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
摘要:隨著新一輪課程的到來,傳統(tǒng)課程教學觀念和方法已經(jīng)不能滿足于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需求。為了有效地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必須要充分順應信息時代發(fā)展潮流,加快信息技術和課程教學的深度融合。本文以多媒體技術為研究對象,就其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著重探討,以為當前小學語文課改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小學語文多媒體技術應用對策
作為小學教育的基礎課程,語文學科在培養(yǎng)學生感性思維和人文素養(yǎng)方面具有其他學科所不具有的優(yōu)勢。相較于傳統(tǒng)課程教學模式和方法,多媒體教學模式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生動、形象、直觀的教學氛圍,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熱情。因此,如何才能“活”用多媒體技術來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值得深入探究。
一、巧用多媒體技術,拓展教學內(nèi)容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獲取能力已經(jīng)成為新時代高素質(zhì)人才的必備條件,同時這也是拓展教學內(nèi)容的必然要求。為了最大程度地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幫助他們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單純地依靠小學語文教材是遠遠不夠的。此時如果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以多媒體課件的形式來向學生傳授盡可能多的語文知識,尤其是除了語文教材內(nèi)知識之外,還要充分應用網(wǎng)絡上與小學語文教學相關的語文知識,從而可以通過擴展學生所學的語文知識來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有助于為提升學生的語文課程學習效果奠定扎實基礎。
例如,在學習《一份愛心》這篇課文的時候,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后就基本上可以形成自己要關心受害災區(qū)的思維,并且發(fā)自內(nèi)心地想要去幫助災區(qū)群眾,這時候小學語文教師需要趁熱打鐵,借助多媒體設備來為學生適當?shù)夭シ拧稅鄣姆瞰I》這首感恩歌曲,從而使學生可以在良好音樂背景下可以更好地引發(fā)學生想象和情感的共鳴,深化學生對于《一份愛心》這篇語文課文的理解和認知,必要的時候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來為學生播放我國汶川大地震等真實災區(qū)群眾的艱苦生活,使學生通過直觀地觀察這些真實、震撼的的場景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感恩意識,使每個學生均可以懂得關心和愛護人,從而真正達到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
二、巧用多媒體技術,激發(fā)學習興趣
從生理學角度來講,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了興趣,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學生的這一生理特性來開展課程教學,這實際上就是新課標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的一個重要課改要求。而如果小學數(shù)學教師可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合理引入多媒體技術,那么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圖文影音”并茂的教學場景,從而可以結組這些虛擬的影音教學資料和畫面來將那些靜止、枯燥、乏味的語文文本信息可以轉化為動態(tài)、直觀、形象的知識,有助于更好地活躍語文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這些知識的興趣,尤其是可以以立體、動態(tài)的三維場景來為學生更好地展示有關的語文知識,大大增強了小學語文教學知識的吸引力。因此,教師可以結合語文課程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合理引入多媒體技術,確保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和好奇心可以被有效激發(fā),增強他們學習語文知識的求知欲,從而可以借此來引導學生全面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例如,在學習《春天》這篇課外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來為學生播放一些春天時節(jié)花草等特有的美麗圖片或者為學生播放一些有關春天的視頻短片。通過使學生觀看這些生動、形象的動態(tài)視頻場景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該篇課文的興趣,必要的時候借助背景樂的合理引入來使學生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體會春天的美麗風景,或者借助名家朗誦作為背景樂,使學生沉浸在名家朗誦的春天意境中來,從而可以有效地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可以借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體驗。又如,在學習《春潮》這篇文章的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上網(wǎng)搜集錢塘江觀潮等一些觀潮的視頻短片,使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潮來潮去時候人群的躁動情況,尤其是震撼的浪潮會極大地增強吸引學生聽課注意力,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學生學習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運用多媒體技術的過程中,必須要始終將其作為輔助課程教學,且不可只是為了為學生帶來樂趣而制作播放一些與教學無關緊要的視頻資料,否則就背離了多媒體教學的初衷,甚至可能降低學生學習效果。
三、巧用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途徑
多媒體技術作為信息技術和教育融合的一種重要產(chǎn)物,實際上可以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來。為了可以最大程度發(fā)揮多媒體技術在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方面的積極作用,可以將多媒體技術合理應用于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等語文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來。比如,以識字教學為例,識字教學實際上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其直接關乎閱讀和寫作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效果。但是有關統(tǒng)計表明,枯燥的識字、認字教學活動無法使學生實現(xiàn)高效率的識字,此時語文教師如果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來為學生展示各個生字詞的動態(tài)書寫筆順,那么就可以使學生更加直觀地掌握這些生字詞,有助于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例如,在學習《菜園里》這篇課文的時候,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為學生展示配有對應文字的茄子、西紅柿、白菜和蘿卜等蔬菜圖片,從而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這些單詞。
總之,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理應用,有助于豐富課程教學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尤其是可以輔助小學語文教師開展識字教學和朗讀教學等教學環(huán)節(jié),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效果。但是語文教師需要注意以學生為主,圍繞學生和語文教材來合理開展課程教學,從而充分借助多媒體技術來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崔建芳.小議多媒體技術與小學語文的整合[J].魅力中國, 2016,1(5):127-128.
[2]盧文英.多媒體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J].教師博覽, 2016,(3):59-60.
[3]齊春香.談多媒體技術與小學語文的融合[J].美術教育研究,2016,(8):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