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晴悅
1
女友V來美國出差。因為需要轉機,有半天時間,我們便約在機場附近相見,喝杯咖啡。
V小姐已經(jīng)在巴黎生活了10年。我們高中時在美術課外班里認識,后來她讀了藝術高中,畢業(yè)后她只身去了巴黎。她說,如果學藝術的最高殿堂是在巴黎,那為什么不早點去呢?
這一次,她去南美采風,在休斯頓轉機。10年了,再見到她,完完全全印證了10年前她的說法。人是真的可以浸染一座城市的氣息。尤其是在民風彪悍的德州,見多了腰肥臀圓的美國大妞, V小姐消瘦,輕盈,一頭長卷發(fā)隨意散著,簡單的襯衫裙,Longchamp的小羊皮包包,顯得是那么不同。
這就是我們印象里法國女人的樣子。瘦,時髦,最重要的是,渾身看上去沒有昂貴的牌子,但舉手投足都是風情。
2
我在想,巴黎到底有什么魅力,讓這些姑娘們一個個浸潤得如此徹底?
V小姐說,巴黎生活10年教給她最重要的一課是,女人的美不在于口紅的色號,眼線的弧度,而是在于生活態(tài)度。
她之前住在一個法國的寄宿家庭。女主人是一個奢侈品大牌的高管,但令她驚訝的是,她完全不是我們想象的奢侈品行業(yè)中的女人。她非常勤快,在家里邊敷面膜邊打掃衛(wèi)生,吃完飯隨手把碗洗了,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步行上班,周末去露天集市買最新鮮的水果。她給全家做拿手的檸檬烤雞。我從來沒有看到過,她癱懶在沙發(fā)上,廚房堆著成堆的盤子,從來沒有看到她蓬頭垢面破衣爛衫頂著兩個熊貓眼,家里亂得和狗窩一樣。
她在家就過得精致而優(yōu)雅,做家務也是四兩撥千斤,沒有抱怨,沒有煩躁,仿佛那些不是家務,也不是工作,就是和她融為一體的生活。
3
女主人對V小姐說,沒有丑女人,只有懶女人。一個女人對生活的任何一面都不能懶,哪怕有一瞬任憑自己癱坐在沙發(fā)上,蓬頭垢面地吃薯片,那么,即使你出門的時刻眼線畫得再好,口紅涂得再完美,你毫無生氣的身體、姿勢、體態(tài)都會出賣你。
法國女人最顯著的特質(zhì)是慵懶。可是全世界的女人都誤解了,慵懶并不是懶。而是勤快之后看上去的從容自若。
我們也就不難明白,那些衣服包包,可以穿出時尚來,卻穿不出巴黎女人的舉手投足間的風情。因為風情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歲月的歷練中,留存下來的對生活的熱愛。
我們常說,法國女人連買菜都要化個妝。口氣里充滿不可思議,覺得她們多此一舉。
因為我們無法理解對她們來說,買菜、會友、工作、打掃,都是一樣的。它們每個部分拼起來,才叫做生活。
4
我們?nèi)グ屠?,蜂擁而至去買昂貴的包包。香榭麗舍的LV店門口排起的長龍,你看著那一個個駝背低頭玩手機或者大聲嚷嚷的女人們,就會恍然大悟,為什么很多人即使背上再昂貴的包,穿上再大牌的衣服,也永遠不會有那份舉手投足間的優(yōu)雅。
所以美到底可不可以用金錢堆起來?
可以,也不可以。
取決于你究竟把錢花在哪兒?
V小姐說,巴黎的大部分中產(chǎn)階級是真的不會買LV這個級別的包包,大多數(shù)都是背個Longchamp,但她們會把大部分的錢用來去旅行。
她寄宿多年的女主人全家去過好幾十個國家。她的衣柜里有吉普賽的長裙,巴拿馬的草帽,贊比亞顏色艷麗的圍巾,秘魯厚重暖和的駝羊絨大衣,中國的熊貓玩偶。她在清邁學過烹飪,會做泰國的冬陰功湯,也會在全家一起看球賽的時候,做自制的三文魚比薩。
她的風情里,藏著她走過的萬水千山,她做過的一蔬一飯,是一種“不死的欲望”。
5
這種不死的欲望,讓她們自律而節(jié)制。讓她們不會在任何方面放縱自己,飲食、居家、工作、生活,都不會。他們除了不會放縱自己吃喝,也不會放縱自己工作,不會任憑自己變成一個工作的機器,第二天頂著黑眼圈和還沒洗過的臉接著去上班。
V小姐說,在巴黎生活了10年,才明白我們其實看起來勤勞,實際卻很懶。我們加班熬夜,滿負荷工作,卻任憑臟衣服堆成山,家里一團亂,我們能夠忍受這樣糟糕無序的生活。
而法國人看起來不加班,不愛工作,但實際卻很勤快。所以,真正的法式風情是什么?
是自律,節(jié)制后看起來的慵懶。
愿我們也能夠如同法國女人一樣,從心底里愛著生活本身,無論順境還是逆境,無論富有還是潦倒,無論我們是20歲,還是80歲。
因為我們生來是女人,就要這一輩子都美得發(fā)光。
(劉振摘自大大的世界和小小的人兒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