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摘 要:“秋千”作為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的重要意象,具有極大的研究價值。在唐詩中秋千與女性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兩者在唐詩中的結合給我們帶來了多種審美樣態(tài)。本文將從秋千與美人的三種審美樣態(tài)入手研究“秋千”的審美意蘊。關鍵詞:秋千;美人;意象;唐詩
中國古典詩詞的審美多是關于意象的審美,詩詞中的意象多屬自然之物而少人造之物,究其原因是人造物缺乏生命力而難以成為常用意象。隨著社會文化及風俗習慣的發(fā)展變化,一些人造物也慢慢成為了文人詩詞中別具風韻的意象,且被反復吟詠,其中“秋千”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關于“秋千”的起源,說法頗多,由于文獻資料的匱乏,學界尚未得出統(tǒng)一的結論。根據(jù)龐錦榮《也談秋千的起源與流傳》的介紹,在漢武帝時期秋千傳入中原的說法比較可信。無論秋千起源如何,不可否認的是自秋千傳入后,秋千活動逐漸由宮廷走向民間戶外,并且進入了庭院之中,成為古代女子閨閣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jù)統(tǒng)計,唐詩中涉及“秋千”的詩有40余首,宋詞中涉及“秋千”的詞達200余首,由此可見“秋千”是我們研究古典文學審美意蘊的重要意象。在唐詩中“秋千”意象多與美人同時出現(xiàn),二者有著極其重要的聯(lián)系,本文將主要研究唐詩中“秋千”與美人給我們帶來的多重審美意蘊。
一、“秋千細腰女,搖曳逐風斜”:動態(tài)美
對比深閨庭院的約束與壓抑,秋千帶給女性的是自由與愉悅。在百花盛開春意盎然的寒食節(jié),年輕女子換上輕盈的春裝羅裙,載著滿心的期待與興奮走出深閨,外出郊游,踏青。三三兩兩的女子漫步在草長鶯飛的城郊,此時此刻最能吸引她們的不是撩人的春色而是那駕在空中搖擺不定的秋千,如“村落清明近,秋千稚女夸”(鄭谷《旅寓洛南村舍》)。對于久居深閨的女性而言,若只是安靜優(yōu)雅的踏青賞春不僅無法滿足她們內心對自由的渴望,也無法宣泄她們內心壓抑已久的情緒。她們長期生活在庭院深處,連說話的人都沒有幾個,更別說有外出的機會了。久居深閨的女性內心寂寞空虛,并且壓抑的情緒也無法得到釋放。寒食節(jié)打秋千成了她們?yōu)閿?shù)不多的宣泄方式。她們借助搖蕩的秋千宣泄內心情緒,釋放真性情。春天,氣溫回升,女子們褪去笨重的冬衣,換上了輕衣薄裙,顯示出姣好的身材,輕盈的體態(tài)。那纖細的腰肢,飄逸的裙裾隨著秋千來回搖擺而搖曳在半空中,跌宕起伏。女子們打秋千時的歡聲笑語似是人世間最美妙的天籟,歌唱著她們的愉悅,炫耀著她們來之不易的自由。也只有在打秋千時,她們才會如此的肆意大笑,其他時候恐是不會的吧!那搖曳的身姿、飛舞的羅裙、令人傾心的笑顏,無不讓人聯(lián)想到唐玄宗所說的“半仙之戲”。女子們如同天上翩翩起舞的神仙妃子,在秋千的立板上搖擺不定,忽遠忽近,似是想要躍身飛走,卻又戀戀不舍,來回徘徊蕩漾,給人一種飄逸出塵脫俗之美,讓人挪不開眼球。唐詩中有不少著力描寫這一美態(tài)的詩句,如“秋千細腰女,搖曳逐風斜”(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風煙放蕩花披猖,秋千女兒飛短墻”(李山甫《寒食二首》),“云間影過秋千女,地上聲喧蹴鞠兒”(曹松《鐘陵寒食日與同年裴顏李先輩、鄭校書郊外閑游》),“長長絲繩紫復碧,裊裊橫枝高百尺”(王建《秋千詞》)等。
