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同學們,了解王冕嗎?把你知道的說一說。
生:王冕是一位成就很高的詩人,為后世留下了300多首好詩。
生:他更是一名成就很高的畫家,尤其以畫梅花著稱。
生:他不僅是一個文人,還是個武士,研究過兵法、劍術。他是元朝的“全才”。
師:大家預習很充分?!渡倌晖趺帷肥歉鶕趺徇@個真實的人物創(chuàng)作的一篇小說,課文節(jié)選了小說的前半部分。讀小說首先要關注人物和情節(jié),課文選取了王冕的哪幾個年齡段來寫的?每個年齡段安排了怎樣的故事情節(jié)?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
生:王冕七歲時父親去世,十歲時停學放牛,十四歲開始學畫荷花,十七八歲開始賣畫讀書。
師:你們看,因為父親去世,所以王冕停學放牛,因為停學放牛,他才會有機會向大自然學畫荷花,因為學畫荷花,畫得很好,所以才賣畫讀書。從這些情節(jié)的安排你發(fā)現什么秘密了嗎?
生:這些情節(jié)前后都是相關聯的。
生:故事情節(jié)都是有因果關系的。
師:那這四個故事情節(jié)詳略一樣嗎?
生:不一樣,停學放牛、學畫荷花寫得很詳細,而父親去世、賣畫讀書都很簡略。
師:是啊!小說就是這樣,特別講究情節(jié)的安排,前后關聯,詳略得當。
反思:要使學生理解小說所反映的生活情景,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對小說進行整體認知,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探究,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掌握小說的大概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也為理解人物思想的發(fā)展提供鋪墊。
師:課前大家已經充分預習了課文,你覺得少年王冕是個怎樣的人?
(生交流,師板書:孝敬母親、勤奮好學)
師:這個不難,大家一讀都能感受到。那小說到底是怎樣把人物形象刻畫得這樣鮮明的呢?請同學們靜心默讀,用橫線畫出描寫王冕孝敬母親的詞句,用曲線畫出描寫王冕勤奮好學的詞句,再品讀感悟作者是怎樣刻畫人物形象的。
1.聚焦人物語言。
(出示)
娘,我在學堂里也悶得慌,不如幫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這樣可以貼補些家用,還能帶幾本書去讀呢。
生:這句話從人物語言刻畫出王冕的孝順。
師:王冕是真的悶得慌嗎?是真的不想讀書嗎?音樂有弦外之音,語言往往也有言外之意,細細揣摩,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王冕想:母親也希望我去讀書?。】墒撬龑嵲谑菦]有辦法,我要體貼她,我要表現得開心些,母親才不會那么愧疚。
師:這句話結尾的“呢”字可以去掉嗎?讀一讀,體會體會。
生:不能去掉,這個“呢”字是王冕要讓母親相信他。
生:不能去掉,有了這個“呢”字,更能讓我們感受到王冕的孝順。
師:一個字也能體現人物特點!你們看,小說的人物語言不在于多,只一處就恰到好處,折射出復雜的內心活動,怪不得有評論家稱贊小說中的這句話“出語就是不凡”。一起來讀讀品品這不凡的話語。
2.聚焦人物行動。
(1)孝順母親。
(出示)
王冕一一答應,母親含著眼淚回去了。
生:這句話中的“一一答應”幾個字,說明母親說什么王冕都答應,因為他知道母親心里很難過,寫出了王冕對母親的孝順。
(出示)
從此,王冕白天在秦家放牛,晚上回家陪伴母親。遇上秦家煮些腌魚臘肉,他總舍不得吃,用荷葉包了回家孝敬母親。
生:“總舍不得”“用荷葉包了”寫出了王冕非常孝順母親,一遇到好吃的就想到母親。
師:腌魚臘肉,難道王冕不想吃?
生:不是不想吃,只是心里想著母親。
師:一個十歲的孩子強忍著,舍不得吃,老師讀到這里都要流淚了。你有同樣的感受嗎?
(出示)
王冕得了錢,就買些好東西孝敬母親。
生:只要一有錢,王冕就買些好東西給母親。寫出了王冕時時處處想著母親。
(出示)
春光明媚的時候,王冕就用一輛牛車載著母親,到村上湖邊走走。母親心里十分歡喜。
生:這句話寫出了王冕一直十分孝敬母親,他用行動關愛辛勞的母親。
師:文中又是怎樣寫王冕的勤奮好學的?
(2)勤奮好學。
(出示)
(秦東家)每天給的點心錢,他也舍不得花,積攢一兩個月,便偷空來到村學堂,從書販子那里買幾本舊書。白天牛吃飽了,王冕就坐在柳樹陰下看書。
生:他家境貧寒,卻渴望讀書,愛好讀書。東家給的一點點心錢也攢下來買書。
師:點心錢一點兒也舍不得花,難道王冕放牛時真的一點都不餓嗎?
生:不是不餓,因為王冕知道讀書能改變自己,他要發(fā)奮,他要學習,所以不舍得花!
師:來,讀讀這句話。
(出示)
起初畫得不好,三個月之后,便大有長進,那荷花的精神、形態(tài)、顏色,沒有一處不像真的。
(生讀)
師:王冕學畫有老師嗎?
