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洪
摘 要:本文將在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礎(chǔ)上,把作品中兩個主人公與作者理想結(jié)合起來,探討作者是怎樣塑造這兩個人物形象的,繼而研究作者為什么要這樣來塑造這兩個人物, 最后從對作品的兩個主要人物的塑造中去挖掘出作者深寓其中的情感與理想。
關(guān)鍵詞:林黛玉;賈寶玉;女兒國
在曹雪芹的筆下,賈寶玉的前世是女媧補(bǔ)天的剩石,而女媧又是母權(quán)制氏族社會的女性的神性英雄,林黛玉前世為絳珠仙草,她來自大自然,他們兩人本身都沒有父親,他們與男人的世界沒有任何關(guān)系。曹雪芹把賈寶玉塑造成一位唯一真正尊重與關(guān)愛女兒、具有女性化特點的男性形象,借賈寶玉之口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把女兒抬到一個極高的高度;把林黛玉塑造成一位至純至潔形象并讓其“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在《紅樓夢》中還構(gòu)建了一個只存在于自己理想中的女兒國——賈寶玉、林黛玉的世間住地大觀園。作者精心設(shè)計這一切的目的是什么呢?其中寄寓了自己的情感與理想,即對女兒國的追求與向往。
一、從作者對賈寶玉、林黛玉的前世的定位看作者對女兒國的向往
作者在《紅樓夢》中把賈寶玉的前世定位為女媧補(bǔ)天的剩石,女媧是傳述于母權(quán)制氏族社會的女性的神性英雄,從這里可看出在曹雪芹闡述的精神世界里,由男性建構(gòu)的世界已坍塌,他渴望這個世界由女性重新建構(gòu)。賈寶玉本應(yīng)屬于女媧時代,只有在那個時代天下才是女人的天下,女性構(gòu)筑的世界是和平的。他來自女媧時代,所以他以侍者的身份去平等地對待那些水做的女兒,而對于為了爭權(quán)奪利把天都捅破的男性是持否定態(tài)度的。林黛玉前世是絳珠仙草,由甘露澆灌而成,是最純凈的。她本無父無母,大自然孕育了她,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她,她沒有沾染世俗的任何東西,她本來就不屬于這個現(xiàn)實的世界,可見她的純潔與自然。他們兩個都沒有父親,他們與男人的世界沒有任何關(guān)系。
二、從作者把賈寶玉塑造成一位女性化的男性形象看作者對女兒國的向往
在林妹妹的眼中,寶玉非但沒有男性的陽剛之氣,反而覺得用代表陰柔之美的“月”來形容他更為合適。而“中秋之月”、“春曉之花”、“桃瓣”、“秋波”這些詞語一般是用來形容女性容顏的?!稗D(zhuǎn)盼多情”、“萬種情思”活脫脫一個俏佳人的神韻與多情。寶玉長相像女孩子,小說曾多次寫人們誤會把寶玉錯看成女孩子。無論是從外貌還是從氣質(zhì)方面,作者都把賈寶玉塑造成一位女性化的,甚至希望自己能成為女兒的男性形象。
賈寶玉是《紅樓夢》的男主角,作者嘔心瀝血地塑造了賈寶玉這樣一個形象,對他是持肯定態(tài)度的??梢娮髡邔ε畠菏澜绲淖非笈c向往,及其體現(xiàn)出的作者自身所具有的獨特的審美理想。
三、從作者借賈寶玉之口提出的“女清男濁論”看作者對女兒國的向往
早在七、八歲的時候,賈寶玉就發(fā)表了驚世駭俗的“女清男濁論”(也叫“水泥骨肉論”),他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弊髡呓栀Z寶玉之口發(fā)表了“女清男濁論”且把純凈的水當(dāng)成女兒的象征,賦予女兒水的純凈與美質(zhì),謳歌她們純而又純、一塵不染、空明澄澈的美并渴望她們的永恒,而把男人看作是泥做的骨肉。可見作者對男性的厭惡及對男子泥濁世界的排斥,對女兒國的向往。
四、從作者對林黛玉至純至潔形象的塑造看作者對女兒國的向往
林黛玉的前身是絳珠仙草,“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神瑛侍者以天地間至純之水——“甘露”澆灌它,所以它的潔是潔到骨子里。作者把所有女兒應(yīng)具備的優(yōu)點都賦予了她,塑造了至純至潔的林黛玉,可見曹雪芹對女兒的仰慕。既然如此鐘愛黛玉,曹雪芹為何讓她過早死去?“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qiáng)于污淖陷溝渠”與妙玉“可憐金玉質(zhì),終陷泥淖中”結(jié)局不同,曹雪芹不想讓黛玉“一塊美玉,落在泥垢之中”,所以沒有讓她活到“樹倒猢猻散”的時候。 女兒國中的水女兒們,最終作者只讓林黛玉死在了大觀園這片凈土上,其他女兒或者出嫁,或者出家,或者被趕出大觀園后死去……作者真正讓她“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把她塑造成了自己心目中最完美的女性形象,可見作者對女性所寄寓的理想。
五、從作者對賈寶玉、林黛玉世間住地——大觀園的敘述看作者對女兒國的向往
大觀園是一個“母系社會”,一個女性至上的王國。這個理想世界是一個真正的女兒國,是把女兒們和外面世界隔絕的一所園子,希望女兒們在里面,過無憂無慮的逍遙日子,以免染上男子的齷齪氣味。最好女兒們永遠(yuǎn)保持她們的青春,不要嫁出去。大觀園在這一意義上說來,可以說是保護(hù)女兒們的堡壘。在這個理想的國度里,只求詩性,不求理性,只求美,不求用,這是詩意生命自由存在的烏托邦,是守護(hù)人類本真狀態(tài)的審美共和國。在這里,作者寄寓了自己所有的理想。但這個世界的結(jié)局是悲劇的,這是因為這片凈土是一個男人(皇帝)恩賜的,是沒有根基的,但曹雪芹又不甘心讓這片凈土就這樣毀滅,所以他指出《紅樓夢》的最后結(jié)局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讓這個世界的一切罪惡都消失。我們從兩個主要人物中讀出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挖掘到了作者寄寓于作品中的理想即構(gòu)建一個女性的世界,可見曹雪芹對女兒國的追求與向往。
參考文獻(xiàn):
[1]周思源.《在被顛覆的世界背后——兼論女媧補(bǔ)天神話的原型意義》[J].紅樓夢學(xué)刊,1992(1).
[2]朱東潤 李俊民 羅竹風(fēng)主編.《中國文史論叢》[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2).
[3]周汝昌.《紅樓小講》[M].中華書局, 200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