在百花競開的季節(jié)里,身著靚裝踏青的女子們在萬花叢中擺蕩秋千,搖曳的身姿,甜美的笑聲,如花的笑靨,無疑是這寒食節(jié)里最引人注目的一道風景線,令行人駐足欣賞,感受她們的青春活力以及自由的美好。人們不禁猜想,深閨女子最愛的節(jié)日當屬這寒食節(jié)了吧,在這一天她們走出閨閣房門,窺探院外的世界,在生機勃勃的城郊欣賞迷人的春景,再蕩上一會兒秋千,宣泄壓抑的情緒,享受片刻的自由。
在古代,無論男女都打秋千,如:“醉里不知時節(jié)改,漫隨兒女打秋千”(徐鉉《柳枝詞二十首》),“彩繩芳樹長如舊,唯是年年換少年”(白居易《病中多雨逢寒食》),但其中女性尤為鐘愛這項娛樂活動,如“好是隔簾花樹動,女郎撩亂送秋千”(韋莊《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古代的女性不僅僅只有平素里矜持的嬌柔美,還有活力的動態(tài)美。青春活力是上天賜予女性最美好的禮物,是每位年輕女性都有的,只是因為封建的社會環(huán)境壓制著她們活潑開朗的本性,讓她們只能遵循傳統(tǒng)的封建禮教,成為多端莊矜持,卻少了一分天真活潑的女性。幸運的是我們還能在女子打秋千里目睹她們的天真活潑。如“蒙蒙百花里,羅綺競秋千”(張仲素《春游曲三首》),“秋千爭次第,牽拽彩繩斜”(劉禹錫《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平日里矜持嬌柔,舉止優(yōu)雅的女子,這時也變得爭強好勝起來,一個“競”和“爭”字把她們不服輸?shù)男睦砜坍嫷昧芾毂M致。她們打秋千的歡樂狀態(tài)、率真神態(tài),均展示著她們真實的內心,讓她們壓抑的生命充滿活力,就像是被困的籠中鳥終于得到了自由。在宋詞中也有不少著力描寫女性這一形象的詞句,如“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蘇軾《蝶戀花》),“一生下雨誰家女,秋千映,紅粉墻西”(李冠《蝶戀花》)等。秋千成為了她們自由展示自己的舞臺,讓她們忘卻了平日里該有的矜持溫柔,讓她們無拘無束地釋放自己的真性情,讓她們做最真實的自己。
在春意濃濃的寒食節(jié)里,女子獨愛秋千,打秋千成為了她們宣揚青春活力擺脫束縛的有力方式。在衣袂飄舉中,在歡聲笑語中,在爭強好勝中,女性獨有的動態(tài)美和活力美遙相呼應,成為春日里一道最亮眼的風景。
二、“想得那人垂手立,嬌羞不肯上秋千”:柔麗美
隨著時間的推移,秋千與美人意象也在變化發(fā)展。秋千漸漸疏離于寒食清明的節(jié)日色彩而單獨出現(xiàn),成為女性閨閣中的必需品,打秋千也就成為了更加常見的生活場景。相比之前女子戶外打秋千的活潑率真,庭院中打秋千的女子多了一份柔麗含蓄。中國詩詞講求含蓄朦朧,唐詩中也有不少詩句著力描寫女性打秋千時的含蓄柔麗,如“想得那人垂手立,嬌羞不肯上秋千”(韓偓《想得》)。秋千逐漸演變?yōu)榱饲嗄昴信異矍榈囊娮C之物,在心上人面前那個曾經(jīng)在戶外肆意大笑,不顧形象的女子這時也變得嬌羞起來,倚靠在秋千架旁,扭捏著不肯上秋千,嬌羞嫵媚之態(tài)讓人覺得甚是可愛,少女含羞靦腆的形象被刻畫得惟妙惟肖,含蓄柔麗之美盡顯無遺。又如“佯羞不顧雙飛蝶,獨背秋千傍畫樓”(陳允平《思佳客》),這時女性的陰柔美應該是最為含蓄且嫵媚動人的吧!
