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妙群
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提高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語言文字的運用,包括生活、工作、學習中的聽說讀寫活動以及文學活動,其中,寫作是語言運用的一種重要方式?;谶@一認識,我們命題組在命制浙江金華市2016年中考語文試題時,把原先放在“語文知識積累與運用”部分的語言運用題移到了后面,與寫作題合稱“語言運用”。
下面講一講2016年浙江金華市中考“語言運用”第一題的命制過程。
既然是“語言運用”,關鍵詞就是兩個:一是“語言”,一是“運用”。關鍵詞“語言”,要求試題指向?qū)忌Z言運用能力的考查,即要有關注考生語文能力的考查點:關鍵詞“運用”,則要求試題在一定的情境中考查,體現(xiàn)語文與生活、工作、學習的緊密聯(lián)系。明確這樣的定位后,我們就開始大力尋找試題材料,直到發(fā)現(xiàn)了一張火車票……
我們最終決定用這張火車票命制試題,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考慮:一、坐火車是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人們極為常見的出行方式;二、火車票的票面本身就是一個非連續(xù)性文本,通過正確獲取這類和生活密切相關的非連續(xù)性文本的信息來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是現(xiàn)代公民的一種基本生活能力,也是語文工具性的重要體現(xiàn);三、2015年浙江金華市中考語文試題的語言表達運用題——介紹《駱駝祥子》的封面,平均得分很低,很多考生做不到有條理地介紹封面,2016年我們繼續(xù)設計這類題,希望考生提高解答這類題的能力。
那怎么在火車票上做“語言”“運用”的文章呢?
這需要設置一個合理的情境。所設置的情境既要符合考生的生活實際,又要能考查出考生對火車票票面信息的獲取能力。而在日常生活中判斷能否正確獲取票面信息的依據(jù),應該是看考生能否順利搭乘火車,但我們不可能組織考生坐一次火車。試題得創(chuàng)設一個合理的情境,讓考生“順理成章”地寫出和乘車密切相關的票面信息?,F(xiàn)在網(wǎng)上購票非常便捷,面對網(wǎng)絡,年輕人較老年人而言具有天然的優(yōu)勢。另外,尊老愛幼、鄰里互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經(jīng)過討論,我們確定的情境為請考生替隔壁的老人買票,把車票轉(zhuǎn)交給老人時,告訴他主要的乘車信息。因為考查的重點是考生閱讀火車票這一非連續(xù)性文本的能力,買車票的環(huán)節(jié)不列入該題的考查內(nèi)容,所以,我們就在情境創(chuàng)設時明確標注“假設你已幫他買好了高鐵車票”。為使創(chuàng)設的情境更逼真,試題盡可能保留車票原貌:車票按照1:1的比例出示在試卷上:盡量保留車票的原有內(nèi)容,僅改動了月份、乘坐人、身份證號中的年份等少量信息??紤]到順利乘坐火車的前提條件,我們在試題中加上了“并提醒他帶好身份證,提前半小時到達高鐵車站”等文字。
下面說說評分標準的制定?!昂喢鳌笔潜磉_(包括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的基本要求,我們擬寫的參考答案有90多個字,最后題目要求寫“100字左右”,答案超出所給格子部分無法掃描,閱卷教師也就無法看到,評分標準中“簡明”設1分:“通順”也是表達的基本要求,因此“通順”設1分;“得體”則是任務型表達的基本要求,因此“得體”設1分,要求考生注意交流對象——王大爺。寫出其他信息,如車站、車次、開車時間、車廂和座位號、帶身份證、提前半小時等,共2分??紤]到“進站口”信息除了車票上有顯示,一般車站檢票口的醒目位置也會有電子顯示屏滾動顯示,因此遺漏該信息不扣分。