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永認
課堂提問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相互交流的常用方式,教學常常在提問中實現反饋。但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的問題多而雜,學生往往應接不暇,更談不上去深思熟慮;有點提問漫無目的,脫離學生的實際,問題難度過高或過低,學生對教師的“問”不關心,不重視,使教師的“問”喪失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我們在教學中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正確處理好小學數學課堂的提問,讓課堂提問充分發(fā)揮出積極的作用,提高我們小學數學的教育教學的水平。
1 問題的提出應循循善誘
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痹诮虒W中,要善于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形成“憤”、“悱”的激情,使他們主動自覺地學習進而積極地進行獨立思考,真正領會、運用所學的知識。我們在教學中不要認為問題越多效果就會越好,我們提出的問題應該是能夠誘導我們的學生,能開動學生的腦筋,對這個問題展開思維的活動。我們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個體差異,因人而異,因時因地而異地提出適合本班學生實際的問題,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得以充分的調動,使學生在老師的循循善誘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
比如,在上《圓的認識》時,首先出示自行車的照片,提出:“同學們在生活中看過它嗎?”很多學生都笑起來了,甚至有一個學生還說:“老師,我不但見過自行車,我還騎過自行車呢?!庇纸又鴨枺骸澳悄阏f說能車輪是什么形狀的?”同學們齊聲答是圓形的。又進而提出:“你們有見過三角形、四邊形或其它形狀的車輪嗎?”這樣子就把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出來,同學們紛紛議論開了:“如果把車輪做成三角形、四邊形或其它形狀!那樣車子就不方便滾動了!”“行駛時就要會忽高忽低,太顛簸了!”“那樣的車誰敢坐呀?”這時在黑板上出示一個橢圓形。學生靜默了一會兒,又繼續(xù)搶著說,“不行,因為這樣的車子前行也不平穩(wěn)?!薄澳且龀墒裁葱螤畹能囕?,車子行動起來才會平穩(wěn)呢!”學生齊答道:“圓”?!盀槭裁窜囕喼荒茏龀蓤A形才走得平穩(wěn)呢?”又繼續(xù)追問。同學們一時愣住了。由此我逮住這個時機,引導他們進行思考,激發(fā)他們思維的碰撞:“請同學們根據實際生活中車輪的形狀,看看能不能找出其中的奧秘?”此時有些學生拿出手中的學具仔細地進行觀察;有的拿出用尺子或繩子進行測量;有些同學仔細打開課本,以求從中尋求答案。
通過這樣循序漸進的啟發(fā),同學們很自然地懂得了圓的定義,使本課的教學重點得以突出,教學難點得以突破。我們的提問應該注重從簡到難,逐步深入,漸漸解決,使學生對知識在潛移默化中得以理解,甚至升華。
2 提問的內容應有目的性
我們的內容應當是能服務于課堂教學的內容,緊扣教學目的、突出教學的重難點,應聯系本班學生的實際,利于學生思維的啟發(fā),利于學生理解新知識、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在提出問題之前,我們要考慮應提什么問題,更要思考為什么提這個問題,要達到什么目的,使課堂提問為提高教學效益服務。
比如,讓學生來解答這樣一道題:把兩個邊長是5分米的正方形木塊粘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分米?很快就有學生舉了手。我隨機指名回答。學生甲說:“5×4×2-5×2=30(分米).”學生乙:“(5×2+5)×2=30(分米)?!睂W生丙:“5×4+5×2=30(分米)?!笨吹酵瑢W們回答的激情,聽到這樣標準的答案,我正滿意時,班里成績較不好的小紅顫顫地舉起了手,小聲地答道:“老師,我的解法不一樣?!薄芭?,請講!”看著小紅欲言又止,我適時鼓勵他,小紅有了勇氣說:“ 5×3×2=30(分米)?!毙〖t的話音剛落,就有人反對:“錯了,他是亂求的,它把概念混淆了!”其它的同學也跟著附合起來。在同學們的反對聲中,小紅的臉紅了,頭也不敢抬起。這時,首先指出同學們的錯誤,并走到小紅的身邊,對她說:“不要管別人的看法,把你的解法道理大膽地說出來。”小紅支支吾吾,筆者適時加以指導,取出兩個正方形紙片,將它們拼和在一起說:“現在把兩個正方形拼在一起,你們發(fā)現了什么?”停頓一會兒小紅激動地說:“同學們一起來看看,拼成長方形后,有兩條邊重合在一起,少了兩條邊,每個正方形只剩3條邊,每個正方形的周長就是5×3,拼成的長方形的周長就是‘5×3×2=30(分米)。”話音剛落很多同學都醒悟了。不由自主地鼓起掌來。此時我不失時機地提出當別人的意見和我們不一樣時我們應該學會傾聽,當學習有困難時我們可以借助什么來幫助理解呢?
我們教師應該在教學活動把將信息教給學生,更要注重從學生那里把信息反饋回來,適時把握時機,迅速合理地處理各種反饋回來的信息,調整教學設計,進行更有針對性學法指導。
3 問題的提出要有趣味性
平平淡淡的提問,引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必然不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因此,教師在設計提問時就應注意到它的趣味性,讓課堂提問的內容新穎別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學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知識。
在教《認識鐘表》時,對學生說:“同學們來猜猜老師帶來了一件什么禮物,”此時讓它響起滴答滴答的聲音,同學們各抒己見,然后我拿出實物——鬧鐘,你們平時看過或用過的鐘表有哪些呢?”出示一個鐘面,“你們看鐘面上有什么?”有生答:“有數字1、2、3……”、“有三根長短不同的針……”老師出示一組生活組圖問:“同學們看,圖中的小朋友幾點起床?”生齊答道:“6時?!薄巴瑢W們是怎么看出來的呢?”指名學生回答:“時針對著6,分針對著12,所以說是6時?!苯又蠋煶鍪玖说诙垐D,提出:“圖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時間做什么事?”同學們興致高漲,紛紛舉手,爭搶回答道。此時,出示沒有分針的鐘面道:“小朋友很認真6時就起床學習,你們能撥出這個時間嗎?”學生蠢蠢欲動:“時鐘壞了,沒有了分針?!薄袄蠋熯@里有了幾根不同的針,請你們來選一根把時鐘修好,并撥出6時,可以嗎?”學生操作時,又追問:“你為什么要選擇這根針?”“為何要把分針放在那里?”這樣師生們就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當學習,學生興趣高漲,效果良好。
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深入鉆研,不斷地提高課堂上“問”的技巧,使學生重視、關心老師的“問”,確實讓提問發(fā)揮出積極的作用,使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逐步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