生:沒有。
師:誰是王冕的老師?
生:大自然。
師:學了多長時間?
生:三個月。
師:沒有一處不像真的,到底有多真?原著中是這樣說的:(出示)“三個月之后,那荷花精神顏色無一不像,只多著一張紙,就像是湖里長的;又像才從湖里摘下來貼在紙上的?!?/p>
生:這句話說明太像真的了,畫得太好了!
師: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嗎?
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活靈活現……
師:這就是小說家的高明,一句話寫出了王冕的勤奮好學。
(出示)
不知不覺三四年過去了,王冕讀了不少書,也明白了許多道理。
師:這句話大家都沒有找到,你們肯定覺得不重要,可以去掉嗎?
生:不能去掉。因為讀書,他才會有一雙欣賞美的眼睛;因為讀書,他后面才知道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
師:你有一雙慧眼!和下文有關系啊??磥?,這句話還真不能少!你們看,這一串串王冕的行動寫盡了他勤奮好學,不斷豐滿著人物形象!咱們串起來讀一讀。3.聚焦人物內心。(出示)
王冕不禁看得入了迷,心里想道:“古人說‘人在畫圖中’,真是一點不錯??上н@里沒有一個畫工,把這荷花畫下來?!彪S后轉念又想:“天下哪有學不會的事?我何不自己畫幾筆?”
師:這里是通過什么來刻畫人物的?
生:這里是通過人物內心來刻畫人物形象。
師:同學們,小說是通過什么來刻畫人物形象的?研究到現在,你發(fā)現了嗎?
生:小說通過故事情節(jié)中人物的語言、行動、內心,不斷地刻畫、豐滿人物形象,處處寫出王冕孝順母親、勤奮好學。
反思:小說的重要特征就是故事性較強。學生都愛讀故事,但如果僅僅滿足于讀懂故事是不行的。小說閱讀就是要教學生讀小說的方法,欣賞小說是如何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內心來刻畫人物形象的。本課的教學目標之一應該是教學生以審美的態(tài)度來鑒賞小說中所寫到的人和事,培養(yǎng)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yǎng),受到感染和啟迪,更好地品味文學元素。
師:我們讀小說,除了關注小說中的人物與情節(jié),還要學會關注環(huán)境描寫。課文中間有一大段的環(huán)境描寫,自己讀讀,看有什么感覺。
生:太美了!簡直是人間仙境、世外桃源!
師:到底美在哪兒?作者又是怎樣描寫的呢?
(出示)
(1)自主學習:雨后的景色美在哪兒?圈畫出你最喜歡的詞語或句子,想象美景,有感情地朗讀。
(2)小組討論:作者為什么要花這么多的筆墨來寫這一段大雨過后的美景呢?
生:美在顏色,“黑、白、青、綠”這么多的顏色,就像一幅圖畫一樣,五彩繽紛。
生:美在動態(tài),“鑲”“透”“照”“洗”給人感覺特別美,特別亮。
生:作者還很講究描寫順序,天空中—山上—山下—湖里,從上而下,顯得更美了。
師:顏色美、動態(tài)美,再加上有序的描寫,才讓我們感受到了美??墒?,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作者為什么要花這么多的筆墨來寫這一段大雨過后的美景呢?
生:王冕盡管家里很窮,但他應該是很快樂的,才會看到美景。
師:是的,熱愛生活的人才能欣賞到美。生活中總會遇到艱辛,但只要你始終熱愛生活,美麗就會出現在你的眼前。
生:有句話,陽光總在風雨后!前面是大雨,正好襯托出王冕生活很苦;大雨過后,陽光出來了,一切都是那么的生機勃勃,說明生活越來越好了。
師:環(huán)境描寫也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暗示著王冕人生的轉折。
生:大自然太美了,才讓王冕成了畫家。
師:對啊!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滋潤了他的心靈,人景合一,正像王冕說的“人在畫圖中”。
反思:景物是客觀的,而寫景之人則是有情的。小說中的“環(huán)境”其實就是人物得以生存的場所,故事情節(jié)得以發(fā)展的背景。所以,小說中的“環(huán)境”是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討論的點,具有渲染性、審美性,起襯托作用,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師:同學們,你們看,小說就是這樣,人物活在情節(jié)中,情節(jié)中的語言、行動、內心刻畫著人物形象,環(huán)境描寫烘托著人物形象,環(huán)境又不斷推動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這篇小說選自哪里,知道嗎?
生:選自《儒林外史》,作者是吳敬梓。
師:對,在《儒林外史》這部小說中,王冕是作者所稱贊的正面人物,作者在這本書中還塑造了許多典型的人物——(出示畫面)迂腐的范進,吝嗇鬼嚴監(jiān)生,貪官湯奉等。課后去讀讀,看這些人物又都是怎樣的。相信讀后也會給你留下深深的思考,從別人的人生中體會到不一樣的生命意義。這就是小說的魅力——“讀懂一本小說,就是多活一次人生。”
反思:學習語文的目的是“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以篇達類。所以課文只是個引子,目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閱讀小說的興趣,“由節(jié)選引向長篇作品”,“由選篇引向整本書閱讀”,引導有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