下些什么!歷史總是殘忍到讓人不寒而栗,讓人心生敬畏,轟隆隆滾動著向前,留下的印痕再深也經(jīng)不起歲月的沖刷洗禮!而只有這些代代傳承的東西,才能讓我們依稀從自己的身上看到祖先們奮斗的影子,感受著他們的生活,讓我們與他們之間有了一線連接,而正是這種連接的繼承和傳承的使命,才是我們存在下去,生生不息的理由吧!

猜你喜歡
春聯(lián)外公
你家春聯(lián)貼對了嗎?
新春聯(lián)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2
我的外公
外公做的門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28
外公是個象棋迷
新春聯(lián)
中華詩詞(2018年1期)2018-06-26 08:46:40
我的外公
快樂語文(2016年10期)2016-11-07 09:44:57
搞笑的外公
外公,請喝茶
小青蛙報(2014年5期)2014-03-21 21:24:57
小議辛卯春晚的第一比春聯(lián)出句
對聯(lián)(2011年8期)2011-11-20 05:21:27
舞钢市| 偏关县| 当涂县| 平和县| 靖宇县| 锡林郭勒盟| 阳春市| 抚宁县| 瑞昌市| 墨江| 仙桃市| 隆德县| 巨野县| 进贤县| 高唐县| 博客| 杂多县| 阿克陶县| 高淳县| 永清县| 满城县| 河北省| 高台县| 武清区| 津南区| 沐川县| 明水县| 祥云县| 伊春市| 区。| 沂水县| 灵石县| 金沙县| 招远市| 阿克苏市| 讷河市| 虞城县| 郁南县| 枝江市| 新野县| 绥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