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
不到5歲的女兒,被小朋友用水彩筆畫了一手?;氐郊?,用肥皂洗了好幾遍手也洗不掉,她有點慌了。
我批評她怎么可以容忍別人在手上亂畫,女兒怯生生地說:“我沒讓她畫?!?/p>
“你要是堅決反對她敢畫嗎?”我厲聲質(zhì)問。女兒似懂非懂地望著我。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不行”就是非常明確地拒絕,很難想象有人聽到這句話,還繼續(xù)亂來,我們一說“不行”,對方立刻就停下來了說“對不起?!贝蠹叶贾婪执缭谀膬?,這是約定俗成的規(guī)則。
但孩子呢?孩子并不懂這些規(guī)則。
當(dāng)一個人說“不行”的時候,在一個孩子聽來,對方只是說了兩個字而已??梢月牐部梢圆宦?。不聽的后果是什么?不知道,那可以試試看,這便是孩子的好奇心。
所以跟小孩打交道,成年人也覺得棘手。
周末的時候,我在家辦公,女兒跟朋友在客廳玩??赡苁菍π颅h(huán)境好奇,小孩隔一會就跑到我跟前搗亂,跟他說我在工作也沒用,我只好向女兒求助,女兒拿出動畫片的光盤,說:“我們一起來看動畫片吧?!蹦呛⒆涌偹阍陔娨暀C前安靜下來。
困擾我的難題,竟然被女兒三下五除二地輕松解決,我突然知道問題出在哪里,小朋友的人際關(guān)系根本是一個野蠻生長的無序世界,我女兒就在這個世界里摸爬滾打,積累了一套自己的處事經(jīng)驗。
想明白這一點,我又跟女兒交流畫手那件事,我說:“要是她不聽我的,我會立刻跑掉,這樣她就不會畫我手上了?!?/p>
“我跑不過她?!迸畠盒ξ卣f,“大不了不跟她做好朋友就是了。”
那也不至于吧?我剛想說。但轉(zhuǎn)念一想,這又是我身為一個成年人的“評價”,我把這句話又咽了回去。
“但是,我跟她是好朋友。反正這顏色過兩天就掉了?!迸畠河中α?。
“如果真的洗不掉,你還讓她畫嗎?”
“洗不掉可不行?!迸畠赫J(rèn)真地擺了擺手,“畫了就不是好朋友了,我這樣跟她說,她一定不會畫了?!?/p>
原來答案就這么簡單,原來她一直知道。
我既開心,又慚愧。女兒已經(jīng)是一個“老江湖”了,她有能力保護自己。倒是我這個做爸爸的,一廂情愿地從自己的經(jīng)驗出發(fā),還好我沒有堅持自己的觀點,否則女兒一定會覺得,我既不懂她,也不支持她。
(浪淘沙摘自《祝你幸福·最家長》201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