戶外打秋千的女性多是愉悅率真的,不僅是因為她們對自由的向往,年輕貌美也是原因之一。及笄之年的女子對愛情充滿無限的向往,父母卻把她藏在家中并未許嫁。思嫁的女子面對盎然春色,如無秋千搖擺亦是無法變得歡愉起來。如“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十五泣春風,背面秋千泣”(李商隱《無題二首·其一》),拂面的春風撩起了她的情思,面對見證愛情的秋千不禁感到青春易逝容顏易老,只得背對秋千架下歡樂的同游伙伴們而獨自黯然神傷,悄悄抽泣,感嘆時光易逝容顏易老,傷春之情油然而生。“背面秋千”而泣的女子叫人更生憐惜,她們美麗的容顏上總有一絲愁苦、無限情思。女性的柔弱愁苦之態(tài)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背面秋千”的描寫,增添了整首詩的陰柔美。秋千作為青年人所鐘愛的游戲活動,它一方面是女性生命力的昭示,另一方面也引發(fā)了女子韶華易逝的愁苦。對于那些與意中人在秋千架下結下一段情緣的女性來說,更易被惹出無限相思之情?!盁o處說相思,背面秋千下”(晏子道《生查子》),昔日與少年一起嬉戲的秋千架下如今只剩得女主人公一人。無限的相思不僅無處訴說,而且這份相思來得太深太濃烈,無法言表,只得一個人默默承受。如“海棠花下秋千畔,背人撩鬢道匆匆”(韓偓《后魏時相叫人作李波小妹》),海棠花下一位佳人獨自來到秋千架旁,黯然惆悵,梳理著自己的鬢發(fā)感嘆時光匆匆。又如“夜半無燈還有睡,秋千懸在明月中”(薛能《寒食日題》),“夜深斜搭秋千索,樓閣朦朧煙雨中”(韓偓《寒食夜》),溫婉美麗的女子走下秋千,靜靜地倚著秋千,情深意重地望著遠方,散發(fā)出淡淡的憂郁。這些詩詞的描寫將古典女性的柔弱顯露無遺,相比昔日爭強好勝的形象,濃濃的柔麗美油然而生。庭院中的“靜”和戶外的“鬧”形成鮮明的對比,秋千的歡樂與女子的憂傷相映襯。一幅幅“佳人倚秋千”圖展現(xiàn)了女性的多愁善感,極富柔麗美。
女子走下秋千或倚或靠,借秋千襯托出女子的柔弱,突出表現(xiàn)了女性的陰柔美。秋千代表的青春活力與女性獨守空閨的寂寞形成鮮明對比,更加深刻豐富地展現(xiàn)了古典女性的陰柔美。
三、“飲散無人收拾得,月明階下伴秋千”:孤寂美
如果說歡樂是秋千意象表現(xiàn)出來的青春活力美,那么凝結了愁思的秋千則更多的傳達出一種孤寂凄婉的美感。隨著“秋千”意象的廣泛運用,其內涵也越來越豐富,除去秋千女子的情思以外,還被諸多文人用以寄托自身的情懷,借“秋千美人”的形象來感慨自身的不幸遭遇或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等。如“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秋千習俗同”(杜甫《清明二首》),杜甫感嘆自己的人生就像球一樣被人踢來踢去,正如秋千一樣飛蕩往復高低起伏不定。詩人也因清明時節(jié)蹴鞠,打秋千等相同的習俗而憶起自己的親朋,陷入惆悵之中,柔腸寸斷。
中國繪畫講究構圖技巧,詩畫相通,詩歌亦是講求意象構圖美的。詩人們常常通過對審美意象的構圖來襯托詩詞內外的意蘊,在寂靜的時空,偌大的空間環(huán)境里,沒有了昔日飛蕩的倩影,僅剩一架空秋千孤零零地懸在半空中。如“淡月照中庭,海棠花自落。獨立俯閑階,風動秋千索”(韓偓《效崔國輔體四首》),淡淡的月色映照在庭院中,嬌嫩的海棠花不知在何時也悄然謝落了。凄清的春夜里女主人公孤零零地佇立在窗前,俯視著屋前的臺階,但臺階上卻什么都沒有,空蕩蕩的,只有院子里的秋千被風兒擺弄。整個畫面幽靜寂寥,清冷的氣氛濃烈無比,讓人覺得甚是凄涼傷感。庭院里空蕩蕩的秋千和孤零零的自己與早前庭院里熱鬧歡愉的場景形成鮮明的對比,襯托出詩人內心的孤寂愁緒,以動襯靜的手法讓人倍感凄清孤寂。。秋千本是寒食清明的標志性事物,代表著草長鶯飛,明麗俊秀的春景,也代表著女性的青春活力,它與朦朧的煙雨、皎潔的圓月、空寂的庭院對比,突顯出了詩人感嘆時光流逝自己卻依舊憤懣不得志的憂愁心情。月下秋千生出更多的愁思,讓傷感的人更孤寂,讓不得志的人更憂愁,甚至有的人為此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只得起身獨自走到秋千架下熬過漫漫長夜,任由腦海里佳人打秋千的背影擾亂心緒折磨自己。如“夜深斜塔秋千索,樓閣朦朧煙雨中”(韓偓《寒食夜》),凄涼的雨夜,庭院里空蕩無人,只有一架秋千被細雨敲打,在詩人的眼中搖擺。在這夜深人靜之時,看著那閑置的秋千微微搖晃。深夜煙雨中無人打秋千,那一架空秋千依然最吸引他,究其原因是那“秋千索”曾被佳人纖手所握。此時此刻不禁想起白日里打秋千的熱鬧場景和那打秋千的佳人,心底的孤獨寂寞涌上心頭,難以消解。在成彥雄的《柳枝辭》(其二)中這樣寫到:“飲散無人收拾得,月明階下伴秋千?!睙狒[的歡宴過后,人去樓空,只留下一片杯盤狼藉,宴會上的歡愉與現(xiàn)在的孤寂形成鮮明的對比,此刻心生郁悶的詩人只得來到秋千下想要在昔日與佳人共打秋千的地方尋得一絲慰藉,可此時讓人更惆悵的是佳人已然不在,只留自己與院中秋千相伴。一顆孤寂的心滿是嘆息與愁悶,難以安撫。
一輪明月,一座庭院,一架秋千,一段回憶,一個人,凄清孤寂。秋千也不再只是簡簡單單的娛樂活動了,更是一種心緒的寫照,帶著強烈的主觀色彩,成為了極富感染力的人造物意象。
四、結語
“一個意象的歷史就包含著一種精神的歷史,它包含著文化體驗方式對它的滲透?!碧圃娭?,詩人們從女性打秋千到走下秋千的書寫變化反映著秋千意象的發(fā)展同時也體現(xiàn)著我們審美趣味和審美理想的變化發(fā)展。秋千在被反復吟誦的過程中,它所代表的時間空間以及人物情感不斷變化發(fā)展,正是這種變化使其具有了豐富的想象和象征意味?!扒锴А痹谥袊诺湓娫~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審美意味,是中國古典文學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參考文獻:
[1]龐錦榮.也談秋千的起源與流變[J].體育文史,1986(5):12.
[2]王仁裕等著,丁如明輯校.開元天寶遺事十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88.
[3]楊義.認識詩學[J].創(chuàng)作評譚,2005(6):12.
本文為湖北省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中國文學中的“秋千”意象的審美意蘊研究(編號201510517011)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